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李敬人沒有在江南,江南卻留下了李敬傳說。

提起李清照的侄兒,幾乎就很少有不知道的士紳。

從磁州之戰開始,連戰連捷,逢戰必勝,一路追着完顏宗望的十萬大軍,打到汴梁城下。

打的完顏宗望的十萬大軍傷亡過半。

打的匯合以後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居然不敢出城跟李敬宗澤野戰。

連稱帝的趙構收到山東抵報,也只能捏着鼻子由着李清照在抵報上罵。

不可一世的完顏宗望在河東碰見李敬,也只能丟下了所有在大宋的擄掠,帶着趙佶跑了。

如此大宋戰勝,帶着威武雄壯的大宋戰艦,甲胃鮮明,武器精良的靖字軍。

鄭家居然搶到他頭上去了。

昌國縣令,鄭家眾人面如死灰。

倒是那些大食的,婆羅的,有幾個比鄭家和地方官的骨子要硬一些。

嘴裡叫囂着什麼大宋律法管不到外國人。

然後就悲劇了。

說實話,大食商人運來的這麼多東西,李敬就沒有感興趣的,唯一有點興趣的,無非是他們用黃金。

只要是看過他們交易過來的物資品類的後世人,對大食運來的東西也不是特別感興趣。

香葯、犀、象、珊瑚、琥珀、珠啡、賓銖、鼊皮、碡冒、瑪瑙、車渠、水精、蕃布、烏構、蘇木。

這些東西宋人看着稀奇,真沒什麼大用。

作為挑嘴貨的李敬能看上的,也就只有作為調味品的胡椒了。

胡椒的原產地雖然在印度,經過大食商人販運到東南亞和國內,在唐朝還是稀罕貨,可是宋代,海南,東南亞都有種植。

品質甚至比印度來的更加放心。

所以李敬對付這些老外,根本沒有負擔,即便是他們真運來大宋急需的玩意,自以為卡住了脖子,大不了開艦隊去搶就是了。

之所以還留着這些人,是因為他們跟泉州和廣州的海外商人有勾結。

鄭太后有些不明白,繳獲了鄭家,李縣令這麼多錢,各指揮使,統領都在幫忙審訊甄別海盜,李敬怎麼對這幾個番人這麼感興趣。

“李敬,那些去拜山的兩浙商人,你就這麼把船放走了?”

登州嚴重缺船,隨着蒸汽艦艇大規模下水,這些沒有動力或者風帆動力的木船,也可以作為駁船使用,擴大登州水師的運力。

尤其是船上的船工,水手,都是航海的熟練工,最好的水師預備士兵。

把這些船放了,幾個水師統領還是挺心疼的。

“跑海買賣,挺不容易的,要不是震東海的海盜沒有人打,他們也不至於到昌國來拜山,我大宋水師打擊這些海盜是正義的,別因為蠅頭小利,壞了我大宋水師的名聲!”

開什麼玩笑,李敬需要鼓勵海商出海,要在明州附近乃至兩浙招募水師官兵,水師學堂學員。

成功以後還要返派這裡,修建軍港,建立船舶司。

不能仗着船艦炮利丟了格局,得罪了人心。

在大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名聲真的很重要,同樣是嫡貶詹州,蘇東坡一路喝酒吟詩,日啖荔枝三百顆。

被定性為“六賊”的蔡京流放出來,被人得知是蔡京,連吃的都買不到,活活餓死,還買不到棺材。

民心向背,不僅能影響江山歸屬,也能影響個人機遇。

“趙統領,揚州艦就跟你留在昌國,給那些商人交代,讓他們去散布士卒招募和水師學員的事情,都交代沒?”

