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閣老,據在下所知,東南倒不是沒有優秀幹吏,雖然人數少,但是,能在那種環境下做出政績的官員,就着實不是一般的幹吏,所謂真金不怕火煉,煉出來的肯定是WWw..lā”孫承恩打算推薦幾個在東南很有名望的臣子。

夏言點頭說道:“那你說,有什麼真金值得推薦呢?”

孫承恩開口道:“之前東南有過兩次大捷,雖然主要功勞都在鄭平之和黑旗軍身上,不過,他背後的那些支持他的官員也不能忽視,沒有那些官員支持他,鄭平之當時一個小小的舉人怎麼能辦成大事呢?”

夏言詢問道:“這倒也是,那你說說,是何人在背後支持鄭平之?”

孫承恩掰着手指說道:“一者,現任浙江巡撫兼浙江兵備使朱紈,朱紈現在全面提掌浙江軍政大權,戰時有提督浙江、蘇松二地之權,算是很熟悉東南的官員,鄭光平定蘇松倭患之後,就是朱紈接着穩定浙江倭寇,算是有功,不過最近浙江倭寇復起,他也被不少人彈劾了,但是此人之前也在四川立下軍功,很有幾分能耐,可以大用,咱們應該支持他。”

夏言微微點點頭:“此人我知道,是個能幹的官吏,之前被人推薦給我,我舉薦他去做蘇松巡撫,他做出了成績,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不過就他一人,怕是不夠吧?”

孫承恩點頭道:“的確,還有兩人人,一個是原蘇州知府、現任蘇松巡撫范慶,而另一個是現任蘇州知府和蘇松兵備唐順之。”

夏言皺眉道:“范慶,我沒什麼印象,唐順之的話我倒是有些印象,當初那個因為拜會皇子而被奪職的傻子?怎麼的?被啟用了?誰啟用的他?”

孫承恩低聲道:“據說是陛下親自啟用的唐順之,沒發消息到內閣,整個吏部都只有吏部尚書和兩個侍郎知道,陛下不想將此事公布,大概也是有陛下自己的想法,當初的那個事情據說還有不少人知道,陛下怕會影響到唐順之。

至於范慶,一個二甲進士,外放幾年知縣之後政績尚可,就被調任蘇州知府,蘇州知府任上遇到倭寇偷襲蘇州,親身為餌引誘賊酋林碧川上鉤,立下大功,之後在崑山死戰數日,為鄭光率軍趕赴戰場爭取到時間,算是個不錯的幹吏,也有幾分膽氣。”

夏言緩緩點了點頭,繼而開口道:“這麼說,朱紈和那個范慶,應該是可用之才,可是那唐順之……”

孫承恩看了看四周,低聲道:“閣老,有個事兒我得跟您說一下,那個鄭光,似乎和陛下的關係不一般,我在錦衣衛里有個老鄉的兒子,今年初來拜會我的時候,跟我說起過陛下曾經派錦衣衛同知兩下江南,還曾經屢次派他去接過一個年輕士子入宮,還說那士子是因為曾經上書給陛下得到了陛下的賞識。

我琢磨着,鄭光可能就是那個年輕士子,陛下可能在鄭光考取進士之前,就已經和他有了聯絡,之後鄭光還屢次被陛下喊到宮內,不用說,一定是奏對,關於東南的事情,而且還有一點,那唐順之,是鄭光的授業恩師,東南名士。”

夏言愣了愣,很久沒說話。

第二天,鄭光起了一個大早,因為昨晚就睡在了廂房之內,所以一起來就可以準備,和嚴訥一起去內閣食堂吃了些早點,就急匆匆地趕回內閣,夏言一早就在那裡坐着等着,見兩人到了,便起身帶着兩人向紫光閣行進。

天完全亮了以後,紫光閣宮門打開,兩位內閣大學士打頭,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等二十餘位紅袍高官魚貫而入,分左右兩排站定,一齊面對北面已經端坐在上首的嘉靖皇帝跪了下來:“吾皇萬歲!”

