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教父》 海与夏

手術就在這種奇葩的體位下開展,有楊平的鎮臺,何主任心裡很是踏實,他決定挑戰這臺世界頂尖手術。

研究生用手撐住患者的身體,但是頭部還是沒法固定,這個研究生無法騰出手來固定頭部,只能再上另一名研究生專門固定頭部,這樣患者可以維持90度左側靠坐的體位,以最大限度減少腫瘤對心臟形成壓迫。

負責固定頭部的研究生就是剛剛臨陣退縮的研究生,還是被何主任閉眼點卯抓來固定頭部,早知道逃不過,何必扭扭捏捏藉故推辭呢。

在兩名研究生的幫助下,患者的體位終於固定好。

“冰帽,來一個冰帽給患者戴上。”何主任直著腰叫喚。

現在他胸中豪氣盪漾,感覺特自信。

別人不敢收的病人,我何向軍來收;別人不敢開的刀,我何向軍來開。

眾人不明白何主任為什么要冰帽,只是照做,何主任看出大家的疑惑,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高超的水平,說:“患者術中會出現大腦供血不足,使用冰帽降低頭部的溫度,減低大腦的代謝,進而降低大腦對氧氣的需求,以保護大腦,防止大腦出現缺氧性損傷,不然即使手術成功,患者也會出現嚴重的大腦損害,那手術還有什么意義。”

“究竟為什么術中會出現大腦供血不足,大家自己術後有空去分析,學習要動腦筋,對患者病情要深入研究。”

何主任藉機拋出了自己留給研究生們的作業,這個世界頂級手術一聲不吭地做完怎么行,這么多研究生,不提出幾個深刻的問題,那還是科主任嗎?

患者的體位問題解決了,現在護士正在給患者開放輸液管道,經過一番觀察,只能通過股靜脈穿刺植入輸液管,麻醉醫生通過這個管道給予升壓、心臟復甦藥物,依靠這些藥物儘量維持患者在術中的生命體徵平穩,幫助他扛過手術期,不過究竟行不行,麻醉醫生心裡也沒什么把握,既然醫生決定按原計劃手術,他只能配合,奉獻自己畢生所學。

“能不能叫梁哥過來技術支援?”麻醉醫生靈光一現,立即向楊平請求。

楊平風輕雲淡地說:“梁博士現在正忙著,走不開,這個患者氣道已經開放,生命體徵暫時還算平穩,不用這么緊張,等下腫瘤切除後壓迫隨即解除,風險會降低很多。”

對見過無數大場面的楊平來說,這根本算不了什么,曾經做師爺馮天成院士的腦幹腫瘤切除手術時,老院士術中幾次出現心跳停搏,楊平硬是將他從死神手裡拽回來,相對於老院士的手術,這種手術不過是小風小浪。

但是對於何主任和麻醉醫生來說,這可是滔天大浪,隨時可能翻船,何主任現在有楊教授坐診,麻醉醫生孤零零的,懸著的心不得不緊張起來,撲通撲通直跳。

何主任雖然表面談笑風生,心裡還是有點緊張,聊著聊著,手術檯上開始消毒鋪單。楊平還站在閱片燈前研究患者的CT片,旁邊一個研究生也學著他的樣子,雙手交叉抱胸站在閱片燈前,凝神聚氣,微眯眼睛,彷彿也在研究患者複雜的CT表現。這個研究生第一次感受到,以這種姿勢這種眼神盯著閱片燈上的CT片非常酷非常帥氣。

患者許松德,男,30歲,發病已經1年,腫瘤從豌豆大小的腫塊只用一年時間快速增長大小為60.1釐米×54.6釐米×48.2釐米,十分罕見的縱膈快速增長的巨大腫瘤。

這究竟有多大呢,旁邊的研究生用胳膊比劃著,幾乎與平時用的大臉盆差不多大小,胸腔的容積才多大,塞一個臉盆進去,難怪這么多器官被擠壓。

從病歷記錄的現病史可以看出,這個患者在其它的醫院進行過三次化療,這三次化療不僅沒有取得任何效果,化療之後腫瘤反而快速增大。

巨大的腫瘤對附近的氣管支氣管、心臟及大血管都形成了明顯壓迫,對氣管形成壓迫會引起呼吸的不暢,對心臟的壓迫會限制心臟的搏動,這兩者都是致命的。

為了利用體位來減輕這種壓迫,患者發病以來只能接近90度的側坐位才能勉強維持心跳與呼吸,一天24小時分分秒秒只能這樣坐著,坐著的時候用身體的左側靠著椅背或者床上迭起的被子,根本沒辦法躺下來,一旦躺下去,氣管支氣管被壓扁,氧氣沒法吸進去,二氧化碳也沒法呼出來。而因為壓迫心臟舒張會受到限制,這種限制隨時會導致心跳停止。

