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洛陽城外一場大戰,西涼軍以恰當的戰術取得了勝利,但隨後就又有一個問題擺到了他們面前,究竟是否該趁勝追擊,將并州軍徹底消滅,還是放其離開,以策萬全呢?在這個問題上,董卓手下的一眾文武便產生了不小的分歧。

以李榷和郭氾為首的一些將領明確提出要趁勝追擊,從而一勞永逸地除去丁原這個麻煩。但李儒和胡軫這兩個董卓最為信任的下屬卻提出了不同意見:“雖然并州軍這一次敗了,但他的主力尚在,若我們逼得太緊,只恐會讓他們以死相拼,到時候我們縱然勝了也是慘勝,於主公控制洛陽乃至於整個天下大局的意圖是相背的!”

對此,李榷卻並不贊同:“這雖然是個問題,但并州軍對我們的威脅也不容忽視。若是縱其離開,便是放虎歸山了,誰也不敢保證丁原回并州後會不會再次糾集人馬與我們為敵。末將之見,還是該趁勝追擊,將此威脅徹底消除為是!”

李儒隨即反駁:“你們以為這追擊之戰就一定能勝么?我們在兵力上其實並不比他們多多少,之前取勝只是因為策略得當,殺了他們個措手不及。現在若是追擊戰,還要提防他們沿途設下埋伏,只怕真交上了手,這勝負還很難料哪。而且,我們總還要留下部分人馬守在洛陽,兵力一分散了,這勝算便更是低下,到時又憑的什麼為主公建功?”

“可要是縱虎歸山,中原其他州郡之人更會效仿丁原所為,到時候我們便要四面受敵了。末將還是以為當殺一儆百,讓天下人知道我們西涼鐵騎的厲害。”郭氾又道。

雙方你一句我一句,說得好不熱鬧,也讓董卓難以做出最終決斷。其實他之前也曾想過追擊,但卻被李儒給勸止了,現在李榷他們的一番分析又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之中。在聽了半晌依然難有抉擇之後,董卓便把目光落到了那個一直不曾開言的馬越身上,這回他倒想聽聽馬越怎麼看待此事了:“仲凌,對於此事你又有何看法?”

自從西涼軍入洛陽後,馬越就在刻意地減少自己的戲份,使他在外人眼中不怎麼醒目,這當然是在為今後的變故作打算了。他很清楚董卓在奪取了大權之後便會成為天下公敵的這個既定的事實,而這會導致他麾下之人最終也會淪落為過街老鼠。要想不至於將來受到牽連,他就必須讓外人不怎麼注意到他,少說少做才是正經。

但是,當董卓把問題拋到他面前時,馬越卻還是得用心回答的,畢竟現在董卓還是他的主公,在不短的一段時日里,他還要依靠這個主公來發展自己的勢力呢。所以在沉吟之後,馬越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下以為,這次還是該追擊的,不然不足以震懾天下,而且這更是為了讓洛陽城裡的那些人知道主公的威勢!”

“可是仲凌,兵法中所言的窮寇莫追的道理你也應該明白吧,逼得太緊你就不怕并州軍與我們拚命么?而且,那呂布又極其驍勇能戰,在其帶領之下,即便是新敗之軍,也不能夠小覷哪。”李儒繼續堅持着自己的觀點。

“窮寇莫追……”馬越口裡念叨着這句兵家名言,突然腦海里就閃過了另一句後世偉人所寫的一句氣魄非凡的詩句來,此時正好適用,便開口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我卻以為追窮寇也是一種氣勢,只要得了勢,趕盡殺絕有何妨?”

這句詩確實不凡,讓眾人聽了都是一怔,仔細品咂其中滋味後,董卓更是撫掌笑道:“說得好,這一句當真是道出了破敵之後的精髓所在哪!古人一直只道窮寇莫追,卻從未想過養虎為患,當初項羽對劉邦多次大敗之,卻總不忍殺。最後卻落得個垓下兵敗,烏江自刎的結局,我董卓是不會做這樣的糊塗之事的!”

聽他直呼高祖大名,馬越心裡便是一動,看來這個董卓是真不把自己當作漢朝的忠臣了。但其他人就沒有心思去體會這話里隱藏的含義了,李榷等摩拳擦掌地想要請戰,而李儒等幾個反對追擊的卻依舊不很同意。

突然,李儒又道:“即便我們真追擊了,這一戰的勝負依然難料,未知仲凌可有什麼妥善的法子么?”

