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我贊成此時對外公布《美洲共和國土地法案》,不過將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堪薩斯,俄克拉荷馬,除北普拉特河谷之外的內布拉斯加領地,這五處地方設為非軍事區,以作為東西之間的緩衝地帶是否慎重考慮?”外交部長羅賓遜想了想,起身發言道。

“林肯是邊疆地區長大的人,他很清楚邊疆地區對聯邦的重要性,不會輕易放棄邊疆地區。我們這麼做,肯定會激怒林肯,讓他把原本指向南方的槍口,調轉向西部。”

“寇可往,我亦可往。誰掌握了密西西比河流域,誰就掌握了美洲大陸的未來。”梁耀說道,“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堪薩斯,俄克拉荷馬,內布拉斯加領地的東部地區土地肥沃,地廣人稀,是天然的大糧倉。我們豈能因畏懼遷怒於聯邦就將這麼好的大糧倉拱手相讓?”

將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堪薩斯,俄克拉荷馬,內布拉斯加領地納入西部的勢力範圍,進行移民墾殖一事並非梁耀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

西部地區土地雖廣,但除了加州的中央谷地之外,便再無一塊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里,適合發展農業的大面積平原。

而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堪薩斯,俄克拉荷馬,內布拉斯加領地東部地區位於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平原黑土帶,這些領地中的任何一個平原面積都比加利福尼亞大。

且這些領地都是在《宅地法》頒布之後才有東部移民大規模湧入,目前這些地方都處於地廣人稀的狀態,梁耀有把握在三年之內,讓以漢民為主的西部族群成為當地的主體族群。

再者,現階段前線西部軍隊(北普拉特要塞群的西部主力部隊)的後勤補給全部仰賴太平洋鐵路這僅僅一條鐵路線進行補給,補給線路不僅單一,而且十分脆弱,運力也非常有限。

想依靠一條鐵路後勤運力就擊垮體量四五倍於己的聯邦是不現實的,若想進一步進取,縮小逐鹿北美的地緣困境和後勤短板,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堪薩斯,俄克拉荷馬,內布拉斯加領地這些大平原地區的邊疆領地是不得不爭之地。

這些地方不僅要拿下,還要迅速墾殖開發這些地區,只要這些地區得到初步開發,人口達到俄勒岡州和梁州那樣的規模。

往後的戰事,前線軍隊不僅能夠在當地就地獲得補給,甚至還可以在當地就地徵兵和聯邦軍作戰。大大減小西海岸地區的後勤壓力。

若形勢有利,則可以直接以這些地區為跳板進一步進取,威脅到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的東部糧倉,最大程度地壓縮北方聯邦的戰略空間與戰爭潛力。

同時控制住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地區,也能順手在戰略上幫助到南方,阻止聯邦軍開闢西線戰場,通過密西西比河將南方一分為二,逐個擊破的戰略企圖。

因此從戰略層面上考量,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平原地區,至少是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地區是一定要拿下的,哪怕是面臨戰爭風險。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如若僅僅只滿足於割據西部一隅之地,不思進取,美洲共和國政權勢必不可能長久。

後世美利堅聯盟國的結局就是最好的例子,奔牛河戰役(馬納薩斯戰役)後,取得勝利的南軍本有機會宜將剩勇追窮寇,直搗華盛頓,活捉林肯。

只可惜南方當局的只滿足格局獨立的現狀,毫無進取之心,沒有將戰役層面的勝利轉化為戰略層面的勝利,錯過了這次與勝利最近的機會。

“話雖如此,但我們的軍隊有能力擊敗聯邦的軍隊嗎?”羅賓遜心裡仍舊是沒有底,畢竟美洲共和國的綜合國力和美利堅合眾國的綜合國力相差太過懸殊了。

羅賓遜更希望坐山觀虎鬥,不希望過早地和北方直接起軍事衝突。

“外長閣下,您應該問我們的軍隊是否有能力全殲來犯之敵。”陸軍部長埃爾維斯正色道。

在美利堅軍界浸淫十年之久,埃爾維斯很了解現在各方的武備情況。以軍隊素質而言,目前西部軍隊的素質要強於南方,南方軍隊的軍隊素質要強於北方。

合眾國時期的對外戰爭基本都是南方軍隊和西部軍隊打的,北方軍隊承平日久,武備廢弛,不要說參加過中等強度戰爭的軍隊和軍官非常稀少,就連參加對印第安人不多戰爭這種低烈度戰事的士兵和軍官也不多。

這樣的軍隊不足為懼,北方確實有着更大的戰爭潛力,但北方也需要時間將紙面上的戰爭潛力轉化為實際的戰爭能力。

故而埃爾維斯認為,若要與北方聯邦進行熱戰爭奪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堪薩斯,俄克拉荷馬,內布拉斯加這五個領地,現在才是最佳時期。

況且北方在東線面臨的軍事壓力遠比西線要大得多,就算開戰,北方也不可能傾盡全力,把主力全部投送到西線。

內閣會議結束,梁耀應薩特之邀來到薩克拉門托城郊的兵工廠進行視察。

梁耀當選美洲共和國的總統之後,薩特接替了梁耀的加利福尼亞州州長一職。

加利福尼亞州是美洲共和國最為重要的州,沒有之一。

因此薩特雖然沒有入閣,但薩特的地位一點也不必大多數內閣成員地位低。

薩克拉門托城郊炮聲不絕於耳,這是加利福尼亞軍事學院炮兵科的學員和兩個預備役炮兵團在進行實彈訓練。

“我們根據您提供的康格里夫火箭研製出了自己的火箭。”薩特帶引梁耀來到了火箭倉庫,並向梁耀介紹道。

“按照用途,我們的火箭可以分為燃燒火箭和爆炸火箭,按照大小,我們的火箭根據質量可以分為輕型火箭,中型火箭,和大型火箭。32磅以下的為輕型火箭,32磅至128磅的為中型火箭,128磅以上256磅以下的為重型火箭。”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梁耀從戰場上拾來了十幾支英軍使用的康格里夫火箭帶回加利福尼亞交給薩克拉門托兵工廠進行仿製。

這一時期的火箭外形還是十分粗獷,看上去就像是他小時候玩過的竄天猴的極致放大版本。

“這怎麼還有300鎊的火箭?”梁耀的目光向重量最大的一列火箭瞥去,這一列火箭的箭身上標註了其重量為300磅。

“這些是海軍定製的。”薩特解釋說道。

“斯文這小子真他娘的敗家,這麼大一根火箭得多少錢啊。”梁耀忍不住罵道,“是薩克拉門炮不好使了還是怎麼著?這玩意兒是給陸軍用的,他海軍湊什麼熱鬧。”

“產量上去了就不貴了。”薩特笑嘻嘻地說道。

“比起英國佬原版的康格里夫火箭,我們的火箭性能如何?”梁耀問道,“別告訴你們搗鼓了這麼久,搗鼓出來的火箭性能和英國佬的原版火箭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