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老年人在村子裡無事可做,一個個都蜷縮在自家的廳堂下曬太陽,婦女們則成群結隊地圍坐在池塘邊上洗衣服,這似乎是所有村子裡的現象,不明白她們哪裡來那麼多的衣服,似乎永遠都洗不完似的。看到呂子龍和父親在村子裡走,老人和婦女們都在麻木的臉上露出一丁點笑容跟他們親切打招呼。
這是一個南方典型的留守村,沒有半點的生機活力,與正在大興土木風風火火建設中的縣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樣的對比讓呂子龍感到很心疼。
但是心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當下的最大問題就是怎麼找到適合自己村裡的發展道路,帶領鄉親們一起勤勞致富。
“爸,您對昨天村長和書記的話怎麼看?”呂子龍問父親。
父親雖然知識不如自己豐富,但是幾十年的人生風雨經歷下來,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找不到頭緒之前,呂子龍只能向父親請教。
呂子龍的問話讓父親很得意。他非常驕傲自己培養了這麼優秀的一個兒子,而如今這個優秀的兒子竟然還得向自己請教,充分說明了不管兒子多麼的優秀,總歸還是自己的孩子。
“子龍,村裡的情況比較複雜,不一定像書記說的那樣。你有想過沒有,為什麼大家都願意出去打工?為什麼都不願意留在家裡?一定是因為外出打工掙的錢就比家裡多?不是的。一個家庭裡,夫妻之間、父子之間尚且有矛盾,這麼大的一個村子裡,難道就沒有一些矛盾嗎?他們說是讓你幫忙出主意,其實他們是想讓你出頭,去解決村子裡很多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怕得罪人,所以找了你。你現在在村子裡是名人,是你們這一代人的傑出代表,你的威信很高,所以他們把你放在前面衝,他們躲在後面指揮,這樣大家願意聽你的。哪怕真的有人不服氣,那矛頭也是對準你,而不是他們。”
“所以村子裡主要的矛盾還不是發展,而是解決各種爭端嗎?”
“能帶領村子發展,這是最主要的。但是在發展之前,必須要統一大家的思想,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書記老了,村長也老了,他們的威信已經不如你,很多村裡的糾紛、矛盾,他們解決起來力不從心。所以能帶領父老鄉親們致富,固然是個好事情,但是你想想看,憑著咱們家裡的實力,憑著你自己的努力,能實現得了嗎?其他姑且不論,就說村裡的經濟吧,我最清楚不過了,沒有一分錢!要致富,必須要有錢,錢從哪裡來?去年村裡修建太公募,每戶出200元,村裡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硬是拿不出這200元。你說這樣的現實,你怎麼帶領大家致富?你自己掏錢麼?即使全部都是你自己掏錢,落到每個人的頭上,無非就是幾百元,能致富得了嗎?所以要帶領大家致富,首要的條件就是統一好大家的思想,把村子裡的力量集中到一起,才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發展經濟。但是統一思想是最難的事,所以他們指望你來解決好村裡的矛盾。可是,子龍,你不在村裡生活,你在家只有這一個月的時間,哪怕你一天能解決一件事,最多也就三十件,你解決不了全部的事的!你回單位上班之後呢?又依靠誰來解決?”
呂子龍和父親走在村裡的小路上,父親絮絮叨叨地向呂子龍介紹村裡的情況,這些情況還真超出了呂子龍的預料。
確實如父親所說,一個村子要發展,必須要合力同心,如果大家的心思都沒有往一處使,那麼就應了那句老話“一個和尚有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那麼,村子裡最大的矛盾是什麼?
