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傷亡人員蕭文秀清點的很快,今天凌晨的這一場戰鬥,一共死了十二個兄弟——其中兩個是正經蕭家軍的兄弟——再加上前幾日的戰鬥,犧牲在臨海屯前的漢子,總共有七十八人。

這些人活着的時候雖然身份不同,卻都是為了保衛臨海屯而死的死後,就不要分什麼三六九等了……

於是大家一視同仁,統一發一百兩銀子的撫恤金。

蕭家軍的兄弟和臨海屯的人,自然是安葬在臨海屯裡,其他人可帶回本鄉本土去收殮。

至於其他趕來助戰的,一人發十兩銀子作為路費,受傷的路費翻倍。

十兩銀子對於一個窮苦老百姓而言,不是個小數目了,雖說是路費,但其實是賞賜,眾人拿了這筆錢全都十分高興,打包裝點起自己的行李鋪蓋,便三五成群地離開了。

這一場仗,黑旗軍雖然攻勢兇猛,但始終被蕭文秀和蕭文明擋在臨海屯之外,臨海屯本身的建設並沒有受到很大的破壞,因此直接的損失並不算太大,花費的最多成本還是給陣亡將士的撫恤金和其他證券資源的遣散費。

不過這場戰鬥也給主力提了個醒。

這是第一次有敵對勢力將進攻的觸角觸及到了蕭文明的大本營,而就已經暴露出臨海屯不少防守上的缺陷。

要知道,黑旗軍並非是這個大齊朝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即便對付他們,蕭文明依舊拼盡了全力,甚至依靠了很多場外因素才勉強取勝。

看樣子在進行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得搞一下軍事建設。

雖然修圍牆、修碉堡這種被動而又僵化的防禦手段,蕭文明並不是很喜歡,但是看樣子在眼下這個時代,搞這一套還是很有用的。

就算不能發揮實際的作用,至少也可以告訴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老子的臨海屯是有充分防備的,可別過來送死了!

這時候修建防禦工事正是宜早不宜遲——現在正是農閑的時候,正好趁着這個勞動力富餘的時間,就把防禦體系初步建立起來。

蕭文明的打算雖然快,可卻有比蕭文明還快的。

這時又有一個不速之客抵達了臨海屯,頓時惹起了蕭文明的不痛快。

“我說湯知府,說你什麼好呢?你覺得你是來的太早了,還是來的太遲了?”

原來來人居然是蘇州知府湯光耀,等到打仗都打完了,他才帶着一班蘇州府的屯田兵姍姍來遲,能不挨蕭文明的罵嗎?

湯光耀也知道自己來的不是時候,陪着笑說道:“我這不是帶領着本部人馬,趕來支持嗎?”

“那可別累着你老人家了……”蕭文明滿是揶揄地說道。

湯光耀知道自己理虧,也不敢跟蕭文明爭吵,只是解釋了一句:“蕭大人你就別這麼說我了。我其實這也是抗命而為,朝廷派下來的江南道總管大人還沒赴任,我送出去的呈文也沒答覆。是我自己覺着不行,才先引兵過來的,屬於是先斬後奏了……”

“湯大人別往歪了想啊,我話不是說的好好的嗎?您老是辛苦了,怎麼著?又說錯了嗎?”

一句話把湯光耀堵了個啞口無言。

蕭文明對湯光耀有意見,對他帶領而來的那些屯田兵的軍官卻沒有意見,雖然他們來的還是遲了,但畢竟終究是來了嘛!

他們終究也不過是大宋朝廷體系里的最底層而已,不能用過於苛責的條件來要求他們。

於是蕭文明便同他們見了禮,尤其是南湖屯的千戶曹瑞,他是真真正正的派了兵過來的,冒的風險要比其他人大上好多倍,因此蕭文明特意對他多說了幾句感謝的話。

被冷落在一旁的湯光耀覺得不是個滋味,趁着他們說話的空當,提議道:“蕭大人,聽說黑旗軍已經被你殺敗了,怎麼不乘勝追擊呢?”

蕭文明當然是不會乘勝追擊的了——他已經答應了楊妙真了,儘可能不去傷害他的哥哥楊安平,更加不會追亡逐北、趁人之危。

當然,這其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臨海屯這場保衛戰打得十分艱苦,贏得也極為僥倖,並且贏的時候蕭文明不過點到即止,黑旗軍的主力並沒有受到傷害、元氣未損。

所謂“窮寇莫追”,追擊這樣一支敵軍,恐怕得不償失,會遭受到他們的殊死抵抗。

於是蕭文明便對湯光耀說道:“知府大人想要去追,那你就去追好了。你現在麾下有兵有將,當然可以行動,只可惜我手下這些兄弟都已經打得精疲力盡了,打了接連好幾天的仗,實在是沒有力氣再去追擊敵人了。”