“交代了,大宋水師打掉了震東海,他們可高興了,每個商船都讓他們拿了一疊我們的文告,也委託他們偷偷的回兩浙散發,慶元府,紹興府,嘉興府的海商都答應給我們收集硝石,販運過來。”

給震東海上供,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做善事是功勞,懲戒匪徒,同樣能讓民心歸附。

“趙統領,匆忙剿匪,除惡不盡,此番留在昌國,一切都要小心,水師輔助水師的陸戰隊士卒,招募的新兵,一邊要整合訓練,一邊還要注意防備,實在遇見險情,拉着開走揚州號,把招募新兵都拉走就行了!”

趙羽笑着點了點頭,說了一聲喏。

在舟山群島呆了三天,李敬根本沒怎麼管其他事情。

他答應過柔嘉公主,要給他捉錦繡龍蝦,現在天氣涼了,漁民們都沒怎麼下水,興國和明州的市面上都沒買到龍蝦。

李敬帶着太原艦,親自去海里下登州產的新式地龍,看看能不能弄幾隻上來。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下完了地龍,閑着沒事的太原艦就在舟山捕魚。

還拉上了幾條不算太大石斑。

這年代的海洋漁業資源,絕不是後世可以比較的。

海底那些個潛水到不了的地方,從來沒有過捕撈的淺海海底到處都是海鮮,地籠拉上來收穫滿滿。

最大的一條龍蝦足足四斤多。

拉上來轉運回了成都艦以後,趙柔嘉興奮連連尖叫。

看了一眼,眼睛就拔不出來了。

一直在廚房外面,守着李敬給她烹飪。

畢竟是小孩子,李敬可沒有給他們做刺身,不過為了好看,蒸煮過後的龍蝦,還是像刺身一樣給她裝回去。

“哇嗚,李敬好厲害,上可以統兵打仗,下可以庖丁解牛!”

這兩天捕獲的龍蝦不少,不僅趙柔嘉有吃,太后,太妃,公主,郡主,水師統領,甚至李敬的小妾們也人人有份。

連指揮使們和李敬小妾們也揮舞着快子,一起在桌上品嘗石斑魚和龍蝦。

“好好吃!李敬,我決定了,明天我還要吃龍蝦!”

趙柔嘉品嘗第一口龍蝦,就被這味道迷住了。

與其說迷住趙柔嘉的是味道,不如說是讓她好奇的龍蝦外殼擺盤。

別看李敬從河東府接了很多長公主和小長公主。

趙柔嘉在軍中,在臨海居的地位,就從來沒改變過。

小丫頭很懂事,很少抱怨,即便偶爾埋怨李敬不陪她,她也很少發脾氣。

更多的是用欣喜的態度,讓人不知不覺順着她的意思。

這一點不是一般的孩子可以做到的。

就連顧無雙和喬清瀾也很喜歡她,眼看着李敬笑着沒有答應。

喬清瀾也走了過來。

“將軍,明天海盜供出來的島嶼都搜索完了,我們乾脆多留一天,讓濟南艦,燕京艦他們也去下地龍,捕魚好不好!我很喜歡石斑魚和龍蝦的味道?”

趙玉盤牽着女兒也走來了。

女兒對這些海鮮味道很鍾情,吃不夠,趙玉盤也跑來求情了。

“李宣撫使,反正我們也不急,明天也讓官兵們嘗嘗東海的海鮮!”

答應他們,就意味着晚一道兩天繼續南下的航程,李敬笑着點了點頭。

趙柔嘉帶着顧無憂和幾個孩子歡呼起來。

鄭太后拉了拉李敬,她在想,既然多呆幾天,能不能把明州的知州和防禦使給拿下了。

鄭家勾結的不止是興國縣令。

身後還有明州知州和大小官員的影子,徹底的為大宋除了這一害。

也是,閑着也是閑着。

抓幾個為非作歹的官,流放山東開礦還是沒有問題的。

他都沒想到,明州這伙子官員這麼有錢,不僅接納了海盜,外國人的孝敬,還自己在組織商隊。

光大型的商船,就繳獲了二十多條。

加上興國縣島上繳獲的三十多條大船,綁在艦隊上,一路那個浩浩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