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P:最近很忙,時竹知道大家要看新章節,我也很想寫,但真的沒多少時間。

至於存稿,確實是沒有,這半年來,有空的時間一是看了些書,汲取了養分,寫這本書將我20年的存貨都調完了,急需補充;二是修改舊的章節,有人或許會說改動不大,但在語言和場景處理上,時竹都努力過了。

至於太監,已經強調過了,若要太監的話早就可以割了,何必等到現在再來一次?各位儘管放心,速度慢歸慢,終歸是有貨的。

瀋陽,戰區指揮部內,所有人神色嚴峻,目光凝重。

任何一個有頭腦的軍事指揮官,都可以判斷出日軍的戰略意圖和作戰方向----這不僅是因為遼寧的地形和地理特徵決定了這種情況,更因為甲午、日俄兩次戰爭強化了這種印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遼寧的老百姓是不幸的,近30年,每隔10年他們都要經歷一次兵鋒,而尤其令人痛恨的是,每一次都有小鬼子的參與,這如何讓人不咬牙切齒?

在20年前的甲午戰爭和10年前的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對於東北境內的戰事已經到了爛熟於心的地步,崗市之助之所以敢於在絲毫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發動戰事,就是因為有兩次戰爭的經驗作為底子---日軍還是其中的戰勝者,讓他如何能不驕狂起來。****

從行軍路線到後勤補給,從戰場地圖到戰役情況,每一個細節都原原本本在日軍的參謀本部里載有檔案,甚至於如何配送,如何調度都有現成的預案----這才是支撐岡市在山本首相面前拍胸脯、打包票的根源所在。

驕橫地日軍雖然在山東前線吃了老大的虧。但毫無例外地將責任推到了神尾這個死人身上,對於在東北進行戰事卻抱有12萬分的信心,特別是在輕鬆攻克岫岩後。這種氣氛更是充斥着日軍上下。

岫岩是遼寧省地南部重鎮,在庄、復大開門戶後,它就是下一個戰略要地。此處西通海城、蓋平,北連遼陽,東達鳳凰城,南接大孤山,可謂四通八達的要衝,不折不扣的關鍵樞紐。日軍在遼東戰場地主要戰略目標,就是要奪取遼陽、瀋陽,甚至煞有其事的宣稱,“農曆新年要在瀋陽城中過!”

從地理上判斷。日軍要進攻遼陽、瀋陽,只有兩條行軍道路:一是由鳳凰城經過雪裡站又稱薛禮站、樊家台、通遠堡、草河口、分水嶺、連山關、摩天嶺、甜水站等地,到達遼陽。再北上至瀋陽;一是由安東、大東溝或大孤山經岫岩,先到達海城,再經遼陽直趨奉天。不管從哪個角度衡量,遼陽都是關鍵的樞紐----是國防軍所必守、日軍必攻的局面。

在庄、復沿線抵抗的119旅撤退到後方休整後,岫岩的陷落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到一個營的國防軍在日軍兩個大隊的夾攻下,很快就棄城而走。

岫岩陷落於朝鮮軍之後。熊岳城、鳳凰城先後淪陷日軍之手。通過這三個重要戰略點連成地直線,日軍關東軍、朝鮮軍和國內增援的2個師團形成了一字擺開的局面。並形成一個略微向心地弧形,準備對遼陽發起向心攻擊。

面對敵人如此猖狂的進攻和作戰形勢。戰區指揮部各大佬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壓力,國土在一片片的淪喪,日軍在層層推進,雖然誘敵深入、聚而殲之是既定方針,但在老百姓眼中,不過又是一場甲午年的戰事罷了,甚至於比甲午年還不如----因為甲午年清軍在鳳凰城、熊岳城、牛庄還好歹打了幾場惡戰,各有勝負不說,起碼精神氣是在的,哪像現在,放不了幾槍,國防軍就“望風逃逸”,唯一讓老百姓稍感安慰的是,這次軍隊“潰逃”後沒有如同以往一般劫掠老百姓,遼東民眾對秦大帥地口碑總算沒有太壞地評價,但辛亥以來的種種光環已經去了大半了。^^ ^^

在這樣地背景之下,社會上沉渣泛起,一大批不甘心辛亥成功的遺老遺少在日軍刺刀地扶持下,儼然又搖身一變成了“復國”運動的先驅,維持會、治安會、保安會、勤王軍,各種各樣的名義層出不窮,原先在秦時竹鐵拳掃蕩之下偃旗息鼓甚至發誓重新做人的馬匪鬍子們又開始活躍起來,或是和日本人勾結起來魚肉民眾,或是打着抗日的名頭為禍一番,整個遼南局面,變成了一口沸騰的大鍋。

老百姓可是遭了殃了,3年多的幸福日子突然被打破,除了對日軍的切齒痛恨,還有就是對秦大帥、陸大帥的指指點點。^^ ^^誰人背後沒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可這樣就差被民眾指着脊梁骨罵,便是最沒有血性的漢子恐怕也會惱的不行,何況陸、薩、蔣、陳這批大佬呢?