到了這種糟糕的地步,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必須手術解除腫瘤對周圍器官的壓迫才能緩解或消除目前的症狀。可是患者這段時間輾轉多家醫院,所有醫生都告訴他:“如果手術,肯定下不了手術檯,必死無疑,巨大的腫瘤位於胸腔內縱膈的中央,已經廣泛侵犯和壓迫心臟大血管、氣管、雙側肺、左右主支氣管和雙側肺部等重要器官,根本沒法切除,切除的過程中極易損傷這些器官,導致呼吸和心臟功能受損,出現心跳呼吸驟停,而且就算冒著必死的心態上手術檯,根本沒有合適的體位來完成這個手術。”

患者正在絕望的時候,有一個醫生推薦許松德來三博醫院,說三博醫院近兩年非常出名,各科頻繁完成全球頂尖手術病例,肯定胸外科也不會差,聽著這話,患者立即慕名來到三博醫院。

這不,患者被送來手術間,剛剛過完床就出現心跳呼吸驟停,要不是搶救及時得法,現在哪裡還有機會做手術,所以以前那些不敢給患者做手術的醫生判斷是正確的。

其實現在患者的處境很簡單,此時就算立刻將患者送去ICU,依靠藥物和各種儀器設備確實可以維持幾天時間,但是隻要腫瘤對周圍的器官壓迫沒有解除,任何藥物不可能解決機械壓迫這個問題,所以幾天之後患者不可能存活。如果醫生現在能夠把握機會冒險完成手術,一旦患者能夠撐過手術,那么活下來的概率會很大。

壓迫才是根本問題,切除腫瘤是解決根本問題的唯一方法。

手術開始了,何主任用手術刀的刀柄在胸骨正中的位置比劃著,這個手術只能採用大開大合的胸骨正中入路,只有這個入路才能顯露這么巨大的腫瘤。

“麻醉醫生,我開刀了!”

表面上何主任是提醒麻醉醫生報患者現在的生命體徵,實際上他是提醒楊教授,他要真的開刀了,幫忙盯著點。

麻醉醫生彙報完生命體徵,小心翼翼地盯著監護儀的屏幕。

“我正式開始切皮了!”

何主任重複一句。

“嗯!切吧!”楊平回應一聲。

何主任聽到回覆,比劃了幾十次的手術刀終於開始正式切向胸部的皮膚,在胸骨部位的正中劃出一條長長的長長的豎直切口。

皮膚被切開後,手術刀被換成了電刀,隨著電刀的吱吱聲和人體組織燒焦的氣味擴散開來,皮膚已經切開。

“電鋸!開胸!”

每一個步驟何主任都會報出名字來,而且聲音響亮又清晰。

楊平還在分析CT片,面對閱片燈屏,背對手術檯。

“麻醉醫生,患者生命體徵?”

麻醉醫生立即彙報:“穩定。”

楊平這時轉過身來,面對手術檯,隔著安全距離看向手術區域,示意他大膽開胸:“抓緊時間開胸,速戰速決,不過要穩住,不要慌不要亂。”

何主任立即接過電鋸,隨著一陣血霧升騰,胸骨被從中線鋸開成兩半,旁邊一個做助手的副主任醫師眼鏡片上佈滿了細小的血滴,他趕緊扭頭,巡迴護士取下他的眼鏡擦乾淨然後再戴回去。

''怎么不戴個護目鏡?”何主任嘀咕著。

“開胸器!”何主任叫道。

這開胸器的擴張下,劈開的胸骨被撐開,胸腔打開,裡面的包裹心包的巨大腫瘤露出來,表面佈滿彎曲的密集的血管,藍色的靜脈怒張著,紅色的紅色的動脈搏動著,因為心臟的搏動牽動,巨大的腫瘤也在跟著搏動。

