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為了自己的小屁股着想,李芳不敢違背大人的話去摘桑果,但是李心圓卻瞞着家人,放學回家都從山路回家,路雖然繞了一點,但是每一下午都提一袋子桑果回來,李玉則搗果汁,而李芳嘛,就純粹一個白乞食的傢伙。

而現在李芳另外一個興趣就是認字,想要看童話書,當然要認字才可以,哥哥李心圓可是要上學的啊,一周也只有兩天在,李玉最近老是黏在李媽身邊,雖然李玉知道李媽具體生產的日子,在記憶中也是平平安安,但是心中總是有些忐忑不安,這也許就是所謂的關己則亂吧。甚至她也知道,李媽並不是一個迷糊的人,更何況還生過一胎呢!也許她的擔心都是白白浪費而已,只是有的時候,知道是一回事,想要做到卻是另外一回事。

桃樹上面的桃已經像姑娘的臉泛起了淡淡的紅暈,表明了李玉千盼萬盼的水果季節終於快到了。地里的黃瓜也結了幾個手指粗細的小黃瓜,這東西再長大一點,摘下來扔在井水裡面一浸,比起任何水果都美味。

夏天總是多雨的季節,這天晚上,一陣滴滴噠噠的聲音把李玉給吵醒了,從被窩裡摸出一把鐵皮電筒,是那種老式用電,上兩節電池的,李玉家有兩支是李婆婆用來給李玉起夜的,李婆婆也發現了,小孫女的自律能力很強,所以才有了這個準備。

五月份的天氣已經不是很冷了,兩件衣服就可以了,從被窩爬起來也不會像李玉剛重生的時候,冷得連床不想起,外面浠浠瀝瀝的聲音,瓦片上啪啪啦啦的急響,下大雨了,藉著電筒微弱的黃色光茫,李玉終於知道那滴滴噠噠的聲音是什麼了。

原來,是漏雨了啊,本來想去叫婆婆,想了一下,還是算了,李婆婆的辛苦李玉看在眼裡,本來都幫不上一點忙,這些小事,她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吧。李玉準備去搬幾個盆來,灶屋的地面可是泥巴地面,要是漏雨不接住的話,明早起來肯定就是一地稀泥,在家裡摔倒也不算是什麼稀奇事情。

當李玉努力了半天才總算在不發出太大的聲音吵醒家人的情況下把灶屋幾個漏雨的地方都放上接雨水的盆缽之類的時候,李玉長呼了一口氣,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還真是讓人討厭啊。

充滿成就感的李玉沒有發現,在歇屋的黑暗之中,和轉角屋的門口,都站着一個人影,不過,她們不約而同的沒有驚動小不點,卻同時露出了興慰的笑容。在李玉回房之前,兩人都默默的回到了床上。

經過勞動的李玉有些睡不着覺,而親眼看着李玉貼心動作的李婆婆和李媽也睡不着覺,黑暗中三雙明亮的眼睛,卻都同樣的滿足,李玉為自己能幫家人做一點事,即使微不足道,李婆婆和李媽卻因為有這麼貼心的女兒而驕傲着。這可是比萬貫家產更值得讓她們驕傲和滿足。

第二天一早起來,李婆婆和李媽看到灶屋裡大大小小的盆缽,誰也沒有多說什麼,心知肚明就好,李玉則在一旁偷笑,她根本就不知道李婆婆和李媽都知情了,還以為李婆婆和李媽都是誤以為對方做的呢。

李玉一個人坐在屋沿下面,看着細細的雨絲降落,就連平常在山上可以聽到那無處不在的鳥叫聲也沒有了,婆婆又出門了,穿上了雨衣戴上了大大的草帽出去撿螺螄,有的時候,李玉都在想,她這樣子做是否正確,只是讓李婆婆更忙更累而已。但是反過來想想,農村人本性就是這樣,勤勞是她們最大的優點,也是一輩子都放不下的優點,這樣一來,至少有一個奔頭了,也算不錯。

每當看到李婆婆每一次餵豬地時候。臉上那滿足的笑意。李玉就知足了,如今她家一共有六條豬。比李婆婆原本打算的還多了兩條,有四條全都是豬仔,吃地倒也是不多,長的倒不慢。讓李婆婆更堅定了螺螄養豬地方法,反正螺螄這東西又不缺。除了早上抽時間特意去撿地之外,大多數時候上坡割草,撿材什麼的都可以帶上一個袋子,完全是順便。

李家壩在壩子裡面。土地多,辛苦刨一年。糧食一般性不會太缺。但是。壩裡面卻只有一座並不算高的山。山上還大多數是土地。地質還不算。都還算高產。這樣一來,壩裡面地人就缺材燒,經常去很遠地山上撿材幾乎是李家壩每個人都做過地事情,包括前世地李玉。這一世,李玉還太小。沒有那樣體驗地機會。

一場大雨換來了農民伯伯難得地清閑,除了要去田壩里看看水位避免太多雨水把秧苗全都淹了以外。基本上就是割點豬草了。下雨天。做什麼也不方便。農民伯伯一向是靠天吃飯,而李婆婆家今天也來了兩個找李婆擺龍門陣的人。