除了上頭的大佬,底下的官兵們也窩火得不行。119旅雖然撤了下來,可也算是結結實實將日軍擋了好幾天,而且這還是三線部隊吶!可見小鬼子未必有多強,為什麼任由他們猖狂?咱們在山東,可是全殲了一個師團的日軍的,怎麼到了東北,反而就不會打仗了?

雖然多年來的習慣和服從使得他們不會指着國防部、四總部罵,對秦時竹這麼多年來的信任也不會僅僅因為幾座城池的陷落而動搖,可沒有明確的戰略方向,沒有明確的戰役目標,讓這些基層官兵普遍感覺摸不着方向。特別是那些參加過抗俄戰爭的老兵,恨得差不多就要以拳捶地。

請戰書、血書、絕命書、聯合簽名,一封封、一樣樣、一樁樁向指揮部飄來,各部的正副主官多少還知道點內情,但在北風計劃還處於極端保密的狀態下,連他們也吃不準大本營究竟葫蘆里賣得是什麼葯,幾個師長、旅長已經輪番到戰區指揮部請戰過了,但得到的答覆永遠是:“仗是有大家打得,不必心焦,老老實實休整部隊、補充裝備和彈藥,準備下一階段戰事。^^ ^^”

當然,上頭決心死守遼陽的意圖大家都是明確的,別的不說,光是遼陽實業在遼陽的軍工基地就頂得上10萬人的力量,這塊地盤要是給小日本拿了,那整個戰事可真廢了。甲午年好歹還有三國干涉還遼,日本不過就是割了台灣,弄了2.3億的白銀,這回干涉還遼的國家都自顧不暇,也沒有台灣可以割讓,難不成要把遼東讓給小鬼子?

這是萬萬不會的!因此,各部長官還在努力約束本部官兵,因此,雖然基層有些動蕩,但所有的局面仍然在掌控中,士兵的士氣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因為激憤而達到了一個新的頂點。

面對如山而來的指責和誤會,吳俊升由衷地感到了周羽等人的涵養深厚。原本他和齊恩遠是完全主張誘敵深入的,想來個瓮中捉鱉,但在步步退讓、城鎮淪陷的壓力面前,這個率性的漢子扛不住壓力了,早就嚷成了要節節抵抗,誓與國土共存亡的口號,但周羽等人充耳不聞,甚至在面對瀋陽城中大學生走上街頭遊行示威的時候,他仍然保持這寵辱不驚的風度。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可是,在危機和壓力下的遼陽能經受住這份考驗么。

戰役沙盤前,蔣方震侃侃而談:“目前,日軍兵力分成左右兩翼,左翼以關東軍為基礎,包括了朝鮮軍跨過國境後的一個聯隊兵力,沿着南滿鐵路而上,前鋒已過熊岳城,蓋縣,目標直指遼陽;右翼以朝鮮軍和其他兩個師團組成,分別以岫岩、鳳凰城、寬甸這三個由西往東的據點擺開,目標指向長期來看還是遼陽,短期來看尚不明朗……從兵力分布上說,關東軍組成的左翼差不多有3成實力,右翼雖然編製內有3個師團,但是除去留守和因為空襲損傷的部分外,只有7成實力,僅是關東軍的兩倍略多。”

“在兵力構成上,關東軍大約有1.7萬餘人,其餘三個師團合起來人數在3.7萬餘,合計總兵力5.5萬,在關東州和朝鮮,日軍還有最多1萬的後備力量,但即便最大限度地估計,也只能抽出5000人進行增援。因此,在戰役層面上,日軍此次是沒有預備隊的全力進攻。根據公開偵察,在後勤補給乃至物資運輸上,日軍也已經用了最大的力氣----換而言之,除非是更大程度的動員,否則抽調不出兵力、物資和運力來提升戰爭潛力,日軍的全部實力已經展現無疑,或者說,至少9成的實力已經展示出來了。”

“在佔領南翼各重點城市後,日軍分兵駐防,各處城鎮均留下了小股兵力進行維持,進行糧秣徵發等行為,雖然有一批民族敗類甘願為日寇效勞,代替日軍進行部分舉動,但沒有日軍的撐腰,他們是掀不起風浪的,因此,日軍的高壓和保護傘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撤走的,這部分力量又有5000之重,也就是說,日軍真正能用於一線進攻的,其實也就5萬之重----說來說去,充其量是一個神尾加強師團的再加強!”

“因此,北風計劃的全部內容就是----以遼陽為核心陣地,利用這處雙方勢在必得的關鍵樞紐進行攻防戰,同時我後續部隊陸續展開,在15天後,全線轉入反攻,目標就是……”到這裡,蔣方震忽然放慢了語氣。

“是什麼?”好幾個高級參謀已經興奮起來了。

陸尚榮大手一揮,把沙盤上標誌日軍番號的四面旗幟全部捏在手裡,嘴裡咬牙切齒地說道:“全部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