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好了好了,我們不說這個了!你前幾天送的白豆來,我不是要了嘛!”王媽乾脆投降,李媽在李家壩可是少有的幾個讀了書的女孩子呢,她說不過可以了不!

“是是是,那個白豆啊,還不是我屋玉兒想吃的,特意跑到我大哥家去拿的秧秧,都是自己曬的,還剩的多着呢,想吃啊,下次自己來拿就好!”說起這個,李媽更是笑開了臉,那十幾顆白豆竟然曬了一大籮兜,年前的時候交給大哥幫忙賣了一大半,剩下的送了一些給下面大哥家,又拿了一些回她媽屋頭,還是剩了不少,打算給李玉這個功臣吃,要不是李玉愛吃,哪賺得到這一筆錢哦。至於大哥家的,早就被他家賣了菜了,哪裡還有曬的啊。不過,看到過年的時候白豆竟然賣到二塊五一斤,他們家決定明年也曬上一些。

“你屋玉兒啊,比起別的娃娃聽話多了,你啊,真是撿到了,也沒看你咋個教過!”王媽可不會跟她客氣,直接點出來,其實李媽的性格滿火暴的,讓王媽一直有些想不通,怎麼生個女兒就如此乖巧懂事呢?

“也是,我屋那娃兒真的不需要教她太多。”這一點李媽認同,其實以前的時候還覺得女兒內向過,不過自從李玉她們跟着去縣城,竟然做起了冰糕生意的時候,李媽就知道,她這女兒根本半點都不內向,只是戀家而已,不喜歡出門找那些娃兒玩罷了,哪裡有半點內向的感覺啊。

就在兩人對李玉進行着討論的時候,李玉正跟着李玫來到了李家壩的土地廟,這裡即將落成一座大大的鞦韆,不過李玉卻乖乖的站得遠遠的。

俗話說得好,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蠅,李玉雖然沒有那麼嚴重,卻也不會在她還是小胳膊小腿的時候去逞能。

話說她前世的時候,大概四五歲的時候吧,發生了一件讓她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想忘都忘不了。那個時候,是她媽媽帶着她去打秋,但是李家壩過年扎的這種秋是大人的專利的,又高又寬,大人都可以兩個關排着站,五歲以下的小孩子就算有大人陪也是一種危險。

不過那個時候李玉眼熱,李媽又是一個登秋高手,不服輸的個性使她不聽別人的勸,直接帶着吵鬧着要打秋的女兒上了鞦韆。

把女兒放好之後,李玉儘力伸開的雙手剛好抓住了兩邊的繩子,看到這種情況,在一旁擔心的村民們也就放下了心,可是他們後來才發覺,放心的太早了,小娃兒的手太短,李媽登秋的時候雙手使力撐開兩旁的繩子,李玉的小胳膊終於抓不住了,就這樣直直的從半空中掉了下來。

當時所有的人都嚇呆了,女人們趕快去看小孩子,主要勞動們則趕緊位住繩子,讓心急的李媽不至於就直接從半空中跳下來。

所幸,李家壩的地質好,土質非常鬆軟,再加上李玉摔的地方是平常用來蓄水的,下面有一層稀泥,剛才都沒有人站那裡呢,現在李玉雖然摔得渾身都疼,卻沒有傷到哪裡,倒是弄髒了一身新衣服,把李玉給心疼哭了,卻把旁邊的人給擔心壞了,當她好不容易斷斷續續說明她哭的原因的時候,李媽更是哭笑不管,旁邊的人倒是善意的笑開了。

李玉的記憶並不算好。她前世小時候地事情李玉差不多全都忘記了。唯有這件事,記憶之深刻簡直好似在腦子裡生了根一樣。

不過。李玉對於這古老的活動還是非常喜歡地。要知道。她已經很多年沒有看到過了,隨着生活的變化。人情也越來越淡了。相應的,這些新年的感覺,也就是年三十坐在家裡看看春節聯歡,然後就打打小牌。吃吃喝喝就過去了。這些屬於新年地東西。早就不知道在何方了。

扎鞦韆其實沒有什麼好看地,但是因為對即將聳立地鞦韆的盼望。讓李玫看得目不轉睛。只是搭起了一點點也會興奮地跟着村裡的小孩子蹦蹦跳跳熱鬧一番,看着周圍大大小小的娃兒。特別是當李玉看到李芳和李心圓地時候,她很懷疑。是不是村裡面所有地娃兒全都在這裡來了?要知道土地廟距離舊村可是不近啊!

李芳也就兩天沒有看到李玉。卻被明白思念瓣意義了。一看到李玉。那興奮的程度簡直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反正那又嫩女尖地聲音足以吸引這裡地任何人的注意。李玉被迫又出名了一回。恐怕以後村裡地孩子沒有一個人不知道誰是玉兒吧!