湯光耀知道蕭文明手下蕭家軍的厲害,聽他拒絕追擊,心裡就又涼了一大半,早就已經打起退堂鼓了。

然而黑旗軍畢竟是逆賊,這會又跨江作戰,本身就是有湯光耀失察之罪,要是再聽之任之,放過他們跑回江南,恐怕朝廷那邊不好交代。

於是湯光耀只能半是命令、半是央求地請求他帶來的那些屯田所的軍官們,“請”他們出兵追擊黑旗軍。

這些個軍官也都不傻,知道沒了蕭文明的蕭家軍作為中流砥柱,光靠自己手下那些屯田兵,連給黑旗軍塞牙縫都不夠,便默不作聲,拒絕了湯光耀的請求。

他們擺出來的理由那裡是五花八門,最多的還是說自己手下的兄弟們點趕了幾天路,連頓飽飯都沒吃,根本就跑不動路、邁不開腿了……

這理由雖然有些矯情,但也說得過去,湯光耀聽了既是感到無可奈何,卻有多少釋然了——反正這些理由是屯田所提出來的,也都說得過去,到時候朝廷問起來自然可以把這些軍官給抬出去,不是我湯知府不願追擊窮寇,實在是手下的隊伍沒這個能力。

朝廷也就不用苛責了。

然而正當湯光耀這首“退堂鼓奏鳴曲”正要進入高潮部分的時候,一個聲音卻將樂曲打斷:“卑職願意謹遵知府大人之明,前往追擊敵寇!”

蕭文明

朝說話之人臉上望去,卻是一個生面孔……

蘇州府的這些屯田所的千戶、百戶,蕭文明沒一個不認識的——從金陵考試開始,一直到南下福建剿滅白炎教叛亂,雖然同他們算不上是生死弟兄,但也結下了戰鬥友誼,然而眼前這個人蕭文明卻是一點都不認識。

驚訝之餘,蕭文明搶在湯光耀的面前問道:“這位大人倒是少見,不知尊姓大名?在何處任職?”

蕭文明一個屯田所的千戶,趕在知府大人的面前插話,本就是莫大的僭越,然而湯光耀已經被蕭文明徹底收服,甚至連他這個知府之位都是靠着蕭文明才得到的,因此蕭文明這麼說,湯光耀甚至沒有感覺到絲毫不妥,只是靜靜站在一旁。

那說話之人,臉上卻現出一絲驚訝,隨即收斂住了心神,回答道:“末將乃是前進屯百戶顧樂安,久聞蕭千戶威名,久仰久仰!”

原來這就是顧樂安!

擔任了前進屯百戶之位的顧樂安!

原本前進屯就是蕭文明一手主持新建起來的,甚至將他已經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且打算安排自己手下的頭目張俊接任這個新設的屯田所的千戶之職。

卻不料這個要衝之地,受到了康親王、董鴻儒等多方覬覦,一番爭鬥下來,居然便宜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顧樂安……

這個顧樂安原本也是福建地方上的豪強地主,因在白炎教之亂中,自己出錢編練團練取得了戰功,得到了朝廷的賞賜,這才被封為屯田所的百戶。

蕭文明之前聽說過他的名字,又或者同他有過一面之緣,只不過那時候在福建,蕭文明同這些地方團練打交道的時候,身旁、身後站着的是毅親王、戴鸞翔這樣的大人物,顧樂安以一個尋常團練的身份面見蕭文明,也不過是個小嘍囉而已,蕭文明壓根不會怎麼在意他。

然而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這個顧樂安搖身一變,居然可以和蕭文明平起平坐地說話了……

蕭文明這才有興趣正眼瞧他一眼:只見這個顧樂安身材頗高,按照後世的說法,怎麼著也得有一米八三八十的樣子。

面相甚是溫和,乾乾淨淨的臉上留着幾縷精心梳理過的鬍鬚,頗有一種從容不迫、處變不驚的大氣,而他身上穿着的衣服雖不華麗鋪張,但也看得出是用精心挑選的面料又經過精心裁剪出來的,這乍一眼看上去,的確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然而真有什麼毛病的話,顧樂安出現在這裡本身就是個毛病。

於是蕭文明問道:“不對吧?顧百戶,前進屯設在衢州府,你應該受衢州府的管轄和節制,跑到蘇州府來做什麼?”

顧樂安卻是應答自如:“啊——蕭大人這就有所不知了,前進屯的位置雖然是在衢州府,但兵部下了專門的鈞令,說是前軍屯歸由蘇州府管轄。卑職不敢違令,聽說蕭千戶得臨海屯這邊有難,便跟着蘇州知府湯大人一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