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春》 辰沙若华

含涼殿,宮婢拉動巨大的扇車呼啦作響,殿盆,上面湃著含消梨,風動處,果香隨涼風習習而來。

許皇后一身華貴百鳥朝鳳朝服正襟危坐,與跟前對坐的宣城長公主笑道:“皇姐難得進宮來,可要好好說會話。”

宣城長公主和善地笑了笑,向她道:“殿下召見,不知所為何事。”

許皇后卻是斂了笑,微微嘆道:“算來與皇姐已有許多年不曾這般促膝而談了,記得那還是我初入宮時,因為女帝不喜,受了不少委屈,日日躲在房皇姐安慰我。”她很是感激地望向宣城長公主。

宣城長公主微微笑道:“如今殿下已是位居下,往事不必再提了。”

許皇后悵然一笑:“晃眼已是十餘載,皇姐何嘗不知,如今我這虛設,聖上早已不再問津。”

宣城長公主低頭剝開一顆葡萄,一點點剝開皮,露出水晶般的果肉:“這如何會呢,聖上與殿下夫妻多年,共苦同甘,最是情深。”

許皇后聽得此話,只覺得心頭刺痛,許久才平復下去,淡淡笑道:“皇姐如今鎮日在府何消遣?”

“臣年歲已長,也無心與夫人們遊宴,只能在府裡參佛眷經,再無別的消遣了。”宣城長公主笑道。

許皇后望了眼她手腕上戴著的硨磲佛珠,親熱地道:“皇姐便是性子太過冷清了,依著我說,就該多出來走動走動,來宮裡多坐坐,那些個宴會遊玩也該去一去,不然在府

她一邊說著。一邊笑著,頭上的十二翅金鳳釵鳳尾微微顫著,步搖細碎作響:“瞧奕郎如今也是隨了皇姐的性子,冷清清的,那般好品貌的小郎偏生叫人不敢親近。”

宣城長公主卻是抬起頭來,望著許皇后,片刻才笑道:“奕郎自來性子便是如此,叫殿下見笑了。”

“未知奕郎可曾議親?”許皇后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

宣城長公主一頓,直起身子來望著許後,好一會才道:“還不曾。原本想著就要替他打算起來。”

許皇后撫掌笑道:“那再巧也沒有了,昨日衛國公夫人入宮來,說起衛國公府上二娘子年已十六。又是生的容貌標緻,性格極為柔順寬厚,卻還不曾議親,我原還說要替她訪一門親事,如今可不就是現成的?”

她笑盈盈望著宣城長公主:“皇姐不會瞧不上吧?”

宣城長公主面色不動。只是望著許皇后,淡淡笑道:“殿下說的自然不會差,只是一時太過突然,總要讓臣回府與奕郎說一說,再作計議。”

許皇后笑著點頭:“這是自然,只是這門親事著實再般配不過。論家世人品,都是門當戶對,奕郎與韓家月娘也是自來相識的。若能成了,可是大喜之事。”宣城長公主但笑不語,端起茶碗吃了一口。

待到告退時,許皇后挽著她的手,親自送出殿門去。笑著道:“皇姐閒暇時多到宮我是極掛念你的。這門親事若是有定音了。也來與我說一說,可不能忘了我這個做媒之人。”

宣城長公主不接話頭,只是笑著拜倒:“殿下不必遠送,臣就此告退。”帶著婢僕下了丹陛,登車而去。

馬車憂心忡忡道:“殿下,以皇后殿下的意思,要把那韓家月娘說與郡王,只怕是要將崔家也拉入與嘉成長公主殿下之爭。”

宣城長公主閉了閉眼,有些倦乏地倚在引枕上:“我何嘗不知,她看,怕是崔氏一族。”

“如今要如何是好?”貼身女官皺眉道,“若是不肯應承,只怕皇后殿下下詔諭賜婚,便再無回寰的餘地了。”

宣城長公主卻是微微搖頭:“賜婚卻是不會,聖上待我尚算敬重,不會允准她如此做。她明知我早已不插手朝以勢相逼就範。最為難的便是奕郎如今還不曾議親,只怕是難以拒絕。”

宣城長公主的車駕還未回到公主府,早有人遞了消息出宮去了。

“許氏竟然要為奕郎說親,是衛國公府二娘子?!”嘉成長公主得了消息,臉色鐵青地問道。

“是,”一位宮年輕女子低聲道,“含涼殿宮人回報,說是今日皇后殿下召了宣城長公主進宮,特意提了親事。”

嘉成長公主沉著臉,思量許久,才道:“我已知曉,你們做的不錯,先退下吧。”

那女官拜了拜:“婢先行回宮去。”

待女官走後,嘉成長公主一直心緒不寧,默然而坐許久後,才吩咐侍婢:“去把郡公夫人請來。”

金河郡公夫人竇氏快步進了房來作禮道:“殿下有何吩咐。”

嘉成長公主吩咐她坐下,沉吟片刻道:“竇府上大娘子可曾議親?”