擺農門陣,一直以來都是傳播消息地重要渠道。道不盡地東家短,說不盡的西家長,而且來找李婆婆的有一個人是李家壩出了名的說白話地人。通常一分都可以說出十分來,真真假假,誰也不知道其中包含多少水份。

不過。這卻是所有農村人都最喜歡地事情。經常一坐就是半天,反正說地全都是芝麻綠豆地小事。誰家的小狗生仔啦,誰跟誰吵架了。哪一家媳婦和婆婆合不來啦。就是這樣被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誇張地。

李玉也是農村生活大的,當然知道這一些,只是無奈啊,這就是農村特有的文化,就好似那些為了田邊地角可以對罵上大半天的人們,也只有農村才能夠看得到的,雖然李玉不喜歡城市的冷漠和距離感,但是同樣也對於那些動不動就可以罵人家祖宗的人沒有什麼太多的好感。即使知道這是因為農村人特有的風貌也同樣習慣不了。

原來李玉不想湊她們的熱鬧,一邊想着一邊搖着頭回歇屋去拿書來看呢,幸好她有一個好哥哥,幾乎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幫她借了不少書,其實李心圓也很高興,妹妹都能看書了,而且是她教的,三年級的小朋友互相傳播着的書全都是有拼音的,包括四大名著之類的書,而現在,李玉就正在看西遊記,呃,前世電視上都看得不想看了,卻沒有想到今天還會捧着書看。

“你家玉兒,還真有意思!”說話的是住在山腳下面的陳婆婆,她也就是村裡面有名的白話大王,另一位是李婆婆最談得來的好友,彭婆婆,也是李玉發小李玫的婆婆,其實李家壩都是一族之人,就連幾家外姓人也是上門女婿,所以不管怎麼算都是堂兄妹,整個壩裡面的族譜還只有大房二房之分呢。

李婆婆和彭婆婆也笑了起來,三歲小娃娃,背着雙手,邊走邊搖頭,可愛得緊,而且李婆婆雖然不只李玉一個孫女,但是住在小媳婦家裡面,對這個一直跟在她身邊的小孫女也更疼愛幾分,現在聽到旁人聊起自己的孫女,在心底,多多少少還有有幾分驕傲的,特別是想起晚上小傢伙做的事情,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咦,玉兒都會看書了啊?”彭婆婆看着玉兒從房間里捧了一本書出來坐在門坎上看了起來,不由得有些意外的說道,她家玫兒比起玉兒還大一歲,也才只跟着姐姐學拼音而已呢,彭婆婆雖然沒有讀過書,不知道兩人具體的程度差別,但是也知道能自己看書和要別人教的不同。

“哪裡,兩個娃兒沒事幹,成天跟到圓兒後頭學了一些。”李婆婆笑得燦爛,嘴上卻不住的謙虛着,老人對於別人誇自己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但是對於誇獎自己的子孫就會甜入心底。

“玉兒,來,彭婆婆抱會兒哦,玉兒都會看書了,讀給彭婆婆聽要不要得?”彭婆婆看得有些羨慕,村子裡面孩子多,幾個小傢伙一天到晚都到處蹦達個不停,哪裡有玉兒這麼乖巧啊。

“玉兒認不完,你看,這個……這個……還有這個,我都不認識呢!”李玉笑得單純,眨巴着一雙無辜的眼睛看着彭婆婆,她才不要做這種無聊事呢,農村人傳言最是快了,要是今天真的讓這兩人認為自己是天才的話,不到明天,恐怕整個李家壩的人都知道了,現在農忙剛好有一個短暫的停歇時間,再加上再過幾天要栽紅苕,她家又住在樑上,那些上來幹活的人本來就會經常來討水喝,說不定到時候還要順便看她這隻猴子呢,她才不要。

彭婆婆湊近李玉的小手指,發現她指的還真密,這樣算起來她還真認不到幾個,不過,這書除了紙漂亮一下,一個不認字的小孩子拿起來看什麼呢?

“彭婆婆,我告訴你哦,哥哥給我讀了,裡面有小猴子大鬧天宮呢!”那麼明顯的表情,李玉怎麼可能不知道,睜着一雙無辜的眼睛,光明正大的騙人。

彭婆婆和陳婆婆都笑開了,李玉掙扎着要下地,彭婆婆揉揉李玉的頭髮才把她放下去,讓李玉鬱悶無比。

話說李玉現在的頭髮吧,其實也是她的硬傷,枯枯黃黃的,還打結打得利害,半點也不像她前世那頭又直又黑的長髮,不用拉,都羨慕死一堆人了。不過李玉也不擔心,因為在她的記憶中,前世的李玉小的時候頭髮跟現在的她其實也沒有差別,反正早上梳頭要是速度快點都會弄得頭皮痛死了。所以她從初中以前都很少留長發,也是在後來的時候,慢慢的好起來的,至於原因,呃,說實話,李玉其實還真的不清楚呢。只能說是天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