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謝謝雲歧青谷的打賞~~)

高句麗軍的後陣轉瞬之間已是亂作一團,面對着自已的同伴,步卒沒法射出箭矢,唯一能做的只是向回奔跑,但人再怎麼跑也跑不過急速奔來的馬匹,剛轉過身體,馬匹已追趕上來,有人給撞的凌空飛出,有人索性給踏中,口中鮮血狂噴!

高武帶出去的五千騎兵,只有靠近隊尾才能僥倖奔回已陣,晉軍把高句麗騎兵沖斷之後憑着局部優勢圍攻追殺,黑夜中,整片戰場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衛風卻是暗道了聲可惜,如果再有一年時間,把那五千騎訓練成真正的騎兵,他有信心今晚就可以令高談德授首於此,但天不從人願,兩翼圍攻的騎兵基本上只能看不能用,說到底,還是根基淺薄啊!

其實衛風挺羨慕劉裕的,劉裕可以利用北府軍的人力物力,只要多打幾次勝仗,就能迅速積累起名望,使北府將士為他所用,而自已的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不過,如果換個角度看,正因為劉裕吃的是現成飯,歷史上才會有劉毅與諸葛長民相繼作反,而自已的部下全都是手把手帶出來,在忠心與凝聚力方面要遠超北府軍!

這麼一想,衛風心裡平衡了,當即喚道:“傳令,收兵圍住,暫停攻打!”

“嗚嗚嗚~~”親衛掏出牛角用力吹響,一般來說,步卒以擊鼓作為號令,依鼓點的密集輕重有所不同,騎兵則依靠號角,依韻律節奏來傳達指示。

號角聲與高句麗軍略有些不同,王道憐看了眼衛風,不解道:“將軍,妾明白您是擔心兩翼騎兵訓練不足,但高句麗後陣已亂,還在快速向前蔓延,這是破去高談德的大好機會啊,妾覺得您就算不動用兩翼騎兵,只靠張李二位將軍,說不定也大勝可期呢!”

衛風擺擺手道:“以騎兵破步卒,需要從四周八方猛攻,僅從一個方向衝擊,敵軍可以很快組織起有效防禦,別的不說,光是密集的人群就能抵消騎兵的速度,高談德身經百戰,不可能不明白,說起來,今次也是僥倖了,若非他那五千騎中了埋伏,只怕還得與他耗一陣子,何況兔子急了也咬人,他在明活城下仍有三萬軍,算了,見好就收吧,留着高談德,至少能給慕容氏找些不自在,在咱們暫時沒有能力於北方立足之前,遼東的局勢越亂越好!”

“哦!”王道憐點了點頭,不再說話,美目向前投去。

高談德本已嗅到了死亡的味道,他怎麼也料不到,失敗會來的如此突然,這才是真正的兵敗如山倒,正要橫下一條心,冒險召那三萬軍來援,一名部將卻猛的現出了不敢置信之色,驚呼道:“太王快聽,晉軍的號角竟然是後退!”

高談德的心臟猛的一跳,連忙側耳傾聽,果不其然,正是收兵的號角,緊接着,晉軍騎兵依次脫離戰場,喊殺聲漸漸止歇,自已軍中的混亂也迅速平息。

高談德與眾將交換了個不解的眼神,他們想不明白衛風為何要見好就收,換了自已,痛打落水狗才是正理啊!

高談德很想問清楚,但沒臉開口,只是向衛風看去,藉著月光,希望能從他的臉色分辨出什麼。

“哈哈哈哈~~”衛風長笑道:“永樂太王,本將曾說過,不願與你為敵,剛剛只是沒控制好節奏出了些意外罷了,若給貴軍帶來傷亡,還請擔待一二啊!

時候也不早了,你我兩軍均是又困又餓,本將想問一句,永樂太王是否還要留下?我晉軍與你高句麗無怨無仇,若能握手言和,當是再好不過,永樂太王一言可決!”

高談德可不信衛風的鬼話,晉軍騎兵龍精虎猛,哪有半分餓乏的模樣?反倒是自已的軍卒面現菜色,眼見已吃不消了,而衛風所說的不願與自已為敵,他更是不信,這樣的人,必然心狠手辣,果敢立決,豈會心慈手軟?

高談德與眾將相互看了看,都沒法揣測衛風的意圖,不過,衛風的意思他能聽出,是叫自已放手,事到如今,不放能行嗎?

一縷苦澀湧上了心頭,高談德不自覺的拿他臆想中的北府軍與老冤家燕軍作起了比較,卻發現,根本無從相比,燕軍以硬拼硬打為主,而北府軍騎兵靈活多變,對戰機的把握極為精準,這顯然是兩種不同的風格。

‘也罷,都給他便是,今日一時不察中了埋伏,有機會再把場子尋回!’高談德強壓下不甘,咬咬牙道:“你北府軍的恩德孤記住了,日後必有回報!明活城中一眾男女財貨都歸你所有,孤今晚便引軍回返遼東!”

“啪啪!”衛風拍了拍手掌,贊道:“永樂太王果然爽快,本將交了你這個好友,他日若有機會往遼東,定當登門拜訪!”說著,大手一揮:“收隊!”

古人與現代人不同,古人再是奸惡,在明面上也要作出一副恪守信諾的模樣,高談德身為高句麗之主,既然當著全軍面作下了保證,衛風就不用太擔心他整合兵力之後翻臉不認帳。

“嗚嗚嗚~~”號角再次吹響,騎兵陸續退回,雖然是突擊,但短兵交接不可能沒有折損,有不多的戰士渾身浴血,其中肯定還有當場戰死的,只是暫時沒法收殮,必須要等到天亮。

衛風大致掃了眼,短時間也沒法辨別少了多少人,於是向高談德示意道:“永樂太王,請罷!”

高談德拱了拱手,轉身而去。

高句麗軍依然是步卒在前,騎兵殿後,與之前不同的是,士卒們個個垂頭喪氣,原本可以入明活城大發橫財,說不定還有女人快活,可戰事的失利無情的擊碎了他們的夢想。

與之相反,遠遠綴在後方三里的晉軍騎兵,卻是人人目中閃爍着抑制不住的興奮!

一路默不作聲,兩隊人馬一前一後來到了明活城下,留守的三萬高句麗軍手腳並不慢,已經搶出了一部分財貨與女子,還有些丁壯被看押在一旁,但前方的混亂喊殺使他們暫時停了下來,除了少部分人看守城門,全軍上下嚴陣以待,可以隨時投入戰鬥。

彷彿突如其來,明活城下的氣氛變得詭異莫測,新羅人自然是面如死灰,無論是被帶往遼東,還是換由晉軍接手,都不是個好結果,高句麗的殘兵敗將卻是臉面閃出了一線希望,同伴的齊整隊形令他們的心思也起了些活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