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蘇聯在同德國死拼,但站在不僅僅在西線和北線,去年夏末,在南邊、外高加索以南,紅軍還被迫打了一仗。

現在的伊朗局勢很微妙---“紅軍在北邊,英軍在南邊”,而出現這個局面的原因出在伊朗原來那個親德的巴列維王朝第一代國王禮薩汗身上。

如果從人種上分,伊朗是世界上的雅利安國家之一,所以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它都與德國站在一起。

一戰後的伊朗也是一度政權更替,局勢混亂。1925年,英國支持伊朗軍官禮薩汗推翻愷加王朝,由立憲令議宣布建立巴列維王朝,成為巴列維王朝的第一代國王。

不過這之後,禮薩汗就開始同英國人分道揚鑣:到了納粹上台後,希特勒熱情地宣稱德國和伊朗人同屬雅利安民族,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抗英俄。

幾乎就在一瞬間,德伊兩國關係就變得非常密切:德國派出大量工程技術人員赴伊朗工作,用德國的先進技術支援伊朗的現代化建設;伊朗軍隊全副德式裝備;伊朗的大學由德國教師管理;那會本身海軍並不很強的德國,要求其盟邦意大利幫助伊朗建立了海軍;大批伊朗留學生赴德留學,德國占伊朗外貿額的第一位……

二戰爆發後,禮薩汗宣布伊朗中立。

到了41年,伊朗隔壁地伊拉克也建立了親德政權。與此同時,德國還佔領了維希法國的敘利亞。這下多個世紀以來左右、甚至主宰着中東局勢的英國坐不住了,其軍隊迅速作出反應:登陸伊拉克佔領巴格達,推翻了親德政府;與此同時。英國還和自由法國的軍隊一舉佔領敘利亞。

接下去就該輪到伊朗:禮薩汗雖非德國地正式盟友,但誰都清楚其親德傾向,下一步,伊朗無論對於英國還是蘇聯而言都是個背後的威脅。

到了6月德國進攻蘇聯:英蘇達成共同對德的協議,兩國在對德戰爭中給予對方必要的幫助,不得到另一方的同意決不單獨媾和。英國還同意立即向蘇聯提供其急需的軍火武器和藥品,而條約中外還有一條就是逼迫伊朗的禮薩汗驅逐在伊朗的德國人,因為伊朗可以成為英國向蘇聯運輸軍火和藥品地重要通道!

只要仔細看一下世界地圖。盟國在選擇援蘇通道上地困境就一目了然:蘇聯遠東的港口都處於日本海軍的嚴密監視之下。日本事實上已經在1940年9月與德國結盟,只是尚未直接參戰;那些港口遠離蘇聯西部的戰線,聯接兩線的漫長地西伯利亞大鐵路又存在運力不足的問題。

通過北冰洋向摩爾曼斯克運送援助更加危險。因為滿載物資地船隻很容易受到以挪威為基地地德國潛艇和飛機地攻擊;摩爾曼斯克本身地港口條件又不能滿足大批量貨運地要求。鐵路運輸不便。從速擴建港口又根本不可能。

從地中海和黑海向烏克蘭運送援助地通道同樣危險。而且土耳其關閉了達達尼爾海峽。盟國護航隊若要強行通過。勢必遭到土耳其地激烈抵抗。很可能召來已經佔領希臘和保加利亞地德國地干涉。

顯然。盟國在1941年夏天能馬上使用地唯一一條援助蘇聯地路線。就是從波斯灣港口出發。經縱貫伊朗地鐵路。抵達巴庫和裏海。顯而易見。伊朗已經成為聯結蘇聯與英國地戰略通道。而當年4月發生在伊拉克地前車之鑒也提醒了兩國決不能容許德國人在這個戰略通道附近存在。

禮薩汗對這個問題地重要性和英蘇地決心估計不足。最後終於鑄成大錯:頑固地禮薩汗頂住了兩邊地壓力。拒絕英國和蘇聯地要求----結果當然是招來了英**隊和蘇聯紅軍兩頭地進攻。

對於那個頑固不化地禮薩汗。林俊覺得他有點可憐:想自主強國。卻選了個錯誤地盟友。而且實在太高估了自己地軍事實力。

因為西線實戰激烈。伊朗地實力又不值一提。加上伊朗北部居民很多原本就傾向蘇聯。林俊當時只是略微地了解了對伊朗地軍事行動計劃。都是按照他提出地全球戰略進行。而伊朗成為邁向“暖水”地第一步。

去年7月18日,蘇聯和英國兩國聯合照會伊朗政府,要求驅逐在伊朗工作的德國人。伊朗政府在復照中指出:伊朗的工業部門需要德國專家的指導,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替代他們的人。況且德國專家的人數有限,又受到伊朗政府的嚴格監視,不足以構成什麼威脅。

這個答覆顯然不能讓莫洛托夫滿意,而另一邊的英國更是不放心:一戰中那個在波斯南部給英國人帶來大麻煩的德國人瓦思穆斯其公開身份就是“無害”的領事館文官。

8月16日,蘇英再度發出照會,要求伊朗驅逐全部德國僑民,以結束德國特務的活動。伊朗政府在復照中說,在伊朗的德國僑民總共只有470人,遠遠少於盟國僑民。中立的葡萄牙沒有驅逐德僑,瑞士、瑞典和美國也沒有驅逐德僑。如果伊朗將這些德僑驅逐出境。將違反嚴守中立的原則。

8月23日,禮薩汗還請求美國出面,制止英蘇對伊朗地要挾。但是美國駐德黑蘭公使反而勸伊朗加入盟國,對德宣戰。禮薩汗覺得盟國態度蹊蹺。於是要求駐倫敦公使探詢盟國真正的意圖和要求,但是沒有得到答覆。伊朗外交部接着只能通知德國駐德黑蘭公使,表示伊朗決定遣返尚未撤走的德國僑民,德僑經土耳其返國的安排也已經就緒

不過,蘇聯和英國這會是誰都沒工夫等,也不容許在自己地身後存在一個親德的伊朗!兩邊決定同時動手,一勞永逸解決伊朗這可定時炸彈!

根據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戰爭計劃,如果德軍擊潰烏克蘭的蘇軍。然後拿下高加索。那麼他們肯定會趁勝長驅直入伊朗境內,攫取波斯灣的石油和煉油廠,切斷英國海軍和空軍最大的燃料供應來源,並進而進攻印度。

英國人知道這一點,同時英國人還有這樣的看法:德國與伊朗建立所謂“和平友好關係”。是征服伊朗的前奏,因為德國在歐洲總是採取這樣地成功經驗。先對各國進行經濟和政治滲透,繼而使其內部削弱,最後以閃擊戰消滅之。

盟國時刻注視着德國使館和“德國文化中心”在伊朗地大肆宣傳,認為德國間諜能輕而易舉地摧毀縱貫伊朗鐵路:這條鐵路沿途經過眾多的隧道和橋樑,一座大橋或一條重要隧道的破壞,就意味着這條鐵路至少癱瘓幾個

在去年夏天,伊朗陸軍規模約為12萬人,編為兩個配備105毫米斯科達火炮的王家近衛師、9個普通師,5個憲兵旅。以及1個獨立的機械化旅

伊朗王家空軍擁有大約400架飛機。編為8個大隊。伊朗海軍在裏海中有2艘炮艇、5艘魚雷艇、1艘武裝拖艇、1艘武裝遊艇,在波斯灣有2艘意大利建造地炮艦、4艘炮艇、3艘魚雷艇和1艘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