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名片》 卑劣的天使

“為什麼上游和下游的地區會來我們這裡?難道他們不能自己建成港口使用嗎?”

“他們的吃水深不夠!這是我從家鄉的水文志上看過的,整條貫穿全省的珠江流域,最好的、最深的、最適宜建設港口的,就只有這麼一個地方。而且我們處於省裡的中部地區,四向交通都便捷,到哪裡的距離幾乎都是最短,運費最低。”

“好主意,繼續說。”

“還是我小時候的印象,在我們村子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機場,好像是以前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建設的機場,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就不用了,現在雜草叢生,荒廢很長時間了。是不是可以把它開發起來?如果能成為民用機場,可以建設一個小型的國內機場,或者實在不行,作為無人機、播種機、直升機的停靠地也可以。最理想的就是建成民用機場了。那樣,我們在外省比較遠地方工作經商的鄉賢回家就方便了,外地過來投資的商人來往也方便了。”

“最重要的,還是要修建高鐵站和高速公路。高鐵站我不太清楚要建設在哪裡方便,這需要專業的工程師提供意見。但是一定要有!現在這個社會,如果連高鐵站沒有,出行是很不方便的。最好找一個開闊一點的地方,參照龔州市的高鐵站建設,不僅要建成高鐵站,還要依託高鐵站建成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住宅小區、學校等等,形成一座以高鐵站為中心的新城。高速路的話,領導您倒是可以看一看地圖,哪裡方便運輸就建設在哪裡。”

呂子龍滔滔不絕地講話,不知不覺時間過得飛快,這位縣裡的領導邊聽邊點頭,也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終於,兩人把話題都聊完了,這位縣裡的領導感受收穫滿滿,呂子龍也得到了一種宣洩的快感。

“感謝你,子龍!今天的這次談話你給我的啟示太多了,可以說我這次到龔州市來真是不枉此行!回去後我會召開會議,對你提出來的每個意見都進行詳細研究,到時候有什麼工作的進展,我及時跟你溝通。希望你有空多關注家鄉的建設,隨時可以給我電話、短信,咱們常聯繫!也希望你有空多回家鄉走走,咱們一起吃個飯,喝個酒!”

“謝謝領導,真心希望在您的任內,我的家鄉變得越來越美麗!”

這位縣裡的領導是個實幹派,回去後,馬上召開了縣委會議,對呂子龍提出來的想法逐一進行研究。呂子龍不愧是在龔州市工作多年的人,而且見識有很高的層次,縣裡其他領導對於他一針見血的建議都紛紛拍手叫好。同時大家也根據他提出來的框架,結合縣裡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很多補充。於是,在這位縣裡主要領導的帶領下,圍繞呂子龍提出的宏偉藍圖,縣裡開始進行了大規模建設。而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更是跑上跑下,通過自己在省裡工作過的優勢,爭取到了省裡很多資金項目的扶持,為縣城的建設奠定了政策和資金基礎。

第一年,縣裡開展了大規模調研,形成了一大批的建設項目,並得到省裡市裡財政的大力支持,幾乎所有的基礎設施項目都獲得了批准,各項工作準備就緒。

第二年,縣裡建成了第一條跨江大橋、第一座民用機場,幾乎村村都通上了柏油路,幾乎所有重點地段都加裝了高清攝像頭,各類刑事治安案件,特別是盜搶案件的發案數大幅下降,群眾的滿意度得到了提升。

第三年,爭取到了省裡的支持,確定了高鐵站的選址,並開始動工。高鐵站的周邊,配套開始建設了三個工業園區,吸引了上百億的投資。

第四年,建成了橫跨全縣的高速路,並在沿路多個鄉鎮設立了出口。高速路的建成加快了物流業的發展,快遞行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縣城裡大大小小開設了十多個物流公司,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快遞行業。

第五年,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內水深水良港,附近配套建成了十多個大型造船廠,每日往來裝貨的船舶、車輛絡繹不絕。建成了高鐵站,成為了全省中部城市中第一個建成高鐵站的縣份,輻射到附近三個地區十餘個縣市區。自此,縣中心、高鐵站、港口,成為了呂子龍家鄉最繁華、人流量最大的三個地方。在第五年,縣裡的經濟躍升至全省縣級排名第三名,要知道,原來在全省各縣的排名中,呂子龍家鄉的排名可是倒數的。

在這五年的時間裡,呂子龍回家的次數雖然不多,但是經常與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保持著聯繫,家鄉的發展,呂子龍在家鄉社交論壇上了解得清清楚楚。他感嘆家鄉發展是如此迅速!

