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半邊師太直視游龍子韋少少冷冷道:“貧尼當年自行脫離師門,乃是為了全朋友的情義。二位師叔也未曾反對。難道你是崑崙掌門不成,擅自更改二位祖師先前的敇命?”

知非禪師與半邊師太均是崑崙派中佛教領袖,情分較他人深厚,如今崑崙又是危難之際,亟需援手,自然不願將她推脫在外,與半邊師太見禮道:“師兄義助武當,今日功德圓滿,可喜可賀!”

鍾先生等人也上前與半邊師太見過,這便等於是認可了她崑崙弟子的身份。

只有韋少少,含羞忍怒,背轉身形,只作不知。

半邊師太又對知非禪師、鍾先生等道:“陰素棠師妹雖然當年因為犯了情劫,被眾人公議,逐出師門。不過既然當日二位祖師有言在先,這些年來她又能誠心悔過,立志修行。以貧尼之見,也合該讓她再列門牆、重返崑崙!”

鍾先生忘了知非禪師一眼,見他神情雖是猶疑,卻未反對,乃開口道:“半邊師兄言之有理,陰師妹再有天大的罪過,這些年也早已贖罪悔過,如今正是本門危急存亡之秋,自當同舟共濟、捐棄前嫌!”

知非禪師緩緩頷首,正要開口表態,游龍子韋少少插口道:“此言差矣!陰素棠這個賤婢孽根如何能改?她今日不請自來,難免是包藏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別的不說,二位祖師的生魂、舍利在此,萬一她起了覬覦之心,該當如何?”

鍾先生不悅道:“自然由二位祖師心意決斷,豈容我等後輩置喙?”

半邊師太也冷哼一聲道:“各人自家心性才是修道之人的根本,祖師爺舍利雖有萬千神妙,貧尼是不敢生一絲一毫貪念的。若是陰師妹也不染指,還有誰人會妄自揣測呢?”

陰素棠早已在佛寺之外,以他的道行,自然對殿中情形洞若觀火,見狀忙開口道:“諸位師兄,小妹不過是希望能迴轉師門,至於舍利至寶,是萬萬不敢奢求的!只望諸位師兄,念我一片悔過誠心,容我重返崑崙門下!”

天池上人,銀泥島主東方皓、小髯客向善俱都贊成。

衛仙客與金鳧仙子辛凌霄夫妻二人昔日便與陰素棠交厚,此刻也不顧游龍子韋少少的反對,勸說道:“陰師姐既有此心,我等何不成全,上承祖師遺命,下全同門之義,何必橫加阻擾?”

知非禪師乃拍板道:“既然公議如此,貧僧便僭越了,半邊師姐與陰師妹,昔年雖有各種緣由,暫時脫離崑崙。可二人均心系師門,一日未有忘懷,本教二位祖師昔日也有遺命,允她二人日後可以迴轉。今日機緣成熟,二人回歸,自然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日後不可再有異議!”

自鍾先生而下,一眾弟子均躬身抱拳,口中應諾!

當即陰素棠也被請至殿中與諸人見面。她這些年來頗得五台派的趙坤元、許飛娘的照拂,於功法上亦有指點,三清本是同源,彼此借鑒自然大有裨益,是故陰素棠這些年來道行越發精深,道基也越發深厚。

知非禪師、鍾先生等人眼光如炬,自然看出她的深淺,心中均是暗暗稱讚!

崑崙派這些弟子齊聚金佛寺,自然要商議日後如何行事!

鍾先生乃提議道:“魔教勢大,玄門正道能與之相抗者,不過峨眉、五台兩家而已!不過如今峨眉封山,怕是難尋。五台諸位道友卻在四下斬妖除魔、積攢外功,我當日若非得五台幾位道友襄助,怕也是有性命之憂!不如咱們推舉五台掌教真人為盟主,共渡殺劫,誅滅魔教!”

現如今,五台派聲威日隆,又與大明氣運相連,已然勝過峨眉一籌。故而鍾先生此言,崑崙諸人心中均大以為然。

天池上人率先贊同,餘下眾人均是出言附和,未有異議!便是游龍子韋少少,也未出言反對。

知非禪師見諸人看法一致,乃道:“既然諸位同門均是如此看法,貧僧自然無不應承!”

當即諸人議定結盟之事,派了鍾先生與半邊師太,攜了盟書往五台尋訪。

這且按下不表,再說當日諸老魔頭合力圍攻崑崙,居然旗開得勝,將這千年玄門大派一舉夷為平地。

沙神童子最是狂喜,他在昆崙山門不遠處的星宿海潛居,頗受掣肘暗制,如今胸口塊壘盡消,自然揚眉吐氣、志得意滿。

其餘老魔破了崑崙,除了一元祖師、憨僧空了的元神為封神榜接引而去,其餘未來得及逃生的崑崙弟子悉數為魔教戕害。

這些崑崙弟子的生魂最適宜祭煉魔道邪寶,當即被各家老魔分頭煉化,越發張揚凶威。更不要說,崑崙數千年的家底,有無數天才地寶、靈藥奇物,均成為了魔教妖人的囊中之物,瓜分豆剖,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沙神童子猶自未足,他那血海幽冥陣,還需要煉化更多生魂、精血,自然在崑崙派方圓千里之內,大開殺戒。

一時間,無論蕃漢,黎民百姓死傷慘烈,怨氣衝天,幾乎肉眼可見。好端端的西涼之地,成了人間地獄。

且說在靠着西涼不遠的天山博克達阪頂上有一萬年寒谷,內里隱居一人,真是司徒平之父,女梟神蔣三姑的丈夫司徒興明。

他昔年得了趙坤元的指點,隱居寒谷之中,修習茅山《太霄隱書》,頗有小成。只是一向不聞外事,除了司徒平偶爾探視,尋常來往的不過少數幾個左近的同道好友。

這一日司徒興明正在谷中安坐,推演術法,忽地背脊發寒、心神恍惚,不由奇怪。忙靜心誦經,方才緩過來,心中不由起疑,揣度着是不是自家修行出了什麼差錯,有走火入魔的跡象。

司徒興明不敢大意,焚香沐浴後,起卦占算。只見卦象晦澀不明,難以推算。這一下,他越發坐卧不安起來。

正左思右想之際,忽有外客來訪。

來者乃是離此西南三百里的崆峒山集翠谷的一個得道劍仙,喚作羅源。他乃是前輩高人、唐代羅公遠的再傳弟子,道行高深。外表看上去不過是個十八九歲的儒雅少年,手持白玉羌笛,通曉音律,溫和內斂。雖為玄門修道劍仙,卻帶有儒家方正之風。

他與司徒興明在天山採集萬年玄冰時偶然遇見,兩下里各道根底,頓生好感。司徒興明雖是後學晚進,三茅真君的《太霄隱書》卻是無上妙法。羅源於道法一途,雖大為領先,卻也對茅山秘法讚嘆不已。二人互相參詳,均大有補益。自然二人交情也是與日俱增。

司徒興明見是羅源來訪,忙延請到茅廬之中,問明來意。

羅源面色憂慮,不似往日神情,嘆道:“司徒賢弟,如今魔教肆虐,西涼幾乎是人間煉獄了。涼州是我出生故土,如何能袖手旁觀。我欲出山,以一己之力,除魔衛道,還西涼太平,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