陳勇道人和陳韻妃一起來到秦國,正趕上秦王嬴政大開殺戒,才殺了長信侯嫪毒,又把太后趙姬給囚禁了起來。而且把太后趙姬和長信侯嫪毒的兩個孩子,都活生生的摔死在兩人面前!這一切都是秦王嬴政要做之事,也是他不可能改變的想法!
誰看到母后與野男人生了兩個孩子,能不心生怨恨嗎?更何況那個野男人長信侯嫪毒,還要殺了自己,讓他那兩個孩子好繼承王位!而這一切,身為母后的趙姬卻無動於衷!這才是秦王嬴政瘋狂的根本原因!
當陳勇道人知道了秦王嬴政這些年的遭遇,他不由得開始同情起來這個年紀不大的秦王了。那個孩子能夠經得起這樣的風吹雨打?這樣的變故擱在誰身上,誰又不會瘋癲痴狂呢?可是秦王嬴政卻硬生生的都要自己一個人扛!
沒辦法,誰讓他生在帝王家呢?他就要承受這非常人能夠忍受的了的痛苦!這就是人生,這就是非常人要做的非常事!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也沒有什麼幸福是唾手可得的!
陳勇道人和陳韻妃很快就達成了一致,他們倆都願意幫助秦王嬴政,奪回生殺大權!事已至此,誰還能不願意放手一搏呢?不博還能有什麼辦法嗎?
更何況秦王嬴政更是知道,有陳勇道長夫婦幫助自己,才是此次能夠成功的關鍵所在!雖然秦王嬴政已經打通過許多關結,可是事到近前時,誰又能夠保證,別人不變卦,不出現意外呢?
更何況不管是相國呂不韋也好,還是長信侯嫪毒也罷。這些年來,他們早已織起了數張大網。每一張網都是關係錯綜複雜的,這更給秦王嬴政想奪回政權增加了許多難度。
可是不管再多的困難,對於秦王嬴政來說,他也必須要打通這些難關,度過去就是真正的秦王,度不過去,一死而已!沒有捨生忘死的決心,秦王嬴政就不可能拿下長信侯嫪毒!
因為他是秦王嬴政,根本就沒有退路可言!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除非他想做一個安樂王爺,什麼也不管不問,什麼事情都交給相國呂不韋去做才行!這又怎麼可能?
秦王嬴政早已準備好了,他很早以前就下定了決心,為了今日能夠收回王權,秦王嬴政已經悍不畏死了!不管有再多的困難,他都會義無反顧的去爭取的。因為秦王嬴政知道,自己再不努力,秦國就會慢慢變得平庸起來,到最後只可能泯與眾人,早早被其他國家給吞併了。
不想被別人掌控命運,就只能自己多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行!人生的路很長很長,可是有些時候,卻必須要低下頭去,負重前行才能夠管用啊。每一次成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可是不管風浪再大,你都要迎風面對!
誰都想一輩子昂首挺胸的前進,可是事與願違,很多時候,人是沒有辦法一直昂首闊步前行的。不管是道路狹隘時,還是與眾人同行,總有不相事宜之時。可是這些時候,你卻也要負重前行,不能退縮的!
秦王嬴政再一次來到雍城的蘄年宮,在這裡召見文武百官。那些大臣們早就知道,秦王嬴政要在這裡舉行冠禮,能夠受邀參加的本就沒有幾人。可是這些大臣們,卻見到了宮廷內亂,相互仇殺!
而現在秦王嬴政又要在這裡召集文武百官,他到底要做些什麼呢?相國呂不韋心知朝中要有大動作了,可是自己又能有什麼辦法呢?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依託於秦國了,難道自己還真的要謀朝篡位,造反不成?
長信侯嫪毒要造反之事,相國呂不韋是早有耳聞的,只不過他不知道具體時間而已。可是明眼人又怎麼可能,推算不出來,是今天動手呢?這也是為什麼呂不韋不來觀禮的原因所在。
他是真的不想參與此事了,因為對於相國呂不韋來說,自己已經爬上了人生巔峰!除非他有謀朝篡位之心,否則
的話,像他這樣的人,一定希望秦國時局穩定的。這才是相國呂不韋根本就不與長信侯嫪毒結交的原因所在。因為結交多了,對相國呂不韋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當相國呂不韋聽說,秦王嬴政傳令,讓文武百官齊聚雍城的蘄年宮時,呂不韋就猜到了,長信侯嫪毒已經凶多吉少了。只不過秦王嬴政與長信侯嫪毒之間的戰鬥有多火爆,相國呂不韋也不清楚的。因此他傳令下去,讓自己的門客都老老實實的,不參與任何爭鬥!
相國呂不韋認為,今日的朝堂之上,才是刀光劍影一般。而自己現在,就應該韜光養晦,不參與秦王嬴政與長信侯嫪毒之間的爭鬥!等時局穩定了,自己再入場不遲!到時候依據時局,才能得到最大的甜頭……
秦王嬴政把手中的兵權發揮到了極致!再加上相國呂不韋的不聞不問,自然都會給秦王嬴政今夜,做下那滔天壯舉來,達成了各種鋪墊!人世間有許多巧合,而這些巧合往往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
秦王嬴政為了今天,已經準備了許多,所以他才能夠這般鎮定,不為所動!不管什麼事情,都影響不到他的選擇,更影響不到今夜,他要揮起的屠刀!