在家鄉的高鐵開始運營後,呂子龍接到家鄉這位主要領導的邀請,專門從龔州市回家了一趟。

從高鐵站下車,放眼望去,是三個大型的工業園區,部分已經建好的廠房正在熱火朝天地生產作業,而一些還沒有建成的廠房也正在加速建造著。大量來自全國和全省各地的務工人員正在高鐵站裡進進出出,熱鬧的程度不比龔州市高鐵站差。

呂子龍登上這位縣裡主要領導專門派過來接站的車輛,沿著筆直寬闊的大路駛向縣城,經過珠江的時候,只見一條造型獨特的斜拉橋雄偉地跨立在江的兩岸,橋上是川流不息的車輛和行人。

“這是咱們縣裡建成的第二座大橋,呂先生您看,遠處還在建設三橋和四橋,等到這四座大橋全部建成後,縣裡全部的鄉鎮全都打通了,以後輪渡將成為歷史。”隨著的秘書向呂子龍介紹說道。

江的兩岸,是兩條烏黑髮亮的江邊綠道,兩岸鳥語花香、綠樹成蔭,有孩童老人在林蔭小道上散步和嬉笑打鬧,一派和諧的景象;綠道外面是一個個頗具現代化建設的小區,玻璃牆的外立面、高聳入雲的屋頂、錯落有致的佈局,無不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生機活力,小區裡綠化做得很好,家家欄杆上晾曬著衣服被子,生活氣息濃厚。

“如果在晚上,小區的燈光一打,整個江邊都是燈光璀璨,美不勝收呢!”工作人員繼續介紹道。

呂子龍看著眼前幾乎大變樣的家鄉,心裡洶湧澎湃。

沒想到自己多年前的一番話,竟然給家鄉帶來了這麼巨大的變化!

晚上就餐就在縣政府的食堂裡,幾個精緻的小菜,破天荒地擺上了幾瓶酒。縣裡的主要領導都出席了晚餐儀式。

“子龍,我說過,等你回來,咱們要大醉一場!”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對呂子龍說道。

“子龍啊,你不知道我們的領導多唸叨著你啊,都邀請你幾回了,你都說沒空,終於盼到你回來了!還好,還不晚,要你再晚點回來,你就看不到他了!”一位縣裡的其他領導對呂子龍說。

“怎麼,高升了嗎?”呂子龍笑著問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領導笑笑說道:“只要心中裝著百姓,在哪裡工作都一樣。算不上高升,換個崗位而已。”

飯間,呂子龍才瞭解到,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因為工作特別出色,傳聞將回到省裡主持工作了。

呂子龍高興之下,連著跟這位領導喝了幾杯酒,把自己整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呂子龍是被鄉親們的問候聲驚醒的。

昨晚,幾位縣裡的領導和呂子龍都喝多了,呂子龍拒絕了縣領導安排在縣裡住宿的邀請,堅持要回家看望父母。縣領導無奈,只能安排駕駛員把呂子龍從縣裡送回到了村裡。

當縣領導的車子把呂子龍送回家裡的時候,整個村子都轟動了。

能坐上縣裡的一號車回家,那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呂子龍在村子裡幾乎被看成了神。

所以一大早的,村裡的鄉親們都走過來,想見上一見呂子龍,哪怕是說上幾句話,也會因此得意好幾天。

呂子龍的父親母親臉上都笑成了一朵花,特別是父親,一早上嘴裡都是“我家子龍”怎麼怎麼的,向鄉親們講述著呂子龍與縣領導的交情,引來鄉親們“哇”、“哦”、“噢”的驚歎,然後一張滿是皺紋的老臉在鄉親們羨慕的目光中盛開成了一朵花。

