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火之王》 低端疯子

興沖沖地來到碼頭上,卓世傑一眼就看到了停泊在碼頭上的一艘軍艦。

“這是驅逐艦麼?”

個頭這麼小的驅逐艦,他還真沒見過。

果然是便宜沒好貨,雖然這艘軍艦比他之前的兩艘炮艇要大得多,但跟他心目中的驅逐艦卻相差甚遠。

安妮指著驅逐艦給他介紹道:“這是咱們最新的驅逐艦,它最大排水量為580噸,船體長度為65米,船寬為8.6米,吃水3.4米,最高航速為26節,最多能攜帶70噸燃油”

卓世傑在心裡盤算著,船體太窄,不適合遠航,速度倒是可以接受

“它的原型,是一戰時英國的河流級驅逐艦,它原來船長為71米,寬約7.1米,為了更適合遠航,同時也為了安裝更大口徑的火炮,我把它的船體做了一部改動”

“一戰時的驅逐艦!你可真會給我找古董。”卓世傑對二戰時的武器裝備還多少有些瞭解,但是,一戰時的武器,他真沒有多少印象,這也太古老了。

安妮也很委屈:“可是司令,二戰時的驅逐艦,噸位最小的也超過了一千噸,眼下我們還造不了這個級別的戰艦呀。”

卓世傑無奈地道:“也是,咱就只能暫時湊合了。”

安妮接著道:“司令,雖然它的原型是一戰時的驅逐艦,但我只是借用了它的船體,其他諸如武器系統,動力系統等重要設備,我已經全部更換為了二戰時期的,所以,你只把它當成是一個袖珍型的驅逐艦就行了。“

“是啊,總比咱們那兩條炮艇要強得多。”

“司令,你看,它原來的武裝,是四門75毫米單管炮,我把它們全部取消,換成了威力更強,射程更遠的100毫米加農炮。”

“這門100毫米炮,射程為18公里,射速為每分鐘18發,足以應付目前所有的海上戰鬥”

“本來我打算再為它安裝了兩門25毫米速射炮的”

卓世傑現在聽到“25毫米炮”這幾個字就頭疼,它的射程太近了,威力也太近身防衛還行,進攻能力實在是太差勁了。要不是它,劉老六也不至於差點沒命。

安妮看到卓世傑那張臭臭的臉,馬上道:“所以我就改變了主意,在它上面安裝了一門四聯裝的40毫米砰砰炮”

卓世傑的臉色這才轉陰為睛。

40毫米炮,聽起來都比25毫米炮要強得多,況且還是四聯裝的,威力自然不俗。

更重要的是,砰砰炮,這名字聽起來都帶感,他很喜歡。

卓世傑從安妮口中,瞭解了這艘驅逐艦的大致情況後,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噸位在這限制著,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

這艘驅逐艦雖然個頭不大,但最大可搭乘一百個士兵,而他目前全部指戰員加在一起,也不過才幾十個人而已,所有人都可以塞進去。

“嗯,安妮,你做得不錯,這次真是辛苦你了!”卓世傑這話是真心的。

安妮十分平靜地說道:“這是我應該做的。”

雖然安妮表面上什麼都沒有流露出來,但智腦在卓世傑腦海裡的提示音,卻出賣了她。

“恭喜主人,您成功收穫0.01點親密度,加油啊!”

雖然親密度提升得不多,但卓世傑仍很驚喜,平時多誇安妮幾句,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驚喜的同時,卓世傑也有一點煩惱。

這艘驅逐艦,各處的必需的操作人員,就多達七個人,而這還是經過安妮簡化過操作程序後所需要的人員。

人手嚴重不足啊!

他那些屬下,原來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人,就算是加強訓練,也遠遠不如機器人使著更順手。特別是機器人對武器的操作,堪稱完美,射擊時一打一個準兒,可惜是的,現在卻不能大量製造機器人。

必須要儘快拿下臺島,只有靠近大陸架,才能搞到更多的稀有元素,才能製造更多的機器人。

“這艘驅逐艦這麼那就叫櫻桃號吧!”

“立刻安排人手,讓他們熟悉這艘櫻桃號的操作程序,省得到戰時抓瞎。”

“等他們稍微熟悉些以後,我們就進攻臺島上的荷蘭人,把他們全部趕回老家去!”

卓世傑是這樣打算的,但計劃卻永遠趕不上變化。

那幫屬下看到了這艘嶄新的驅逐艦後,震驚之餘也都很興奮,這麼大的鋼鐵戰艦,一個頂小炮艇十多個,以後,他們有的勝仗可打了。

然而,他們的高興勁兒還沒有下去,他們甚至還沒有把櫻桃號內外全部看完,新的戰鬥又來臨了。

現在,飛魚號和飛鳥號,兩艘炮艇已經擔負起了偵察巡邏的任務,士兵們每天駕駛著它們,在黑風島周圍四處巡遊,探查來往的可疑船隻,保障周邊海域的安全。

這天中午,負責偵察的飛鳥號在東部海面上,發現了二十餘艘可疑船隻。

卓世傑得到報告,馬上便率眾人登上山頂,觀察這些船隻的動向。

洪智和劉老六拿著望遠鏡瞅了一會兒,便已然心裡有數。

“司令,此船必是倭人無疑。”

卓世傑:“何出此言?”

洪智答道:“據傳,倭人之戰船,大多為中型船隻,載八到二十門火炮,雙桅三帆,遠遠望去,這些船隻與傳聞中的倭人戰船毫無二致。”

二十多艘,聽起來挺嚇人的。

可是,區區二十多艘戰船,對於倭人龐大的海軍部隊來說,卻是少得可憐。

卓世傑笑了,這是苦笑.他要等的是倭國的大艦隊,哪知道等來等去,卻等來了一支不入流的小型艦隊,真是白瞎了他的日思夜盼。

他原本的打算,是狠狠敲打一下倭人,重挫他們的海軍,讓他們絕了進攻朝鮮的心思。眼下大明朝已經夠亂的了,他真不想倭人再插一腳進去,那樣的話,大明百姓就更加災難深重了。

可哪知道,德川將軍果然還是有點小聰明的,竟然不把他卓世傑當回事,仍要進攻朝鮮。

在倭國人眼裡,他卓世傑只是疥癬之疾,而進攻朝鮮,繼而入侵大明,才是他們最重要國家戰略。

也正是在這一刻,卓世傑才深深地意識到,自己以前想的太簡單了,他現在仍缺乏縱橫全球的大局觀。

他甚至連倭人都不如。

看來以後思考問題,要放寬眼界了。

不過眼下,他還得把這支倭人艦隊給解決掉,既然有上門來的磨刀石,他這些屬下自然是要上去練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