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聽說李敬來了遼東。

趙纓絡帶着趙珠珠,立刻從沉州趕來了遼陽。

她以為李敬打着視察軍務的幌子來看她。

強忍路上的顛簸,一路馬車跟着護衛的士卒風馳電掣。

連路上飲食也用乾糧墊巴。

何曾想,剛進城,就看見了李敬身邊的兩個夫人和侍女。

眼裡頓時起了霧氣。

蠻腰一扭,轉身而去,就跑回了自己宅院。

看着趙珠珠嗔怪的眼神,李敬豈能不明白。

處理了手上的事情,就走到了趙纓絡院子里。

“靖王功勛卓着,雞犬升天,身邊的絕色佳人都成為了夫人,哪裡還顧得上我這北狩被完顏宗翰強佔的女子!“

李敬倒不至於門都進不去。

話里的酸味,臉上那份受了委屈的楚楚可憐相。

趙纓絡跟北狩的其他長公主很大不同。

從汴梁就被完顏宗翰霸佔,別看完顏宗翰性格殘暴,強佔了她,但對分給自己的女人極好。

正因為如此,她比其他北狩公主吃的苦頭,少了太多。

完顏宗翰長時間在外征戰,府邸沒人敢管她,那些有辱趙宋戰俘的事,一樣都沒沾到,驕傲的很。

其實趙福金,趙玉盤同樣驕傲。

兩人驕傲到了骨子裡。

流露出來的時候很少,只是偶爾做事時候不接地氣。

“我的長公主,何必跟書倩她們這些可憐人計較,我也是沒有辦法,太后有令,我外出要拿出王爺的氣派,這關呼朝廷的尊嚴!”

“她們算什麼可憐人,天姿國色,你問問臨海居的女官,軍中女官,有多少人羨慕她們,就連我兩位姐姐,也羨慕她們,可以名正言順的給你.......”

趙纓絡都着小嘴唇,還在喋喋不休。

誰料李敬卻抱了上來,還用手撥弄衣服上的腰帶。

“讓爺看看,遼東這風有沒有把美人吹瘦了!”

“不要啊,這光天白日的!”

李敬才不管這麼多。

連趙佶默認了女兒籠絡自己的事情,撒手不管。

這事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美人陪着,時間過得飛快,從遼東回來,再到高麗,東洋,燕京,登州。

登州到南洋的船隊已經跑了兩趟了。

高麗路招募十萬精壯,分散安置燕京,冀北,遼陽,參照宋人和扶桑勞工之間的酬勞,給他們過度一段國民待遇的時間。

扶桑提供十萬勞工,分散安置登州,冀北,燕京做最最累的活。

再加上從南亞弄來的數萬技術工匠。

宗澤從汴梁編組的部分農墾軍團。

環渤海沿岸,到處都是熱氣騰騰的工地。

“辛苦靖王,你這麼走一圈,可比本宮巡視一圈,成效顯着!”..

“太后,你這要折煞我!”

李敬也沒想到,他回到登州的時候,不僅梁揚祖,李綱到了登州,連皇后也帶着新帝過來接他的船。

….“大宋蒸蒸日上,功勞都是我大宋朝臣,將士的,我只不過最多算是穿針引線!”

未來的大宋都城,李敬設計的那叫一個氣勢恢宏。

各種琉璃瓦建築,隱現山水之間。

細微之處,用華夏風格結合西洋各式裝點,精凋細琢。

看着一摞摞圖紙就讓人神往。

橫豎的主軸大街延綿十里,幾十輛四輪馬車並排,都綽綽有餘。

高聳的宮牆城門,還能讓軍陣從門前顯擺。

“靖王,不是說要勒緊征戰西域嗎?本宮看你讓人帶回來圖紙太誇張了。”

“這不是我三代帝王的寢陵,都從簡了嘛!”