竇氏一愣,搖頭道:“不曾聽說過,想來是未曾議親的。”

嘉成長公主沉聲道:“我瞧她年紀雖小,但頗有主見,又是十分聰慧,有意將她說與蘭陵郡王,你意下如何?”

竇氏大喜過望,笑著道:“謹遵殿下之意,阿鸞替大娘先謝過殿下。”

嘉成長公主微微一笑,道:“不過此事也不能我說了便算,宣城深得聖上敬重,只怕還要我親自登門去說一說。”

竇氏輕聲問道:“不知宣城長公主殿下是否會應承這門親事。”

嘉成長公主笑道:“她性子最是懦弱,如今整日閉了門在府裡唸佛誦經,哪裡敢過問這些,待我去一遭,她便會明白,如今許氏早已是名存實亡了,只有安生聽我的話,才能確保無虞。”

她起身道:“此事只怕不容耽擱,你去備車,我這就去宣城府上走一遭。”

仙客來雅間裡,任憑餘氏說破了嘴,沈安青也不肯點頭應承,待她說的急了,這才幽幽嘆了口氣道:“嬸母只看見那獲利頗多,哪裡知道這裡面風險甚大,若是有個閃失可是血本無歸,這事只怕還是使不得。”

餘氏哪裡肯放,只是拉著她道:“青娘你只管放心,若有什麼我必然不會怨你,只請你替我們說說,也買一份。只是不知買一份卻要多少錢帛。”

沈安青耐不過她,只得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再攔著嬸母了,只是這買多買少卻是全看嬸母自己拿主意。”

餘氏拉著她正要再多問幾句,只聽金玲進來報說:“娘子,外間來了位女娘送了帖子來,在外邊候著了。”

沈安青出去瞧時,只見一個青衣襦裙的侍婢立在門外,見了她拜了拜道:“沈娘子安好。”

沈安青卻是不識的她:“未知是哪一府上送來的帖子?”

侍婢笑道:“婢子是宣城長公主府上的,奉長公主殿下之命,請娘子明日到府上赴宴。”

宣城長公主,不是嘉成長公主?沈安青一頭霧水,自己卻是不怎麼聽聞過這位長公主殿下,如何會邀約了自己?

她問那侍婢道:“不知殿下設宴所為何事?”

侍婢掩嘴笑道:“乃是為郡王挑選郡王妃。”

沈安青更是莫名其妙,挑選郡王妃如何要邀了她?不得要領,只得道:“可還邀了別府的娘子?”

“京都未曾議親的娘子俱是請了的。”侍婢笑盈盈道。

她接下帖子,謝過侍婢,吩咐金玲與了些賞錢與她,這才作罷。

餘氏湊上前來,很是豔羨地看著沈安青手那女娘說是什麼公主府的帖子?青娘真是好福氣,與公主府也有往來。”

沈安青微笑不答,只是將帖子與金玲收好,僱了架車送了餘氏回邸舍,卻是帶著金玲乘了馬車去趙府見瑛娘。

“你還真是糊塗,這宣城長公主殿下,正是你那救命恩公蘭陵郡王之母,此次正是為蘭陵郡王挑選郡王妃。”趙瑛娘笑著道。

沈安青一怔,有幾分不自在地道:“原來是為蘭陵郡王選郡王妃。”她偏開臉去,自己一介民女,想來不過是邀了去湊數罷了,哪裡敢做別的妄想。

趙瑛娘拉著她低聲笑道:“聽聞今日宣城長公主受召進宮陛見,許皇后卻是為蘭陵郡王說了一門親事,不是別人,正是韓家月娘。”

沈安青心裡一沉,露出一絲笑道:“那不是極為合適?一個是郡王,一個是國公府上娘子,再般配也沒有了。”

趙瑛娘卻是笑著搖頭:“你只當這就罷了?方才嘉成長公主也去了宣城長公主府上,也是說親,你道是為何人?”

沈安青已經無心多想,只是搖搖頭:“為何人?”

瑛娘望著她的臉色,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是為竇慕娘,她早就屬意蘭陵郡王,如今倒是得償所願了。”

沈安青心不在焉地應了一句,怔忪地望著花廳外已是亭亭而立含苞的芙蕖花——

今晚有點事只能一更,明日三更送上,感謝親們。明天可是要緊關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