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炮灰她靠系统娇养了男主》 啃啃云

魏秋雲沒覺得這種事有什麼好保密的,相反,能有更多的人種紅薯,那麼餓肚子的人甚至還會減少一些。

因此只要是主動來找魏秋雲問過紅薯的事情,魏秋雲都直接許諾,可以免費給他們發紅薯種。

但是作為條件,收穫的時候,他們也要還給魏秋雲跟種子同樣重量的紅薯。

後來見來詢問的人太多了,魏秋雲乾脆直接告訴村裡人,想要紅薯種的可以直接在她那裡領取。

都是一個村的,魏秋雲倒不會擔心他們只是為了從她這裡騙紅薯種,不過為了避免有人拿了種子,又不好好種,因此才會有那個前置條件。

魏秋雲還說到,等紅薯收穫了,村裡要是有想賣的,就可以優先賣給她,當然價格也是十分友好的,並不會故意開低價,壓村裡人的錢。

對於這點,大家都是十分認可的,說起來,魏秋雲到現在為止,在村裡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

小小年紀就十分有本事,為人也低調, 最重要的是一直沒有忘本。

在大部分村裡人眼裡, 魏家現在早就有錢可以幫去鎮上住,但是卻一直依舊住在鄉下沒挪窩, 甚至連作坊也一直就建在村裡,招的幫工更是基本都是本村人,哪怕發達了,也沒有忘記魏家村才是養她的地方。

因此哪怕是不喜歡女子拋頭露面的村裡老人, 對於魏秋雲都很難生出什麼惡感。

魏家老宅也隨著魏記發展的越來越好, 而更加沉默起來。

魏秋云為了堵住周圍人的嘴,一年四季還是會正常給她們孝敬,不過一旦他們有得寸進尺的想法,魏秋雲也不會客氣。

畢竟她之所以能夠穿過來, 老宅那邊顯然功不可沒, 能做到現在這種地步,已經是極限了。

好在老宅那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看懂了他們的眼色, 還真的安靜了下來,雙方就這麼相安無事的在同一個村裡,各自過著各自的日子。

於是就在第二年的時候,紅薯迎來了一次全面的大豐收。

不說村裡一部分人,出於對新品種紅薯的不信任,而繼續選擇了更穩妥的稻穀,現在幾乎腸子都要悔青了。

畢竟對於農人來說,這些地裡的收穫, 意味著一家人一年的口糧, 因此不少人自然不敢走出這一步。

但是現在看到收穫的這些紅薯,竟然還真像是魏秋雲之前所說的那樣, 產量極高。

看著那些願意大著膽子, 拿家裡的地種紅薯的人,他們雖然羨慕, 但是如果重新再來一次的話, 只怕他們依舊不敢冒險。

因此這個時候, 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家, 從地裡挖出一堆又一堆的大塊頭的紅薯。

不僅僅是村裡不少人現在喜笑顏開,收穫最大的要數林浦和和魏秋雲了。

林浦和莊子裡的所有紅薯, 依舊是按照第一次那樣的分配方式,兩個人各一半。

魏秋雲最關心的當然要屬那塊, 由著去年種出的紅薯自留種下的。

按照魏秋雲的要求,莊戶裡的佃農都是跟其他人的地一樣照料,定量不變的情況下,那麼結果自然由有種子本身的質量來決定的。

結果讓魏秋雲還是感到十分滿意的,雖然產量要比系統抽出來的種子種出來的低,但是不管是品相還是個頭都還是處於差不多的狀態。

對於這個結果,魏秋雲立刻就放心了一半,另一半則是因為種田這種事,不是隻一年就能看出到底是好是壞。

魏秋雲對於這方面瞭解的也不多, 因此只能繼續增加試驗田的面積,準備繼續試驗下去。

之所以不敢拼盡全力去推廣, 也是出於這種原因。

不過紅薯的豐收還是給魏秋雲她們帶來了不少好處,這一次甚至不用魏秋雲把紅薯放到自己店裡去賣,直接就有商人找上門來準備收購紅薯。

雖然他們給的錢不少, 但是魏秋雲最後依舊沒有同意交易。

因為,魏秋雲聽到了萬旭帶回來的一個消息。

別看這些年湧泉鎮這一帶,一直風調雨順, 沒發生過什麼大的災害,但是在外面其他地方卻完全不一樣。

光是今年,外面就有地方先是水災,後又幹旱。

總之,聽萬旭說起來,外面似乎並不太平。

本朝已經延續了快百年,據說現在在位的那位天子,已經許久都沒有上朝了,現在朝廷幾乎都是由世家把控,而這些世家也非利益一致,因此彼此間的鬥爭向來十分激烈。

上面的大人物抬抬手,下面的小人物就抖三抖。

朝廷上烏煙瘴氣, 忙著站隊內鬥。

皇帝天天忙著求仙問道,其他事一概不上心,所謂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這些年,民間各地道教興起不少。

加上皇城內喜好奢華的攀比風氣蔓延,導致國庫日漸空虛。

與之相反的是,這些年不少地方天災人禍不斷,多少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

但是上面的貴人也不管賤民的死活,依舊忙著爭奪利益,導致民間積怨不少。

據說這幾年,各個地方的大大小小的起義軍,陸續被朝廷派兵剿滅了不少,但是依舊如雨後春筍般絡繹不絕。

魏秋雲聽到這個消息時,越想越覺得,這些不正是王朝覆滅的前兆嗎。

皇帝昏庸,朝政混亂,民怨沸騰,縱觀歷史,這可不是什麼好世道。

魏秋雲立刻就被自己腦海裡浮現的念頭驚出一身冷汗。

湧泉鎮所在的地方位於西南,因為山路險要,交通不便,因此向來不受朝廷重視,加上這幾年風調雨順,所以外面的風風雨雨完全沒有驚擾到魏秋雲現在的生活。

雖然糧價時有波動,但是並沒有引起魏秋雲太大的警覺,只想著自家多囤些糧就差不多了,沒想到,外面的世道竟然這麼不太平。

還好因為這兩年,魏秋雲的“魏記”漸漸站穩了腳跟走了出去,這才能知道這些消息,要不然只怕依舊跟以前一樣,變成了被煮在溫水裡的青蛙,眼睛只看到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等天下大亂了才知道就晚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加入書籤 返回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