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這些儒生搞外戰個個無能,但是內鬥卻是天才!

他們把中國帝國的戰爭機器改進成為了所謂的督師制度:監軍文官負責大地總體戰略,bīnglìbùshǔ、還有在什麼時刻、什麼地點和什麼敵人打仗,也都是文臣決定的,監軍太監負責全軍地糧草供應、軍餉的發放、以及各種輜重和武器的運輸和分配,而具體的攻城、防守、排兵布陣、野戰克敵這些工作都是武官的。

從文官的角度來說,這實在是一套絕妙的軍事體制,如果能打勝仗的話,首功自然是負責戰略的文臣,中國自古就高度強調戰略的決定性作用,尤其以文官為甚,還美其名曰,妙算。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勝利後監軍太監的功勞自然也少不了,而武將的功勞只根據人頭來算。而如果打敗了的話,那這個時候文臣就不承認戰略的巨大指導意義了,戰敗的罪責肯定要由武將來背,因為武將是具體指揮戰鬥過程地,肯定是這幫丘八把好好的計劃搞砸了,如果武將戰死了,那文官一般也能把責任推給監軍太監,肯定是這幫閹豎貪污了盔甲、軍餉,要不就是他們出於本能的害人習性而沒有發給軍隊足夠的糧草,才導致了失敗。

總之,無論戰爭是贏是輸,文官都只有賞而沒有罰,武官卻連軍餉都經常領不到,只能依靠打家劫舍來過日子,從而攬上一身污名。文官就可以打着正義的旗號dànhé攻訐,把立了功的武官重新打下去。

自從明末年以來,邊事頻繁,朝廷不得不對武將越來越倚重,在朝中君子們的眼裡,各路武將就好像是那被鎮在五指山下的孫猴子,眼看就要跳出來了,所以越是能打的將領,諸位君子就越是要往他們的頭上貼封條,鎮壓在下面磨上五百年的性子,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這麼搞的話,外戰能贏才有鬼了!

且不說發下來的武器還儘是些打三槍就炸膛的火銃,砍兩刀就卷刃的刀…根本就是讓你送死啊。

所以,作為一名文人,張岱本能的要求,就是一個他什麼都不付出,而是有無數不要錢不要糧,不需要任何補給和裝備,就赴死與敵人作戰,事後也不會聚集起來變成驕兵悍將,如同五代時候的武將那樣專橫跋扈,而那些領兵的武將也是個個聽話,打仗的時候英勇赴死,但是卻把大部分功勞交給上面,有過錯自己背着,哪怕事後,也甘於將大權交給他們文官。

當然了,張岱也許可以和後世那位號稱共和國第一位後勤部、交通運輸部部長凱申物流創始人好好溝通下。

我們都知道,在明末的時代,只有苟且的混蛋,赴死的英雄,那是少數的點綴。

但是,長老的到來,無論是帶來什麼樣的社會變革,都勢必會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垂死掙扎,以及各種哀鳴狂吠。

一個人,從小經歷的習慣往往可以帶到死,正如後世的後代很可能都以為大米和蔬菜都是在一種叫做超市的工廠里製造出來的,沒有這方面的認知,就很難有正確的選擇。

正如那個印度留學生憤怒於那個中國女人居然不自動到他那個趕走中國學生騰出來的最高級的宿舍tuōguāng衣服任由他玩弄一樣,殺掉她和她的男朋友自然是高種姓學生最正確的選擇,人家還奇怪,他只是殺一個低賤的中國人,你們為什麼抓我?

因為在印度人的認知里,你對我好,是印度神的命令,那麼我就可以對你做任何事情,你不許反抗,反抗就是違背神的意志。

同樣的道理,對於張岱來說,指望他拚命向前幾乎不可能,他從小的認知,所謂的做官,做文人,就是什麼正式的事情都不做,歐陽修一句“此非待遇儒臣之法”就拒絕掉了治河任務,先天下之憂而憂說的漂亮,真實的事情責任是不會負擔的。

什麼叫儒臣?其實就是只要有一張嘴,剩下的都可以不要。可以說水利,說軍事,說治政,說教育,說農業,說鍛煉身體,說戶外運動,說天下和諧,說萬邦來朝,上諫君王,下督百官,但等到要他們去做實事,那就是搖頭!

此非待遇儒臣之法!

張岱和侯方域自然都是標準儒臣,當然了,侯方域此時一無所有,自然激進,張岱的莊子里,還養着幾十個瘦馬,都是不到十歲就買了過來,還等着養大了享受呢,這怎麼一樣?

對張岱來說,這幾乎是最明智的選擇,在他看來,拚命的事情,自然是那些武夫和蠻人在做,他只需要繼續自己儒雅的風度,在幽靜的莊園里吟詩作對,玩弄那些農夫家買來的女兒,同時嘲笑着那些無知骯髒的qióngrén如何如何的不知禮儀,如何的不識字。

只索取不回報,只按照自己的利益說辭,而不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已經違背了天理人性,反正什麼事都有聖人背鍋,聖人說了,要長幼尊卑,那麼既然我是尊,就可以用盡無數手段去欺凌屠虐老百姓,甚至túshā普通百姓也無所謂而已。

在明末,中國的人口銳減三分之二,但那些東林君子,依然是高官做着,福氣享受着,全然不顧那些原本掙扎求生的老百姓已經活不下去。

這樣的慘劇不僅僅只會發生在某某一地,而是整個神州大地都會陷入血泊,無論是中原的農夫,江南水鄉的勤勞漁民,都會被文官們出賣,被túshā。

為什麼我們的民族要遭受這樣的災難?為什麼我們手無寸鐵的人民會被殺戮?為什麼我們的文明要承受這樣的逆轉?

是誰在姑息養奸,以致養虎為患?又是哪些人在出賣我們的國家,還把我們人民推向苦難?

那些道貌岸然的東林君子,自然會舌燦蓮花地將一切歸咎於流賊和天命。

但張岱和侯方域都不是傻子,但他們的認知里,農民就該不能反抗,不能有任何怨言,任由他們剝削,不然就是刁民。

正如後世那些逃亡去海外的mínguó大師,全都用最惡毒的文字書寫自己的委屈與驚悚,那些無知的泥腿子,居然敢如此對待他們這些文人,簡直是該詛咒一萬年。

不過,只要有起碼的保障,張岱現在只想回到家裡的莊子,關閉對外交流的道路,只求在那家裡組建的紅袖班裡,讓班裡的女子全都tuōguāng了,任由他玩弄,不想再摻和這些可怕的世事了。

“賢侄,你就速速離開吧,這江南,到處都掛着你的懸賞令,那些武昌來的兵雖然跑了,但是就怕有人把消息傳出去,貪心的人到處都有啊。”

侯方域笑道:“只怕如果我放了叔父,第一個將我出賣的就是你吧。”

張岱急道:“怎麼能如此,這點信義我還是有的,況且……”他雖然缺乏應變,但下面的話還是知道不能說的,準確的來說,作為一個讀書人,和侯方域這樣的zàofǎn派摻和在一起,雖然他自己可以喊冤是被挾持的,但誰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