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

掃蕩遼東半島的征程比蘇寧想象中要容易了不少,蘇寧以為遼東半島那麼大一片土地起碼也有幾個像樣的城池和防禦要塞之類的地方,不過很遺憾的是根本就沒有出現這樣的地方,南征軍根本就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敵人,就遇到幾個小漁村,靠海吃海的,沒有打人家就主動投降了。

原因不怎麼意外,那些人都是標準的漢人,說的是標準的漢話,一問由來才知道這些人都是隋末中原大亂時期逃到這裡來避難的山東人,高句麗政府的控制力根本就沒有達到這裡,這裡基本上就是個三不管區域,一些年紀大的人結成了鄉老會治理地方,原本不斷地打探消息,聽聞大唐已經安定了,決定回去的,正在造海船,現在大唐既然來了,那就更好了。

至於北伐軍北伐更北一些地方的時候,還是遇到了不少抵抗的,那些人都是正宗的高句麗人,是蘇寧南下的時候沒有遇到的,現在既然遇上了,自然不會手軟,全部擒獲,交給海船運回大唐,這些房屋和土地之類的就不用毀掉了,都是大唐的土地了,也不用毀了,糧食都長苗了,到秋天就可以收穫了。

姜以式的十萬大軍是高句麗最後也是最大的一支成建制的中央政府軍,高句麗中央政府被蘇寧一把火燒至崩潰,中央政府軍由於大部分在外倒還好,忠於中央政府的姜以式掌握了最大的一支成建制政府軍,本來是有撥亂反正的機會的,可是這一支軍隊被蘇寧聯合海軍幹掉了,結果就是高句麗中央政府的最後一絲希望也沒有了。

亂了那麼些日子,蘇寧在遼東半島也折騰了一個多星期,高句麗王都被毀,王被擒獲的消息早就傳出去了,連帶着姜以式老將軍的十萬軍隊也被唐軍打的全軍覆沒的消息也傳出去了,姜以式老將軍戰死的消息早就不是新聞了,遼東半島頓時成為了所有高句麗人所恐懼的地方,離那裡近的一些地區的高句麗人紛紛往內地逃竄,就連一些軍隊也跟着一起逃竄了。

中央政府被毀掉,王被擒獲,最大的一支軍隊被全殲,最有名的老將軍戰死沙場,那麼對於高句麗人而言,是好事也是壞事,對於平民而言自然是壞事,想都不要想,穩定的時候起碼還有生命保障,但是到了戰亂年代那就是不如太平犬了,所以沒有平民希望戰亂的發生。

但是對於那些封疆大吏和野心家而言,就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了,失去了中央政府的約束和威懾力,中央政府軍的覆沒和最著名的政府保衛者的戰死,都把綁在這些野心家身上的鎖鏈給絞斷了,沒有其他的約束着的前提下,各地軍鎮的將軍們紛紛開始聚攏兵力投、屯糧、搜刮錢財,以備不時只需,各地方官也開始徵召當地青壯入伍,擴充實力,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亂世。

對於高句麗而言的亂世,卻不是很多野心家還有實力派所不想見到的,唐軍的恐怖和機遇是同時存在的,對於一些並不了解內情的人而言,這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反而是爭霸的第一步,吞併周邊地區,獲取糧食、人口、土地和錢財用以對抗其他同樣的野心家和唐軍,集合出強大的實力,打敗所有人,浴火重生,成為高句麗的新的王,那是他們的夢想。

當然了,這裡面也不是沒有高句麗王朝的忠臣,也不是沒有高建武的死忠,聽聞這個消息之後,幾乎是立刻的就招兵買馬準備南下遼東半島救援王上,順便為姜老將軍報仇,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甚至只有兩三支軍隊真的這樣做了,大多數人都打起了尊王攘夷共赴國難的旗幟,卻都在暗中繼續力量。

對於蘇寧和唐軍而言,終結了高句麗統一的政府和統一的抵抗之後,即將迎來的是紛亂的高句麗大地上所產生的大大小小的割據軍閥勢力,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就好在作為一個國家的高句麗不存在了,可是壞也壞在高句麗的軍力反而增強了。

這就如同漢末三國時期,東漢中後期被北方游牧民族打擊的很是嚴重,而基本上沒有什麼強大的反抗和反擊戰,但是漢王朝這道枷鎖一旦被打開了,那麼捆在各地梟雄身上的鎖鏈自然也就沒有了,漢民族的軍力反而強盛了起來,公孫瓚、丁原、董卓、袁紹、曹操這些北方軍閥反而擁有了強大的可以打擊游牧民族的實力。

公孫瓚以他的“白馬義從”把游牧民族打的哭爹喊娘,直呼他“白馬將軍”,丁原在擁有了呂布這樣的猛將之後,也是在草原上頻頻出擊,呂布的大名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草原上開始累積的,草原騎兵見到呂布的旗幟就玩命奔逃,根本不敢與之抗衡,董卓雖說殘暴,但也是一個梟雄,在涼州也是以勇猛善戰著名,對付羌族毫不留手,甚至可以把羌人收為己用。

這都是在一個統一的王朝管制下很難出現的一幕,但是卻在漢末紛亂的局勢中出現了,這就是軍閥亂戰的一個正面現象,漢民族的軍力增強了,雖然這有些類似於引鴆止渴,軍力增強了,生產被破壞了,提前透支國力的後果就是五胡亂華,所以說,高句麗會在一個時期內很詭異的強大起來,但是這個時期定然遠遠短於漢末三國爭雄時期。