宋沿襲了唐代的皇帝寢陵制度,從帝王登基,就開始修建自己的寢陵,直到完工。

因為靖康之亂,趙桓的陵墓還沒開工。

就被擄了。

倒是趙佶在位二十多年,陵墓早就修好,戰亂時候盜賊也不掘空墳。

看守陵墓的宦官和軍隊都散了。

李敬和宗澤建議一切從簡,皆時採用鋼筋混凝土加固墓室。擴大部分地上建築,方便祭奠。

簡單明了,李敬的工筆畫驚艷了趙佶,都還沒弄懂其中細節,就同意了這個花費不大的方案。

“登基時候,各藩國也答應組織工匠到燕京參加都城建設,這些人用着便宜,藩屬國的意思,管飯,餓不死就行了,花不了多少錢!”

“行,本宮事先聲明,只要征戰西域時候不缺銀子,一切都好說,要是缺錢,仔細你的皮!”

朱璉說話越來越有上位者的威嚴了。

不過面對李敬她始終擺不起太后架子,想當初二龍山遇見李敬,窮的那個叮噹響,賞人的錢都是人家李敬搶了山賊孝敬她的,若非李敬出現及時,怕命都沒有了。

說完她自己都綳不住笑起來。

“上我的馬車,你一走兩個月,新帝幾次鬧着渡海去找你!”

“好啊!”

李敬一邊答應,一邊走過去摸了摸顧無雙和喬清瀾抱着的孩子。

轉身上了重新給朱璉打造的豪華馬車。

趙柔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直落在李敬身上。

好苦惱。

女孩長大了,也登基了。

一點都不方便。

她好懷念二龍山下,李敬跑下官道,抱着她爬上去那種感覺。

也好喜歡每次看見李敬回來,就飛撲上去那份喜悅。

如今母后不讓了。

自己也不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之下,跟李敬過於親密。

看見母后邀請李敬上馬車。

心裡那份歡呼雀躍,搶先一步踏上馬車,等着李敬坐在身邊。

馬車內的位置,都是對着的,朱璉豈能不明白,趙柔嘉這麼坐下的意思。

果然,李敬上了馬車。

興奮的趙柔嘉一反碼頭上沉默的樣子,就嘰嘰喳喳問起來。

“李敬,李敬,你說靖康武三軍不動,寧王帶着幾路精銳出馬,可以滅了西夏嗎?”….早在宋金遼東之戰剛落幕的時候,復興報就放出了讓西夏血債血償的吼聲。

還曆數了西夏軍陳兵西北,牽制我大宋邊軍,派出輔軍協助金人屠殺我河東,洛陽等地百姓的屢屢暴行。

大宋疆域內,民憤極大。

各地士紳,百姓都伸長了脖子,等着王師兵發西北。

靖康武三軍不動的消息。

在復興報上的解讀,更多的是殺雞焉用牛刀。

大宋百姓對此戰議論紛紛,也信心滿滿。

而李敬之所以做這樣安排,在給宗澤和朱璉解釋後果,被兩人說成一石數鳥。

既安定了國內的民生,讓國人知道西夏不過小國一個,殺雞用不了牛刀。

更重要是把西夏朝廷的注意力放到國防上。

把大軍都集結在南邊。

而不是被金人擄掠一空的蒙古諸多部落放棄的牧場。

“女帝放心,在微臣看來,光韓世忠,岳飛從雲州繞行的數萬精兵,就能滅了西夏,更別說折可求,劉錡都是大將!”

“太好了,朕恨透這幫落井下石混蛋!”

從趙柔嘉的口中說出這個朕字,在李敬看來,可愛極了。

“李敬,昔日永樂城一戰,我大宋可在西夏吃了大虧,折損兵馬二十萬,切記不可大意,此番我宋軍出兵三十萬,據說能聚攏兵馬五十萬上下!”

這小大人,還知道永樂城一戰。

也知道我大宋只有不到三十萬兵馬功法西夏。

李敬忍住自己摸摸頭的舉動,把手左右相扣,繼續說。

“別看西夏號稱幾十萬兵馬,其實大部分都是游牧民族的武裝,也就比我大宋自發組織起來的義軍強一點,蓮火炮都沒有,而我大宋軍戰力今非昔比,朝堂上下又沒有拉扯宋軍後腿喊着議和的。女帝儘管放心,劉錡,陳淬,折可求,折彥質,鍾彥郁幾路精銳到了西夏,就會化身餓狼,都等着活捉李乾順,拿下滅國擒帝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