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領命,立刻開始著手收集資源,一段時間之內,又要看不到她的人影兒了。
接下來,卓世傑便沒有太多的事要忙,便與士兵們一起,參與集訓。
以現在卓世傑的身體素質,訓練強度再大,也絲毫不覺得辛苦,因此每天的訓練倒更像是在疏鬆筋骨。
經常性的訓練,可以讓身體各部位更加協調,所以卓世傑倒也樂此不疲。
魏東來在訓練中常常與卓世傑並肩訓練,他看到卓世傑訓練時輕鬆自如,都快要羨慕死了。
“我說表弟,你這副好身板,到底是咋練出來的?”
卓世傑只是笑笑,他這身板,二百年也甭想練得出來。
他之所以先讓魏東來進行艱苦訓練,而沒有給他注射強化針劑,就是想讓他多吃些苦,在艱苦的環境中學習到的本領更實在,如果先給他注射針劑,然後再參與集訓,那就沒什麼意義了。
當然,呃,至於他自己,嘿嘿,就另當別論了。
天漸漸涼了,這個年代的臺島,到了冬天也會很冷,等安妮忙完了造艦的工作後,也該給士兵們準備冬衣了。
本來,卓世傑以為在過年前,已經沒什麼事了,可以安安穩穩地過一段時間,等積蓄了一定的實力,過年後就可以主動出擊搞搞事情了,哪知道,風欲靜而風不止,他又有事情可幹了。
外出蒐集情報的劉老六,給卓世傑送回來了第一批情報。
這些消息無非是鄭家在安平的軍事據點大約有多少兵馬,海上戰船約略多少艘,多少隊商船又出海去了何處,等等。
這些情報,卓世傑雖然認為也挺重要,但他卻並不太重視,因為鄭氏的情況他大抵也有些瞭解,只是這些情報更為精確些而已。
卓世傑從這些情報中,卻看到了一個劉老六可能認為並不重要的信息。
自一個多月前,沿海以及更深入些的內陸地帶,出現了幾股倭寇。
這些倭寇數目不大,據說少則數十人,多則百餘人,他們流竄各地,打家劫舍,打完就跑,來去如風,令各地官府十分頭疼。
大明朝時期,倭寇最為猖獗,史書上經常出現倭寇襲擾軍民的事件,有的甚至攻佔了縣城府衙,最嚴重時,竟深入到南京,令朝庭極為震怒。
而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倭寇,真正的倭人只有十之一二,其餘大多都是大明盜匪組成,並且以海盜居多。
當然,這種情況也有例外,也有的倭寇團伙,全由倭人組成,且戰鬥力極強。
曾經有一支數十人的倭寇,竟打敗了一支千餘人的大明官兵,最後各種官兵圍追堵截,歷經數月之久,總算把他們全部殲滅,而付出的代價,則是大明百姓和官兵死傷數千之多。
且不說此事的真偽有多分可信,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倭寇的破壞力極強。
卓世傑甚至認為,這些倭寇,可能是倭國精銳的劍道高手,或是身懷絕技的忍者所組成,就相當於後世的特種部隊了。
從劉老六所說的信息中,卓世傑判斷,這幾股倭寇,可能也是類似的性質。因為據說好幾地的官府都已上報朝庭,請求派兵前來剿滅。
而鄭芝龍也曾派出部隊剿滅這些倭寇,但不知是他故意放水,還是倭寇太難纏,幾次出兵都無功而返。
這些倭寇,對卓世傑他們在臺島的利益,當然構不成任何威脅,按理說,跟他們天軍毫無關係。
但卓世傑卻從中嗅出了一絲不尋常的意味。
從之前得到的情報中,他知道倭國想要對大明朝下手,想要從行將就木的大明朝撈些好處,想要從大明朝與滿族侵略者之間漁利。
“倭人果然個個都長了個大肚皮啊!”
卓世傑不由對倭國人的策略讚歎不已。
本來,倭國可以派出艦隊,直接突襲朝鮮,這樣直接就對大明和滿清雙方都造成了壓力,可是倭國卻並不想這麼做。
過去朝鮮,就是滿清的關外老巢,這麼做的話,滿族人肯定壓力更大,甚至可能會派兵回援,這麼做的話,大明的壓力卻意外減輕了。
而如果這時候倭國對大明沿海一帶造成壓力的話,北線吃緊的大明軍隊,就更加難過了。
倭人也很聰明,他們並不想在海上與鄭芝龍正面對抗,只是向大明南部地區滲透一些小股部隊,這樣就避開了鄭芝龍這個海上霸主,真是夠聰明的。
鄭芝龍的利益,全在海上,對陸地上的倭人,肯定不會使盡全力。
而大明朝有限的兵力,此時全耗在李闖王與張獻忠的內亂,還有與滿清的對抗上了,南部地區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可用?
如果卓世傑猜測沒錯的話,倭人這是想要把大明和滿清全都陷入一個兩難之地!
在大明的南部搞事,然後在滿清的屁股上再捅一刀,這個算盤真叫打的一個精明!
“孃的!馬上就要過年了,倭人這是不想讓大明的老百姓好好過年哪!”
其實他真正的心裡話是:奶奶滴,不搞掉這些倭人,我這年也過不舒坦!
卓世傑立刻書寫手令,命劉老六放開手頭上所有的事情,全力搜索幾股倭寇的蹤跡。
之後,卓世傑對傳回情報的士兵道:“把你們偵察小隊的聯絡站地址給我一個,過兩天,我會帶兵前往跟你們會合。”
劉老六他們搜索倭寇肯定需要時間,因此卓世傑並沒有立刻帶兵前往內地,而是在基地又等了兩天,把基地各種事務安排妥當後,才開始挑選人手準備出發。
一聽司令要帶兵出去消滅倭寇,吳天明,孫鐵柱和黑子,這三個小隊長都爭先恐後地請求,要跟隨卓世傑出徵,砍殺倭人。
卓世傑這次選了孫鐵柱,畢竟這些小隊長都需要出門煅煉一下,現在沒有大規模戰鬥,只能一個個輪流著來了。
“你的小隊現在只有十八個人吧?再把屬於你們小隊的兩個司機拉過來,湊夠二十個吧!”
據劉老六所說,一股倭寇最多也就一百多人,帶上二十個人,足夠了。況且還有劉老六的偵察小隊可供抽搞人手,怎麼算也是綽綽有餘了。
這時,何婉婷也上來湊熱鬧了。
“司令,聽說倭人不但善近戰,許多倭人的箭術也頗為了得,手槍射程有限,兩方交火,難免會有閃失,若是由我帶兩名狙擊手隨行左右,定能保得司令安全。”
卓世傑想想也是,陸戰隊需要出去煅煉,狙擊手何嘗不需要實戰經驗呢?
他也不能厚此薄彼呀。
“好吧,你挑兩個狙擊手,也參加這次行動。”
出征陣容定好後,正準備出發,沒想到,突然又出現了件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