國家就那麼大,人口就那麼些,還被蘇寧燒出了那麼多難民,想強大也強大不到哪裡去啊!分裂的國家,終究不是一個更加強大的統一國家的對手,尤其是這個統一國家的等級相當高。

高句麗的確開始擴充兵力,開始大規模練兵增兵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亂世,這一時期一直到大唐兵馬全面攻擊高句麗的時候,高句麗的兵馬從伐唐時期開始三十萬迅猛增加到了六十萬,擴充了一倍,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是生產力被破壞殆盡,商業農業一片蕭條,各個實力派之間的聯繫被切斷,作為血液的商業就此受到嚴重打擊。

而作為生命本源的農業更是被打擊的很嚴重,除了以安市城作為根據地的泉蓋蘇文等少數軍閥會以軍屯代替已經被摧毀的民屯系統提供糧食,可是這並不能長久,因為兵要吃飯,民也要吃飯,而且兵的數量肯定會少於民的數量,如果不給民足夠的土地去耕種,養活他們,何來兵呢?

說到底,這也只是引鴆止渴而已。

所以蘇寧並不主張立刻進兵,而是緩緩前行,穩紮穩打,把遼東半島一口一口的吃掉,吃完之後,擦乾抹凈,坐着休息讓它消化一會兒,然後再站起來接着走,大唐的軍隊也是需要休整的,打完一場大戰都沒來得及休養就南征北伐了,需要一段時間的養精蓄銳,吃點兒好的,養養膘,然後再打仗。

最重要的是給高句麗足夠的時間組織起足夠的軍隊,而我大唐兵馬並不北上,只是觀望,有強大外敵進犯的時候,這些人肯定會抱成一團抗擊,而沒有強大外敵進犯或者外敵正在休整並且休整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的時候,這些人就免不得要開始狗咬狗的爭鬥不息了,就好象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把匈奴人趕走之後照樣打的不停,這很正常。

我們現在去,是正好撞在了高句麗各地實力派擴充兵力,軍力蒸蒸日上的時期,我們只有三萬多兵馬,耗不起,但是我們晚一點再去,過了這一段風頭,高句麗就會開始出現軍閥亂戰的現象,現在只是潛伏期,只要一個人帶頭,立馬就是戰火遍地,那個時候只要我們不動彈,他們打起來肯定更狠,對付自己人比對付外人更狠。

張亮和張士貴被說服了,於是就專心的抓捕那些高句麗人,一船一船的運回北海海軍港口,裝車運到各個需要的地區和已經有訂購的人家。

這裡就要提到大唐如今的一種現象了,那就是在普及教育和高產作物大量推廣以及菜籃子計劃的開展之下,人們的生活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被逼無奈的把孩子出賣給豪門大戶做下人換一口飯吃的情況漸漸減少,因為可以吃飽肚子的人越來越多了。

而且同時讀書的渠道也有了,這幾年越來越少有人家願意把孩子送到大戶人家府力做苦力,吃苦受罪,尤其是男孩子,女子姑且不論,雖然也有人說女子也可以讀讀書,對將來相夫教子有好處,但是女子讀書必然是比較少的現象,男子還沒有讀上書呢,談何女子?所以女子入府為下人的情況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可是男子就大大減少了。

女子並不能完全取代男子在勞力上的作用,大戶人家發現越來越少有男子願意入府為仆,哪怕提供再高的工錢也很少有人家願意,都去讀書了,吃土豆可以吃飽了,都想做讀書人,要不然就去考軍校參軍,誰願意連着幾代人為奴為仆?所以一時間大戶人家的男府丁數量大幅下降,府中苦力已經不足以承擔日常所需了。

這種情況下,外族奴隸的需求量頓時猛增,國家需要這些奴隸做苦力,以免除大唐百姓的要義,安心生產讀書當兵,苦力就讓外族人去做,潛移默化之下,很多大唐百姓都漸漸認為苦力奴隸是外族人的活兒,高貴的大唐人怎麼可以去做那些下等人做的事情呢?這也是高門大戶府中男下人數量大幅度減少的原因之一。

那麼怎麼辦呢?大戶人家也是需要府丁的啊,沒有男子願意做下人,都要出去闖蕩,或者讀書,再次一等也願意留在家裡面種地或者去商家那兒找活干,至少是自己掙工錢,都不想再做那些為人奴僕的事情了,於是乎外族奴隸的買賣應運而生,每一次大唐軍隊出征總會帶回來很多奴隸,有些時候各地的奴隸並不是很缺乏,會有富裕,與其留着吃白飯,為何不交給朝廷販賣增加收入呢?

杜如晦以縱橫部尚書的名義提出了這個議案,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於是付諸實施,每一次大唐軍隊出征回來帶來大量的外族俘虜沒地方要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大戶人家的管家揮舞着錢財購買這些奴隸,帶回去作苦力,以填補男性下人缺乏的現象。

而且這些奴隸換回來的錢,雖然是公奴司作為國家部門統一售賣,可是其中的七成費用是可以直接撥付給這批奴隸的抓捕部隊作為額外軍費改善生活的。R1152

,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