嘉靖皇帝今天穿的挺正式的,是龍袍,比之前那道袍好看多了,而且鄭光還注意到大臣們有不少都是比較激動的,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有看到皇帝了才這樣激動,因為如果皇帝不上朝的話,除了閣臣,其他臣子們還真沒有多少機會能看到皇帝。

嘉靖皇帝顯然對和臣子之間聊家常沒有太多的興趣,上來就給今日的會面定下了基調:“今日朕召集廷議,你們也該清楚到底是為什麼,朕自決議先南後北之國策以來,還未曾思慮出如何解決東南問題之良策,但是既然要平定倭寇,首先要有合適的人選,去擔任相應的職位,朕決議在東南設南直隸浙江福建三省總督,將倭寇鬧得最兇狠的三省合在一起整理,你們若是有什麼好的人選可以推薦上來,朕會考慮。”

要不怎麼說嘉靖皇帝最牛逼最不喜歡受到規矩的束縛,正德皇帝還不敢堂而皇之的乾綱獨斷,只敢弄個豹房小打小鬧,而嘉靖皇帝就敢,上來就說要設立三省總督,還是東南最賦稅最大人口最密集的三個省,完全不和大臣們商量,就說出來了,開口就要大家推薦人選,直接把三省總督的事情給定了,這種事情就算是朱元璋和朱棣都不一定乾的出來,足以見識到嘉靖皇帝的任性和囂張,但是沒辦法,誰讓人家是永樂皇帝以後最強勢的皇帝呢?

大臣們深深理解不認為嘉靖皇帝這麼做是不對的,而是開始考慮合適的人選,心裏面想着自己的小九九,唯獨夏言提出來一些憂慮:“陛下,所謂事急從權,東南倭患緊急,陛下平定倭患之心急切,老臣可以理解,只是南直、浙江、福建三省乃是大明要地,東南精華所在,若一起交付於一人,怕是不太好吧?屆時,可能反而會影響大事。”

其實夏言更想說的是你現在說的好聽,交給一個人,但是到後面,怕是最慘的也是這個人,不被你懷疑死也會被科道言官懷疑死,那些人吃飽了沒事幹就喜歡捕風捉影,顛倒黑白,也不管是非善惡就只顧個人喜好,或者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把自己神聖的職權用來謀私,甚至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士風敗壞就敗壞在這些人身上!

而皇帝很明顯只想到了權柄集中於一人好辦事,卻不想着自己從來不是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人,到時候人家事情沒辦完腦袋就掉了,或者乾脆派個人去噁心死人家,這如何辦得了大事?那乾脆從一開始就不要把權柄集中於一人,派遣兩到三個人互相鉗制,也能互相協作,不把最高權力交給一個人,或者只有在真正緊急的情況下把權柄集中於一人,事畢則還。

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

嘉靖皇帝聽得出夏言的意思,皺皺眉頭,顯然,他也開始考慮這些事情了,把東南三省之權集中於一人,宛如漢時州牧唐時節度使,怎麼想怎麼覺得不放心,到時候三省之兵十數萬悉數聽命於此人,一旦此人有二心,不說造反,單說尾大不掉,那可如何是好?

大明已經有云南沐王府,宛若國中之國,雲南土司只知沐王府而不知大明政府,那還是偏僻之地,勉強忍耐罷了,畢竟那是太祖皇帝乾的事情,沐英是人家乾兒子,人相信,可東南財賦重地,怎能掌於他人之手?

看來,還真的不能只用一個東南總督就把東南交給此人,放不放心是一回事,能不能幹又是另一回事,權柄太重,反而不美。

嘉靖皇帝遂說道:“那,夏閣老有什麼想法嗎?若不設立三省總督,又該如何統一行事,殲滅倭寇呢?”

夏言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陛下,殲滅倭寇是軍務,設立三省總督,完全可以將其職權限定於軍務之上,限定於進攻倭寇,剿滅倭寇,而不允其干預地方政務之權,但是,鑒於之前曾經發生過的一些問題,老臣建議,一旦戰事開打,則總督之兵在何處作戰,當地官員則必須聽從總督調遣,無論是提供糧草還是堅壁清野,只要是戰時,總督就有特殊權力,而戰後,一切返回原樣。”

嘉靖皇帝說道:“你的意思是,戰時,總督就是總督,有總督之權,而平時,總督只有統轄軍隊之權?”

夏言點頭:“是這樣的,當然,只要是為了收拾倭寇,則地方官員必須配合,戰前的一些準備,地方官員也要配合,總督可以以戰爭的理由讓地方官員配合,但是任免之權、地方治理之權、地方財政則完全獨立,不受總督支配,陛下也可以另派轉運使專門負責為大軍提供糧草和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