呂子龍起床後,簡單洗漱了,帶上妻子和孩子,走到門口邊上跟鄉親們打過招呼,再回到屋裡吃早飯。

見過了呂子龍,打過了招呼,慢慢地,鄉親們散了,回家了,只留下了村長、書記兩人。

呂子龍父親招呼兩人進屋坐下,給兩人發了一支菸,等著呂子龍吃完早飯。

“書記、村長,您老有事?”呂子龍一邊吃飯一邊問。

“跟你商量個事,子龍。”書記一邊抽著煙,一邊說。

“好嘞!”呂子龍飛快地吃完早飯,妻子收拾碗筷,母親帶著孩子出去玩了,剩下父親和呂子龍在屋裡陪著書記和村長。

“子龍,是這樣的。你跟縣裡的領導熟,又是見過大世面的,我們今天過來,就想聽聽你的意見,咱們村裡以後該怎麼發展?我和村長商量過,縣裡的建設你都能拿出注意來了,村裡也應該聽聽你的意見,我倆想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呢!”

“哦!”呂子龍聽後心裡一寬,原來是這麼一個事情啊!為了村裡的建設,自己還真得出出主意呢!

“現在村裡是什麼一個情況呢?書記。”呂子龍首先想聽聽他們對村裡的介紹。平時在單位,呂子龍與父親母親沒少通電話,但是一般聊的都是家長裡短,對於整個村子的情況,呂子龍一知半解。

“咱們村,原來是靠打獵為生的,後來政府不允許捕獵野生動物了,村裡的相親就沒有了收入,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一些老人、婦女、兒童留守在家。但是這個打工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多家庭,想著孩子遲早是要去打工的,所以早早讓孩子輟學了,導致現在村裡的年輕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我和村長畢竟年長一些,文化水平也有點,我們想,這終究不是個辦法。我們經常看新聞,知道現在是個現代化的社會,沒有文化知識,遲早要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們想帶領大家走勤勞致富的道路。村子裡如果經濟上來了,有錢了,大家都不會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的人多了,村裡的建設就能發展上去,願意學習的人也不會太早放棄學業出去打工。但問題就在於,我們真的年紀大了,不知道現在村裡還有什麼能夠發展的地方?你在外面見識廣,能不能給我們指條路?”

呂子龍說:“書記、村長,作為村裡的一員,我非常願意為村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但是我畢竟在外面讀書、工作多年,對村裡的情況也不太瞭解,您看,能不能讓我這幾天在村子裡走走,熟悉熟悉情況。我這次假期有一個月呢,等我走熟悉了,後面幾天我們一起研究研究,如何?”

書記村長都說好。

於是,送走書記和村長後,呂子龍跟父親說,到村子裡走走看看。

父親是極其樂意的,跟著這麼一個有名氣有出息的兒子在村子裡走,自己的威信也會提高。

一邊走,呂子龍一邊觀察。

呂家村三面環山,鬱鬱蔥蔥、連綿不絕的群山像是一個慈愛的母親,張開綠色的臂彎,把呂家村緊緊抱在懷裡一樣。村子裡目前還通不了公路,只有一條不大的硬泥路,曲曲折折地通向外面的世界。村民們由於沒有錢,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泥巴砌成的房子,有些家庭條件好點的,在房子外面圍了一個院子,養著雞鴨鵝、豬牛羊等牲畜,家庭條件不好的,屋頂上的瓦片都已經開始破爛,一到下雨的天氣,到處漏風漏雨。呂子龍家裡算是整個村裡最好的,畢竟呂子龍每月都會給父母親寄回來生活費,兩老年紀也不大,能夠自力更生,呂子龍寄回來的錢就拿來攢起來,前幾年蓋了個紅磚青瓦的房子,是這個村子裡唯一一座兩層樓的磚房。村子的前面是大大小小的池塘,也沒有什麼人專門在池塘裡養魚,所以雖然池塘多,卻也顯得死氣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