“這個……在下以為,其實我們並不必非要將并州軍全數殺死才算得勝的。本次交戰,我們也勝得兇險,傷亡不小,若是能將并州軍擊敗之後收為己用,才算是完勝了。所以主公,在下以為,我們的確要殺一儆百,但目標只該是丁原而非并州全軍。只要咱們能想法子將丁原除去,再通過威勢壓迫,使并州軍歸順於我們,這才是最有利的。”馬越腦子急轉,很快就想出了個最佳的方案來。

“這個恐怕比全殲他們更加困難吧?”董卓聽了之後卻搖頭道:“并州軍乃是丁原所立,我們豈能在不與之交戰的情況下殺了他?難道還能叫他們內部自亂投向我們不成?”

“辦法總是有的,在下以為那個讓我們頗感頭疼的呂布或許就是個突破點。”這時馬越已顧不得最近行事的準則了,把自己所知的歷史拿出來說事:“就我觀來,這個呂布不但武藝了得,也頗懂兵法。如此有才之人,卻屈居丁原這等人物手下似乎是有些委屈了。若是主公能想法子將其收為己用,對我們將來的發展也必大有助益。”

“將呂布收為我用?”心裡轉過這個念頭,董卓也不覺有些心動了。對於這個能在自己面前輕易殺死數名親衛,又能在沙場之上把華雄都殺敗的虎將,董卓當然是非常欣賞的。這個時代講究的就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若是真能讓呂布歸順,他就真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了。

但隨即,董卓又想到了一事:“這個呂布可是丁原的義子,非比尋常將領,我們又憑的什麼去說服他呢?”

“主公,在下或能在此事上盡心!”這時,一個向來不怎麼被董卓重視的將領突然站起身來說道,眾人順眼看去,發現是郎將李肅。

李肅是董卓在建立自己班底時最早歸附於他的人,但因為自身能耐有限,所以直到現在反而不怎麼被董卓重視了。對此他也一直很是不甘,但技不如人之下,也只能忍了。可隨着呂布的出現,李肅心裡便開始活泛了起來,只因為他與呂布本是同鄉,而且幼時還有不淺的交情,他便覺得這或許是個機會。

只是他的身份擺在那裡,一直都不得時機向主公進言,所以讓李肅很是焦急。今日大家商議大事,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馬越更是提到了要招攬呂布,因為擔心這事被馬越給搶去做了,搶了自己功勞,所以李肅終於忍不住上前毛遂自薦了。

見所有人都看向自己,李肅便在咽了口唾沫之後說了實話:“在下與呂布乃是同鄉,有着些交情,對他也算了解。他幼時就有報復,要在這天下間做出一番事業來。可就目前來看,他不過是個聽從號令的武將而已,若主公肯讓在下去和他密會,在下有五成以上的把握說服他歸順主公!”為了抓住這個機會,他已是豁出去了。

“哦?竟還有這種事情?”董卓聽了這話,臉上頓時露出喜色來。他本來還在發愁該如何派人去與呂布交涉呢,他也真想把呂布收為己用。現在李肅這麼一說,事情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不少了:“好,若是你當真能讓呂布來歸,某必會重賞於你。”

“在下必竭盡全力勸說呂布來歸!”李肅忙抱拳應道,這一刻他竟產生了極大的信心,可以讓呂布聽從自己的說辭。

而李儒等人也沒有想到事情竟會發生如此轉折,都有些愣怔了。好半晌後,他們才紛紛表示贊同:“這倒確實是個好法子。要是能說得呂布歸於主公,那要除去丁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畢竟呂布身為丁原信任的將領和義子,要殺他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且,以呂布之勇武,在并州軍中地位必然極高,一旦他開了這個頭歸順主公,并州軍的余部必然不敢不從。”李榷也點頭說道。

“哈哈,好!若事情真能如此順利,我涼州軍在洛陽就徹底站住腳了!李肅,你這就去準備一下,待明日就隨大軍一道北進,然後趁夜去見一見呂布,務必要說得他歸降於我。”董卓最終拍板道。

“喏!”李肅叉手應道。

馬越見自己一番話決定了董卓的最終行為,心裡也不由暗嘆一聲,看來歷史還是朝着它該去的方向前行了。想必李肅這一去後,呂布就會反了丁原,隨後便是董卓獨霸洛陽,權傾天下的時刻了。而自己,這段時日里就該想着如何韜晦,以免最終殃及池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