當文武百官進入雍城的蘄年宮時,大家就感覺到這裡有什麼不對勁兒,具體是那裡不對勁兒呢?他們也想不起來,可是就是感覺有什麼不同而已。
秦王嬴政等大家都向自己朝拜後,才開口說道:「各位愛卿,免禮平身,大家都不必這般客套。今日有請大家前來這裡,就是本王有要事與眾位愛卿相商!」
眾人一起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秦王嬴政到底葫蘆裡要賣的什麼藥。秦王嬴政看著朝堂之下的眾位愛卿說道:「今日朕冠禮之時,卻遇到了數百刺客!」
秦王嬴政的這句話,就如深海炸彈一般,震得朝堂之上的眾人,滿朝文武的腦袋,都是嗡嗡作響!因為誰也沒有想到,秦王嬴政開口第一句話,會說出如此勁爆之事。
秦王嬴政等到滿朝文武人群中的竊竊私語慢慢停歇之後,又再此開口說道:「想刺殺朕的人,正是長信侯嫪毒!他偷盜了朕的玉璽,和太后趙姬的印璽,偷偷的調來縣城的兵馬。加上長信侯嫪毒收買的諸般好手,在遇到我們秦國的三千甲士面前,他們這些叛亂之人,才真的是土崩裂瓦狗一般。」
朝堂之下的眾人,這才想起來,原來朝堂之上,少了那根攪屎棍啊?滿朝文武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長信侯嫪毒,可是卻沒有辦法。誰讓他與太后趙姬有一腿呢?這個人別的本事沒有,熘須拍馬,見風使舵的本事卻著實不小。
這樣的人,秦王嬴政竟然還給他一個長信侯,這又怎麼能不讓文武百官們心生嫉妒呢?其實文武百官們都錯怪秦王嬴政了,給嫪毒封賞的,一直都是太后趙姬。開始是小官,太后趙姬都是自己直接去做了,根本就不用告知秦王嬴政。
到了最後,給嫪毒的封賞越來越大時,才不得不通過秦王嬴政,在朝堂之上擬定。相國呂不韋不可能做這件事,他也怕事後秦王嬴政怪罪於他。於是才有了幾次封賞,都是秦王嬴政宣佈的。
對於秦王嬴政來說,家和萬事興,他自然想滿足母親趙姬的小要求。可是到了後來,秦王嬴政才知道,這個被封為長信侯嫪毒,竟然與母親趙姬有一腿。並且他和母親趙姬,兩個人還有了兩個孩子!
秦王嬴政想起來母親趙姬稱算卦不吉,需要換一個環境來躲避一下,就遷移到雍地的宮殿中居住。而算起來,太后趙姬與長信侯嫪毒的兩個孩子,正是到那裡以後所生!
秦王嬴政又怎能不恨長信侯嫪毒?和太后趙姬呢?可是不管再恨,秦王嬴政也知道,想動他們,就是要動他們身後的利益
集團!秦王嬴政雖然年輕,但是也早已不是愣頭青了。於是他才藉助自己冠禮之時,特意給了長信侯嫪毒機會,讓他方便在雍城的蘄年宮行刺自己!
秦王嬴政說道:「那長信侯嫪毒在雍城的蘄年宮內,率領數百刺客,要刺殺本王,已被本王擊潰。任由昌平君和昌文君率領三千甲士攻打嫪毒,在太后趙姬宮中捉拿住嫪毒,及其黨羽。嫪毒則被朕政判「車裂」之刑,連坐三族!」
朝堂之上的百官這才感覺到了什麼不對,因為這裡就有不少人,是走的長信侯嫪毒的門路,才坐上大官的。誰又能想到,風水輪流轉,長信侯嫪毒這麼快就混到身首異處的地步了。這些走長信侯嫪毒後面的官員們,便開始擔心起自己的烏紗帽來……
秦王嬴政之所以命令文武百官,今日來到雍城的蘄年宮內,就是為了殺人立威的!而所殺之人,正是與長信侯嫪毒關係甚密之人!在這朝堂之上,就有數人,而且他們都身兼重任!
【鑑於大環境如此,
秦王嬴政看著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說道:「朕誅殺長信侯嫪毒,各位大臣認為該是不該呢?」
秦王嬴政的這句問話,讓滿朝文武都吃了一驚。大王已經把長信侯嫪毒給殺了,又來問我們,該是不該,這又是何道理?難道秦王嬴政,還想要大家一起附和與他才行嗎?
丞相李斯說道:「長信侯嫪毒膽敢引兵叛亂,禍滅九族都不虧!而陛下只殺了他三族,已實屬仁義之軍也!臣認為,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陛下既然要殺長信侯嫪毒,就不如把他的黨羽,一網打盡的好!省得他們再一起,禍亂朝綱!」
秦王嬴政說道:「丞相李斯提醒的是,本王卻是不可大意!可是朝堂之上,這麼多官員,誰又會與長信侯嫪毒有關係呢?本王就在這裡問一下吧,大家誰認為,與長信侯嫪毒關係密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