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八百里加急從關勝軍中出發,到張伯奮,劉錡兩軍接力。

只用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就把前線的消息傳到了大宋。

眼看着信使喊着大捷的紅翎急報。

沿途的國人都很振奮。

一個個都在翹首以盼,巴望着復興報公開發布西征勝利的消息。

可是消息到了登州。

軒然大波。

“值得嗎?我大宋軍明明戰場上無敵,佔領了不花剌和訛答剌等三城,未必金人訂立城下之盟,為何還要用冶鍊鋼鐵的技術和造船的技術,換取西域那片荒無人煙的土地?”

大宋之所以在靖康之難觸底反彈崛起。

君明臣強是一回事。

可是靠着大宋的各種鋼材技術,武器,鎧甲的打造技術,造船技術,才能碾壓金人的戰力。

如今卻要拱手送給金人。

黃燦聽見這個消息,差點沒氣的背過氣。

陳過庭,曹輔也很不理解。

包括聞訊從汴梁跟着紅翎信使趕回來的李綱,梁揚祖,朱勝非,劉韐,李邈等人。

朱璉得知依照和約,趙桓一年以後將回歸大宋。

早已經哭成了淚人。

解釋的事情,當然是李敬這個始作俑者來做了。

“諸公,各位同僚,不要着急,此番宋金議和,是西夏之戰以後,我主動派商隊跟金人接洽的,為了誘使對手同意示範我大宋靖康皇帝,我主動提出可以向金人提供冶鍊鋼鐵的技術和造船的技術!”

“你個敗家子,要知道,大宋之所以能從戰爭中崛起,冶煉和造船功不可沒,要是被金人學去了,後果不堪設想!”

黃燦跟大宋朝臣的印象是性格溫和的,也是善於實幹不善於言辭的。

如今居然跳起來,指着李敬鼻子罵。

而李敬不以為然,一副崽賣爺田心不疼的樣子。

朝臣們都很詫異。

“聽我說,技術這個東西,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大宋未來要稱霸於天下,就不能沒有進去之心,不能抱着製造火炮的技術抱殘守缺,甚至於密不示人導致技術失傳!”

“那也不能給金人啊!”

“現在磁州已經收復了,我們大可以利用磁州,讓金人派人學習,他們所能學到的,無非是最初的冶煉改進技術,甚至於因為磁州鐵礦不同,即便他們的工匠可以在磁州冶煉出合格的火炮,回去也不能做出來。”

這個時代的很多技術傳承都是經驗傳承。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情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