“村子裡最大的矛盾?那肯定是土地的問題了!”父親說:“你知道的,咱們村子裡山多地少,山都是石頭山,種植不了什麼莊稼。地又太少,種植出來的莊稼很難應付日子,所以在村子力的人,把土地看得像金子一樣值錢。以前生產隊分地,把地分為兩種,一種叫自留地,那是分到個人承包的;一種叫集體地,是屬於生產隊的。分到每家每戶的自留地不多,於是鄰里之間常常就會因為土地之間的分界產生矛盾。比如說咱們家吧,現在你出去工作了,你弟弟也出去打工了,我年紀大了,你媽身體也不好,莊稼這幾年都沒在種了,你猜怎麼著?隔壁家的鄰居就在和我們相鄰的土地上種植果木。剛開始我不太在意,以為果木種了就種了唄,又不是自家的地,管人家幹嘛。後來一看,不對了,因為他種的果木很容易長大,一長大根鬚就往咱們家裡的地邊爬,爬著爬著就爬了好大一塊。一棵樹如此,他種了幾十棵,等會我帶你去看看,起碼佔了咱們那塊地的十分之一了!他這麼一做,好了,邊上的鄰居都知道這是一種佔便宜的方法,於是大家都種了。我一看不對啊,就上門跟他們理論,他們說,果木是種在自家地上的,又沒有越界,現在它長過去了,又不能叫它不長,能怎麼辦呢?確實沒辦法啊,難道我把越界的果木都砍了嗎?那不成了損毀公私財物了?所以以後,這一塊地還是咱們家的嗎?我看很難!你在村裡好歹是個人物,別人還敢這麼佔咱們家的便宜,別人呢?那些外出打工的呢?他們又能怎麼辦?所以村子裡,這樣的事情很多,很不好處理!”
父親把呂子龍帶到了自己的土地邊上,呂子龍一看,果然跟父親說的一樣,因為自己家裡的田地沒有耕種,周邊的土地都種了果木,而且基本都越界了,自己家裡偌大的一塊地,就跟砧板上的豬肉一樣,東割一塊西割一塊,幾乎只剩下骨頭了。
父親的話讓呂子龍聽了很不舒服,但是不舒服歸不舒服,呂子龍得想辦法解決啊!哪怕不是為了家鄉的發展,為了自己家裡的利益,呂子龍也得想辦法去解決好這些矛盾。
“爸,你有想過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嗎?難道就任由他們公然偷取我們的土地?”呂子龍氣憤地問。
“嗨,我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這事情,說好解決也好解決,說不好解決也不好解決。”父親笑著說。
呂子龍直到現在才發現,其實父親在敘說這件事的時候,一點都沒有義憤填膺的表情,反倒是像在介紹一件與己無關的小事一樣,娓娓道來。
難道父親已經有了解決的對策?
“爸,我不明白,還請您指教!”
“子龍,我問你,買房子要錢嗎?”
“要啊!”
“那麼,土地徵用要錢嗎?”
“也要啊!”
“那你知道如果咱們村子的土地要是徵用了,需要補償多少錢一畝?”
“我知道啊,爸,您上次問過我,我問了縣裡的領導,咱們這裡的土地不太值錢,參照鎮裡其他村子的土地徵用,大約是3萬元一畝。”
“很好!那麼我們就按照3萬元一畝計算好了,你覺得現在他們侵佔了我們家裡多少的地?”
呂子龍認真看了一會兒後說道:“沒多少,估摸著最多也就幾十個平方吧?”
父親笑了:“全部侵佔完,這一塊地也就一畝多,值3萬多。子龍,他們過了這麼多年了,也只有侵佔我們幾十平方的膽量,總不能把整塊地都侵佔完吧?好了,我們這麼計算,十多年侵佔幾十平方,每年只有一兩平方吧?值多少錢?如果你不去思考工作,不去謀求發展,每天把心思都放在這點土地上,最後別人是佔不到你便宜了,可你自己呢?你失去了什麼?你得到了什麼?再直白一點說,子龍,我希望你和弟弟專注到工作上,以後掙錢了,咱家裡回來買地就是了。3萬一畝嘛,你有錢咱們買它個幾十畝!都圍上圍牆!以後誰還能佔咱們便宜?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努力工作,努力掙錢!”