情況比想象的複雜,何主任的後背微微有點溼潤。

進入胸腔後,何主任立即在腫瘤周圍幾個緻密結締組織部位縫上幾根10號絲線,這幾處絲線尾部夾上血管鉗,這些絲線的作用是用於牽引懸吊腫瘤。絲線尾部的血管鉗交給助手,助手利用這些絲線將腫瘤懸吊起來,絲線的牽拉力與與腫瘤的重力形成一種平衡,這樣腫瘤就不會因為胸腔的打開而繼續墜落壓迫心臟、器官及左右支氣管,避免這種壓迫對患者的心肺功能構成嚴重的威脅。

以前何主任跟著楊平做了很多心肺及大血管的手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寶貴的經驗現在開始發揮作用。

儘管他面對如此複雜的腫瘤難免有些緊張,心裡很沒底,但是頭腦中的手術步驟還是很清晰,每一步該怎么推進,目的是什么,要注意什么,瞭然於心。

完成對腫瘤的懸吊之後,他開始在患者頸內靜脈插管,通過連接管,與股靜脈管鞘相連,進行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系統的的血液轉流,保證頭部血液的正常回流,防止手術過程中出現頭部血管不足或缺血。

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一步,患者極可能在術中出現大腦缺血,即使最後手術成功,大腦也因為缺血缺氧而受損,甚至成為植物人。

開局還不錯,何主任轉頭望了一眼旁邊的楊平,楊平鼓勵他說:“就這樣做,穩住,一步一步來。”

整個手術包括兩部分,切除與重建,對腫瘤及腫瘤侵犯的部分器官進行切除,然後對切除的器官進行重建,所有過程非常複雜,工程比較大,沒有足夠的手術經驗,很難勝任這種複雜的高風險手術。

為了操作方便,何主任坐著做手術,幾名助手分列在兩邊協助,限於體位和操作空間的掣肘,何主任各種動作非常彆扭,但是沒辦法,這種手術只能手術將就著體位,無法做到體位將就著手術。

接下來何主任進行探查,摸清敵情後,何主任將大概的手術過程簡要說一遍,讓楊平幫忙核實是否有錯誤或遺漏。

腫瘤切除、大部分心包切除、升主動脈鞘切除、主動脈弓鞘膜切除、右側無名動脈切除、右側鎖骨下動脈鞘膜切除、右側頸總動脈鞘膜切除、左側頸總動脈鞘膜切除、左側鎖骨下動脈鞘膜切除、上腔靜脈切除、左右無名靜脈切除、左右頸內靜脈癌栓、血栓摘除、左肺上葉前段切除、右側上葉前段切除。

這個手術的切除包括十五個具體的手術,一般人想想都會頭皮發麻,要是以前的何主任也會頭皮發麻,雙手發抖,但是現在的何主任,已經非同往日,他跟著楊教授已經經過了各種腥風血雨的大戰的磨鍊。

說完十五個切除手術,何主任嚥下一口唾沫,接著說。

無名靜脈-右心房人工血管置換重建、右側無名靜脈-右心房人工血管置換術 人工材料心包重建術……

終於報完了預計手術的名稱,何主任額頭上不停地滲汗,不時扭頭送給旁邊護士幫忙擦汗,生怕楊平沒有關注他的手術,時不時向楊平這邊看一眼,看到楊平一直站在那裡,他心裡又踏實很多。

剛開始何主任看到這么複雜的腫瘤,又在這種憋屈的非常體位下,他手上的動作十分僵硬,但是做著做著就變得很適應,雖然動作不敢很快,但是起碼不會僵硬發抖。

“要不,楊教授,你洗手穿衣坐在這裡休息,我心裡會踏實點。”何主任擠出笑容說道。

楊平覺得也是,萬一真有什么三長兩短,他可以立即上臺救臺,現在這樣站在臺下,萬一有緊急情況還要洗手穿衣,浪費時間。

有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老師幫忙鎮臺,醫生的手術水平進展會非常神速,反之,醫生的手術水平進步會很慢,這就是鎮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