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公元1111年,蟄伏兩年的大遼國終於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大遼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強勢鎮壓國內所有反叛勢力,用鐵血政策,將大遼國重新整合成一支鋒利的矛。

雖然,在鎮壓的過程中,大遼國的兵力銳減了三分之一還多,但全國上下如今只有天祚皇帝耶律延禧一個人的聲音,所有不服的勢力盡皆被屠戮一空,有那勢力太過龐大的,耶律延禧直接僱傭魔教採取暗殺手段。

殺人全族,血洗其心腹。短短兩年之間,大遼上下風氣為之一正,在六月底,耶律延禧揮軍十五萬,由大將軍耶律清統兵,陳兵宋遼邊境,兵鋒直指宋國都城應天府。

大遼軍馬每日操練不斷,專精攻城拔寨,搞的南宋上下一片人心惶惶。

宋高宗趙構原本整日愁眉苦臉,卻在原九王爺趙遄的阿諛逢迎之下,短短兩日便又恢復了聲色犬馬,將大宋兵權虎符交給了趙遄,任由趙遄去和大遼軍馬在邊境互相對峙。

而九王爺趙遄如今身份也已改換,號“平北王”,意欲恢復宋國丟失的故土。身份尊貴無比,見皇不拜,上朝佩劍,領地內一切自治,包括親兵護衛隊人數都沒有上限。

可謂王中王、皇中皇,宋朝上至一品大臣,下至九品芝麻官莫不畏懼“平北王”權勢,十人之中,倒是有九人已經依附在了趙遄的羽翼下,成為其黨羽和爪牙。

偶有那忠義之士奮不顧身,大堂之上拚死諫言,卻也只換得趙構皇帝一句不疼不癢的責罵,事情便不了了之。

反倒是那忠義之士不過三天,便因為勾結亂黨,企圖顛覆宋朝等一系列罪名,被抄家滅族,男子盡皆發配刑場和苦役,女子一律關入教坊司。經調教之後拿來供“平北王”的一眾黨羽玩樂。

與此同時,吐蕃在大理和西夏兩國的夾縫中,國力日漸衰微。再加上吐蕃國的精神支柱大輪寺毀滅,大輪明王鳩摩智不知去向。本就是各個部落集合起來的吐蕃國人心逐漸渙散。

還未等宋遼開戰,吐蕃國便於三月份開始,國內分成兩個派系,一個是主戰派系,要求與大遼聯合。和西夏大理兩國決一死戰。

另外一派是主和派,希望割讓出土地,換得大理和西夏退兵,不再進逼吐蕃。

本來主和派的支持率在國內呼聲極高,可在最後商議讓出土地範圍的時候出現了分歧。國內大部落,有話語權的高層堅持要讓出外圍小部落的地盤,趁機打散小部落編進自己族內,進而增加自己部落勢力。

可小部落雖然勢力不如大部落一般強勢,卻是佔據了人數眾多的優勢,集體團結起來。要求大部落讓出地盤,給眾多小部落一個繁衍生息的土地。

但吐蕃國疆域本就不大,幾年前還被大理佔領了好大一片豐沃水土,而吐蕃國的西方不是大山便是沙漠,能適宜牛羊生存的地方空間有限,大部落勢力是完全不會讓出地盤,這便造成了兩方勢力的彼此不滿。

這種不滿和矛盾,在煙雨樓和一品堂無孔不入的探子煽風點火之下,終於在五月份徹底爆發。大部落和小部落之間彼此互相征戰,想要奪取最終勝利權。好坐下來和大理、西夏兩國談判。

可如今的大理、西夏兩國,雖然名義上西夏依然還有國主,但實際上做主的是西夏駙馬,便是身在大理國的段興。

如今的段興。一人統治兩國,雖有心將西夏和大理整合。但又擔心其他國家感受到威脅,聯合起來,對抗自己。所以只能明面上控制大理,暗地裡指揮西夏。同時,還盡量減少自己露面的機會。降低存在感,但有什麼事基本都交給段譽來處理。

許是段興蝴蝶扇翅膀的效果,今時今日的段譽不復原著當中的段譽那般性格軟弱,反而因為多年闖蕩江湖,身上自有一股英氣,兼且武功也是極高,一陽指已經練至二品境界,就連六脈神劍也能收發由心,雖然內功不如原著那般高強,可論起對敵經驗,那絕對能甩出原著那半吊子段譽幾條街。

先天初期,便是如今段譽的水準。

只可惜,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是無比強大的,雖然命運給段譽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將他本來的皇位給了段興,但他的桃花運卻是超出原著三十里。

不說大理國內想要嫁給段譽的姑娘已超數百人,就連周邊各個國家,尤其是宋國內各大武林世家,但凡有點聲望名氣的,都想搶着將自己家姑娘、侄女、孫女之類的送給段譽。

此是為何?

