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用儒學教化蠻夷,豈會有問題!”朱允信心滿滿的回答,同時也隱含着對朱楨在墨西哥谷地所實行政令的不滿。

他在墨西哥谷地住了數月,將朱楨的施政都看在眼裡。在他看來,朱楨其它的政令都很好,不論是興辦學校教授當地的孩童漢話、漢字,還是以官府組織百姓織布、煉銅、開礦,亦或是編戶齊民、征糧派差都是很正確的政令,都是應該做的;可有兩項政令他覺得不是特別妥當:一是將許多當地的蠻夷貶為奴僕,二就是不用儒學教化當地人反而使用神鬼之說。

朱允認為,將那些敢於反抗官府統治的蠻夷或野人貶為奴僕,讓他們為國效力十分應當,但將未曾抵抗過官府的蠻夷都貶為奴僕就不對了。反抗官府當然要付出代價,放在中原大小頭目都是要殺頭的,被裹挾的民眾也會發往邊疆戍邊,小孩閹割入宮;漢洲大陸的蠻夷只是被貶為奴僕,還在原來的地方幹活,也沒有人被閹割,實在是寬大為懷。

但那些沒有抵抗過官府統治的人就不應該受到懲處。朱允其實對於朱元璋的一些政令都有異議,覺得太過於嚴苛了些,但即使朱元璋,對沒有抵抗過大明天兵的蠻夷也是封官賜爵,從來沒有抓來當奴僕的,這樣做很不合儒家的教誨,即使按照允這些年提倡的方向,凡事探尋孔子與先秦諸位先賢如何說的、如何做的,可孔子他老人家也從來沒有這樣教誨過。

這一點在朱允看來十分要緊,但與第二點相比,又算不上什麼了。讓當地的蠻夷學習道家經典成為道教徒,那叫教化么?尤其是還肆意曲解《楚辭》等文化瑰寶,將中原的漢人信奉的神祗生搬硬套,同漢洲大陸的神祗湊為同樣的,更讓他不能接受。“六叔,儒學乃是聖學,是教化萬民之學,為何在此卻不教授當地的蠻夷儒學以教化他們,反而讓道士去教他們道教典籍?”見到這一幕後,朱允當時就對朱楨說道。

“凡事不可拘泥於成法。”朱楨當時回應說:“儒學自然是聖學,可蠻夷卻對學習儒學不感興趣。漢洲大陸的蠻夷都崇信神祗,對儒學這種經世之學不願學習,如果勉強他們學習儒學,必定事倍功半,並無用處。”

“可讓他們學習道家典籍就不同了。你也應當知曉你十二叔初到金川,是如何降服了當地的野人部族;也應當知曉我是如何降服的墨西哥谷地的蠻夷。不論是金川野人還是此地的蠻夷,被從未見過的火器和馬匹一嚇就以為咱們漢人乃是天神使者,而且是一位十分厲害的天神使者。只要以天神之名義讓他們做事,他們就不敢不錯,而且十分認真。”

“讓他們學習道家典籍,他們因為認為學了《道德經》等就能成為天神使者,自然會用心學。從而學會漢話、漢字。”

“允,”朱楨又加重語氣說道:“我並非不想教授漢洲大陸的蠻夷儒學,我剛剛來到漢洲的時候也和你一樣問過你十二叔為何不教導當地的孩童儒學反而教導《道德經》。只是事情要一步一步做,路要一步一步走。等我在漢洲大陸的治下的百姓都學會了漢話、漢字,也對大明的文明有所了解,到那時才是教授他們儒學的時候。”

“即使是教化中原周圍的蠻夷也是如此。洪武初年父親就曾經下令各蠻夷土司、羈旅衙門設立儒學以教化他們,但沒多大用處;可在當今陛下派出醫生前往各處部族為當地人治病治傷後,學漢話漢字的人越來越多,願意看儒家經典之人也多了。”

“侄兒以為六叔你所說有些偏頗。”朱允說道:“先教授他們道教,等學會漢話、漢字後再教授他們儒學確實能夠讓他們更快學會漢話、漢字,但這豈是教化?這只不過是讓當地的蠻夷從信奉一種宗教改為信奉另一種宗教,從信奉幾位神祗改為信奉另幾位神祗,豈能稱之為教化?”

“只有讓他們知事明理才能稱之為教化!”朱允十分嚴肅的說道:“首先要讓他們明理,懂得世間的道理,再學習禮儀成為知禮之人,再教導他們其他,才能稱之為教化。借當地人不知火器與馬匹,強行套以神鬼之說,吸引他們學習道家,不叫教化。”

對於朱允的這一番話語,朱楨自然也有答覆,但朱允還有話對付,最後自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而墨西哥谷地是朱楨的主場,當地的蠻夷都是他的子民,自然是朱楨能夠決定他們學習什麼,朱允說了不算;可現在終於到了朱允的主場,他當然要踐行自己的想法。

朱楨聽到他這句話,知道他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也只能停止勸說,長嘆了一聲,說道:“允,你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這句話他沒有回答,大約是為了保全雙方的體面;但從他臉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想法:‘我一定沒錯,將來後悔的人應當是你。’

見到他這幅表情,朱楨再說什麼的心情都沒有了,也沒有再留在瑪雅潘城的心情,甚至晚宴都想推辭,還是朱柏力勸,他才答應留下吃過晚飯明日一早再走。

朱柏其實對於朱允的想法也不以為然,朱楨的這套說辭還是他最早提出的,他只是因為自己治下的金川野人對於信奉神靈沒那麼虔誠,所以沒有完全效仿朱楨的做法而已,但對於他在墨西哥谷地的做法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只是他從前幾日勸說朱允如何行事最後被拒絕的經歷早就得出勸說無用的結論,所以不出言而已。

晚宴上大約是朱允也覺得下午反駁朱楨話說的太生硬,有意緩和氣氛,一點兒有關這方面的話題都沒說,只是說些閑話,小時候在京城的趣事,漢洲大陸的見聞。朱柏與朱楨也不斷搭話,氣氛變得又融洽起來。

不過三個藩王聚在一起,話題不可避免的漸漸向治國理政轉變。朱楨又喝了點兒酒,說道:“允,對於來到你封地的日本人還是要警惕。”

“日本人雖然也學我中華文明,但又與中華文明有所不同,不能將他們當做蠻夷,也不能將他們當做漢人,這其中的分寸可要拿捏准了。”

“侄兒覺得,日本人其實不用顧慮。他們才有多少人?分給侄兒從中原前來的人總共有一千二百人,其中日本人只有一百多人,只佔一成,豈會做什麼不利於侄兒的事情。”朱允道。

“可不能完全掉以輕心。《晉書》上可記得明明白邊:晉代許多胡人從北方、西方遷入中原,最後導致五胡亂華。”朱柏說道。

“亂華之五胡原本都是蠻夷,尚未教化就中原大亂,恰好許多晉宗室藩王任用他們為兵為將,才使得五胡做大;侄兒也不會用他們當兵打仗,更不會使得封地大亂,倒不需多加防備。”

“不過,”朱允又說道:“二位叔叔的顧慮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過幾日侄兒就將所有的日本人拆散分開居住,那幾個來自日本的勛貴,或者稱為武士的人召入軍中為將,但不招募日本人當兵,所指揮的將士也是漢人與當地蠻夷混編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