父親的話打開了呂子龍的頭腦了。誰說父親文化水平不高,見識就不高?常年在家裡的父親,畢竟也是經歷過人生幾十年的,生活早就教會了他樸實的道理。
是啊,村子裡的發展,雖說土地是個大問題,但是如果能跟大家的利益掛鉤,這個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的。呂子龍從父親睿智的講話中找到了解決村裡問題的突破口了。
“爸,我明白您的話了!我也知道怎麼帶領村裡的鄉親們致富了!”
“嗯?”父親倒是沒想明白,本來自己是不想讓呂子龍過多關注村裡的事情的,沒想到現在呂子龍似乎不但想管,還有了很好的主意。
回到家,呂子龍打了書記和村長的電話,讓他們來家裡吃飯,並讓妻子去買了一些菜,準備晚上和書記村長整幾杯。
晚飯在熱烈的氣氛中開始了。
呂子龍給書記、村長和父母親敬過酒後,抹了抹嘴唇,開始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計劃。
在呂子龍的計劃中,村裡的發展分為七步走。
第一步,統一大家的思想。在呂子龍的計劃中,村裡之所以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一個成文的村規民俗。考慮到自己在村子裡知識結構比較豐富,所以呂子龍想由自己抽空制定好村規,讓所有村民按照村規來進行管理。除此之外,還要形成村裡的道德規範,呂子龍想好了幾個簡單的口號,就是“崇文精武、孝道立德”,這兩句話朗朗上口,容易記。書記和村長可以打印出來,要求村裡的每個人都熟讀,從思想上給大家淨化頭腦。
第二步,劃分清楚土地。徹底解決好村裡矛盾糾紛的源頭。呂子龍通過與縣裡主要領導的溝通,知道當前縣裡正在開展土地確權工作,呂子龍請求縣裡對自己村裡先期開展,得到了縣領導的支持。土地確權後,村民不會因為土地的糾紛整天浪費精力。
第三步,集中村裡所有的資源,包括個人的自留地和集體土地,按照每家每戶多少的比例,成立村集體合作社,統一對土地資源進行評估,找到適合土地使用的最佳方法。同時,按照每戶能拿出錢的多少比例,集中大家閒置資金,作為合作社的原始股份,統一進行生產作業。合作社由呂子龍的弟弟辭職回家擔任負責人,方便與縣領導、呂子龍之間的溝通聯繫。
第四步,爭取縣裡的大力支持。由呂子龍與縣領導進行對接,爭取縣裡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包括以後生產出產品之後,縣裡大力幫助銷售。
第五步,外出尋找商機。呂子龍回到單位後,在龔州市當地尋找機會,採取線上和線下雙向銷售的模式,委派呂子龍的妻子進行銷售,或者尋找願意到村裡投資的對象,接洽投資事宜。
第六步,合作社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組織分紅,或者再投資。呂子龍的建議是再投資,不斷擴大生產經營,徹底走上致富道路。
最後一步,參考龔州市一些商業街和民宿的做法,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融入村裡發展,打造具有特色的民宿,把村裡作為重點旅遊項目推介到全縣、全市、全省乃至全國。
呂子龍的計劃很龐大,也很有針對性,把書記、村長和父母親聽得目瞪口呆,一時之間竟說不出話來。
“不愧是高材生,不愧是外省的領導啊,思路這麼清晰!我首先就贊同!”還是書記反應過來了,連忙表示贊同。
書記表態了,村長自然也不反對。
“但是,如果我們的土地都集中一起了,能有什麼作用呢?”父親問呂子龍。
“爸,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在龔州市做水果批發的生意,所以我想回去後拜訪他一下,問問他看有什麼水果是有價值的,值得我們去種植的,土地全部拿來種水果!據我所知,我們南方的一些水果在龔州市還是比較暢銷的,比如說荔枝、龍眼、芒果、榴蓮、木菠蘿等等。但是我不是經商的,我不能對種植什麼水果作出判斷,我去請教我同學,他說適合種什麼,我們就種什麼。種植後聯繫物流公司,全部發給他,讓他代我們銷售。這樣能形成規模產業,否則像現在村裡一樣,你種香蕉,我種菠蘿,他種石榴,結果啥都成不了氣候,別人連收購都不想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