只因大理如今國勢強勁,而段興已經完婚,且在江湖上放言,娶妾只憑緣分,其他概不受理。

而段譽還沒結婚,是的!

段譽還沒結婚。

已經被段興賜予封號“逍遙王”的段譽,因為痴念王語嫣,卻又被彼此二人親兄妹的身份所限制着,一直沒有結婚的打算。

這位武林“翩翩濁世佳公子、懲奸除惡逍遙王”內心的苦悶,除了段興,無人能夠理會。

可這事段興沒辦法解決,誰讓段譽還頂着段正淳兒子的身份呢。

說起王語嫣,如今貴為大理國公主,卻也是一直不嫁,只因當初段興在年幼的王語嫣紅唇上,那深情的一吻,讓王語嫣時時想念,偶見段興之時,那嚴重一抹痴情、怨意,讓段興不由為之一顫,但二人乃堂兄妹,終究沒有結果,可謂是一段孽緣。

至於段正淳其他的私生子女,盡皆被尋回安置在大理,那人數,嘖嘖,兵強馬壯,堪堪數十人人,狠是為人丁稀少的大理皇族擴充了一把,直氣的原配刀白鳳正式出家,再也不回王府看一眼那負心漢。

公元1111年8月初,吐蕃內戰升級。

煙雨樓除了部分探子留守南宋以外,其餘人幾乎傾巢而出,深入吐蕃進行搗亂,或是煽風點火,或是栽贓嫁禍,再與一品堂配合,弄出一批又一批的馬賊,洗劫各個部落,好好的一個吐蕃國面臨四分五裂。

整個吐蕃國如今可上馬控弦人數不足十萬,其餘不是婦孺便是老人。可即便如此,各處還依然征戰不休,只打的西域千里哀嚎之聲不絕。

大理的軍隊和西夏的軍馬,很默契的紛紛在吐蕃邊境退兵30里,看似風平浪靜,給予吐蕃足夠的空間,實則內部已然整軍備戰,完全一副磨刀霍霍向豬羊的姿態。

同月,大遼軍隊和南宋軍隊在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的彼此試探之後,大將軍耶律清狠狠一揚馬鞭,大遼十五萬兵馬正式向南宋發起了滅國之戰。

“平北王”趙遄雲淡風輕,一邊傳信國內一切盡在掌握,一邊與大遼內部暗通曲款,南宋城池一座接一座的被遼軍攻克而下。

最神奇的是,在如此戰況之下,“平北王”趙遄的勢力不但沒有削減,反而是越打越大。

整個北宋部隊當中所有非“平北王”的異己勢力,皆被趙遄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派出去與遼軍決一死戰,而“平北王”的嫡系部隊則是邊退邊收編敗軍,軍隊人數與日俱增,隱然有突破20萬的大關。

實際上,在南宋成立之初,宋**隊能戰之兵足有30多萬人,只是據城而守的話,是完全可以抵抗大遼15w兵馬,畢竟戰線一旦拉長,大遼兵馬不適攻城,又沒有足夠的補給線,加上南方多是水路,大遼兵馬不適船水,稍不注意,反而有被反殲滅的可能,所以退兵只是時間問題。

只可惜,在趙遄的幕後操作下,宋國部隊人數越打越少,城池越打越沒。

終於在9月末,大遼軍馬除卻留守新佔領的地盤以外,所有能戰之兵足有12萬人,分北、東、西三面包圍住了應天府。

在應天府的南方是趙遄的5萬人馬,在趙遄對趙構的奏摺上寫的是,其餘士兵皆已陣亡。而在應天府內的是宋國最後的三萬士兵,兩方互為倚靠。

一時之間,大遼沒有什麼好的攻城辦法,局勢僵持了下來。

同月初,吐蕃內戰結束,能戰之士剩餘不足5萬人,頭過車轆者,算上婦孺老弱,不足八十萬。

舉國上下,面對突然進犯的大理、西夏40萬聯軍,獻城投降,大理正式一統吐蕃。

段興在安排大量吐蕃氏族前往南荒之後,迅速派遣天龍寺大量和尚,以摧枯拉朽之勢一掃吐蕃境內所有寺廟,並在拆毀了所有寺廟之後,原地建立起天龍寺的分寺。

至於那些個前往南荒的氏族去的也不是什麼好地方,而是大理軍隊與天竺接壤的邊境線,隨軍前去的還有一些吐蕃境內根深蒂固的佛教分支或亦是正統……

以佛倫佛,在段興看來,還是吐蕃的各支佛教更為適合一些。

大理的天龍寺,在隨着段興不斷征戰四方,如今更偏向於武功一脈的傳承,精心做佛學的越來越少。若不是枯榮大師已經回寺坐鎮,死活都要培養一批精研佛學之徒的話,恐怕如今的天龍寺已經徹底變為段興培養親信高手的地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