“那個玫姐。我們去德爺爺那邊拿對聯去吧!”在李芳還沒有衝過來之前。李玉想要先閃人,只可能。她說地話好似在自言自語,因為李玫根本就沒有反應。原來鞦韆正在上最重要地那一根橫樑啊。李玫緊張的握緊了雙手。屏住了呼吸,在那些扎鞦韆的人一大一小地中、吆喝聲中。眼睛眨也捨不得眨一下,外界地任何情況都影響不了她。

李玉甚至來不及叫醒認真的李玫,李芳就擠了過來,說起來,李心圓照顧妹妹也算是盡心儘力,不管李芳在哪裡他都會跟在屁股後面,可是比壩里任何小孩子都好得多啊,壩里的那些小孩子,讓大的照顧小的,總是大的在前面瘋,小的在後面追,不然就是大的玩大的,小的玩小的,反正跟李芳和李心圓的情況完全不同。

算了,李玉暗中翻了一個白眼,抽了抽被李芳抱住的右手,發覺根本抽不出來之後,李玉放棄抵抗了,“我去德爺爺家裡拿對聯,你們要去不?”

“去!”李芳是半點遲疑也沒有,她對個過程沒啥興趣啦,對於這沒個她去年過年就看過的東西,她也不想再看了。呃,說明一下,去年的鞦韆是扎在李玉三爺家那邊,也就在李芳家旁邊而已。

“玫姐,我去拿對聯了哦!”李玉害怕李玫聽不到,還特意拉了她一下,李玫胡亂的點點頭表示知道了連頭也沒有回一下,李玉也不在意,帶着李芳和李心圓離開了,不過,離開土地廟的地界,帶路的事情就交給了李心圓,李玉對李家壩的人是個個都混了個臉熟,但是要讓她認出來,知道誰是誰住哪裡的沒有幾個。時間是最無情的,前世從十六歲離開李家壩就很少回來,很多關於家鄉的人事物都漸漸的忘記了,能記住的不過是印象深刻的三兩件事情而已。

今年的團圓飯是一起吃的,李大伯全家也要去李玉家裡面,所以李芳跟着李心圓一起回去,在李家壩,有一個習俗,年三十吃團圓飯的時候是不能去別人家的,李婆婆從小就告訴幾個小的,年三十中午別到處晃,要是碰到誰家還在吃飯,小心她們家用米湯潑你。至於其中的理由李婆婆卻也說不出來,只說就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今年是第一次真正的團圓,李玉才敢帶着李芳她們兩兄妹回家呢。

當李芳跟李玉他們兩兄妹走到彎里的陳婆婆家的時候,卻意外的遇上了來找她的李媽,李玉一臉迷糊的看着李媽的黑臉,等李媽罵完了的時候才敢問出口。

“那個……媽,你怎麼出來找我了?還罵我呢!”李玉就是搞不懂,雖然她很少出去玩,但是以李媽對她的了解,應該比較放心才是啊,怎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你還說,你咋個回事,人跑哪兒去了,你玫姐回來說把你給弄丟了,急死人了,走哪裡去也不打聲招呼!”李媽沒好氣的瞪着女兒,怎麼,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啊,眼看都快十點了,團圓飯吃的都比較早,她肯定急着要找女兒回來了,要是大中午的不小心跑去別人家裡犯忌諱怎麼辦啊。

“哪裡沒有說啊,玉兒走的時候告訴玫姐了啊,我都聽到了,我們是去拿對聯了嘛!”當然,還玩了一會,這個李芳沒有說,現在正過年呢,誰家都有好吃的,她們去德爺爺家拿對聯,德爺爺也給了大傢伙吃的。話說這德爺爺是壩子里少有的幾位寫毛筆字很好的人,但是他卻不給外人寫對聯,除了親戚,誰也請不動他,據着他跟李玉的爺爺的爺爺是同一個人,所以才會每一年都幫李玉她們家寫對聯而已。

“說了的嗎?玫娃怎麼說沒有,她說她到處找都找不到玉兒呢!”李媽狐疑的看着女兒,看到一臉鬱悶的表情還不忘記點頭表示真說了的。幾乎可以肯定,玫兒那娃兒看扎鞦韆看得入迷了,女兒走的時候給她打招呼她沒有聽清楚,等到鞦韆紮好了,才發覺人不見了,就急紅了眼,到處亂找一通,找不到人就急得回家找大人,才鬧了現在這麼一出。

“那算了吧,我們回去吧,等會先去你王媽屋頭打聲招呼,要是你王媽說啥子,你不要開腔好,聽到就到了。”李媽怕李玉沒輕沒重,等會真的就像現在這樣直說,李玫肯定會挨一頓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