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楊凌再次向白申道謝,從懷中掏出婁氏的官憑路引,呈給了白申。

白申將婁氏的官憑路引接在手中,展開略瞧了瞧,問楊凌道“我記得三個月前你調來平陵驛時所攜的照貼上註明你的籍貫在東都洛陽,原來夫人與你籍貫並不相同哪。”

楊凌聽出白申這是委婉向自己打聽養母收養自己的緣由,遂據實答道“我是在養母從相州北上投親靠友的路上遇上她的,當時因鬧飢荒,我外出討飯,幾乎就要餓死在道旁,是養母把我救下,並收養我,帶我一道到關外謀生的。”

白申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你的親生父母呢?”

楊凌哪知道他穿越附身的這位小崽子的親生父母是死是活,姓甚名誰,只得謊稱道“不知他們如今是否仍在人世。”

“唉,據這麼說來,楊凌,你也是個苦命的孩子啊!對了,我險些忘記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自你來平陵驛伙房掌廚以來,多有曾在驛中下榻的朝廷吏員誇讚你煮制的湯餅美味可口,抵得上帝都長安那幾家知名酒樓所做之湯餅,且驛內的驛吏、驛卒也多稱賞你辦差勤勉,因此,我打算向廣陵總管府兵曹舉薦,將你由驛隸轉為正式的驛卒,不知你本人對此持何態度?”白申像是臨時想起了要舉薦楊凌轉正的事,眯起雙眼觀察着他對此事的反應,不緊不慢地說道。

近段日子以來,楊凌也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要不要轉為正式的驛卒,在驛站長期幹下去?

自從李靖口中得知了一日加入“鷹窠”,須終身為“鷹窠”中人這一噩耗,楊凌在對自己這一世的前程感到失望之餘,難免產生了一種近乎自暴自棄的想法既然即便自己發奮苦讀數年,通過科舉考取了功名,不也一樣要為“鷹窠”效命嗎,那麼索性就在驛站當一輩子的驛差算了,這樣倒還省事些。

特別是昨日在顧沁兒那兒又莫名其妙地碰了個釘子,使得他為討得顧沁兒對自己的青睞而發奮讀書的熱情受到了打擊,楊凌就不得認真對待驛長白申在這個時候要舉薦他轉為正式驛卒這件事了。

不過,依楊凌自己的理解,他認為自己既已簽過投名狀,加入了“鷹窠”,是否轉為正式的驛卒似乎並不那麼重要了。因此,當白申突然向他提出這一問題時,楊凌還真不知該怎樣表態,答覆他。

而楊凌對此事做出的猶豫、遲疑的反應看在白申眼裡,卻令他產生了另外一種想法他原就是想藉此試探一下楊凌是否真的是朝廷有意安插在平陵驛的卧底,而楊凌面對他的這種試探猶豫不決,更加使他確信,楊凌就是他猜料的那種人。

“呵呵,一時還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不要我幫你分析一下個中的利弊?”白申進一步對楊凌試探道。

由驛隸轉為正式的驛卒應當是每個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白申居然還要幫助自己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弊?

楊凌懷着強烈的好奇心拱手說道“屬下願聽驛長高見。”

“那好吧,你且坐下,聽我詳細為你解說。”白申招手示意楊凌過來,坐在自己下首,侃侃說道,“首先,你須明白,依目前朝廷各衙署的隸屬、運行機制,凡天下數百座驛站皆歸兵部節制,因此,一旦廣陵總管府兵曹允准了我的舉薦,你將不再是民戶出身,正式轉為了軍戶,加入了行伍。對於這一點,或許因開皇十年前當今聖上明詔頒布實行的‘軍戶入籍’令,你目下尚感覺不到由民戶轉為軍戶之間的差別,但將來若你有了子嗣,你便知道,你的兒子,孫子從一落生起,也和你一樣,有了軍戶的身份,長大成人後須列入行伍,成為為朝廷征戰沙場的軍士。”

當爹的一旦成為了軍戶,就意味着他的子子孫孫從此也必將隨着他成為親冒矢石、為朝廷征戰的軍士,古代的軍人居然也有世襲這一說,這可是楊凌始料不及的一件事。他可不願意因自己的原因而讓子子孫孫都上戰場冒着生命危險與人廝殺,於是臉上自然流露出了一分不情願。

白申將楊凌臉上流露出的不情願看在眼裡,心中卻產生了一絲對楊凌真實身份的疑惑莫非他這是頭一次聽說軍戶世襲的成例?難道楊凌並不是朝廷安插在平陵驛中的密探?

“若此次向上司舉薦的是旁人,我是多半不會對他說這番話的,但於你就有所不同了。”白申決定進一步對楊凌加以試探,以印證自己心中剛剛產生的對他真實身份的懷疑,話又說了一句,就打住不往下說了。

“請驛長明示,我與他人有何不同?”楊凌此時已打定了主意決不轉正成為正式的驛卒,以免將來招來子孫的抱怨,站起身向白申施禮問道。

“這是因為,你離開驛站,也能憑着自己的手藝吃飯哪。”白申不錯眼珠地盯着楊凌,答道,“如今天下已進入了開皇盛世,誰不願意守着妻兒老小一家人平平安安地過活,而偏要為了吃上那麼一口軍晌要子子孫孫隨着自己冒性命之危呢?楊凌,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楊凌陡地從白申盯着自己的目光中感覺到了一絲異樣,心下一凜,恍然省悟過來,白申今日更多地是想對自己加以試探,而並非純粹幫自己分析由民戶轉為軍戶的利弊,於是有意將話題引開,忽然向白申提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請教驛長,屬下聽說我大隋皇帝倡興科舉取士,倘若屬下立志讀書,欲通過科舉考取功名,是否也需要改為民戶的身份呢?”

“哈哈,其志可嘉,其志可嘉啊!”白申沒想到楊凌會向自己提出這麼一個完全不相干的問題來,為掩飾心中的驚訝,仰面哈哈大笑了幾聲,方向楊凌解說道,“看來你對朝廷早就頒布推行的編民之法是一無所知啊,依《開皇律》,舉凡天下以耕讀謀生,並能核定其籍貫者,皆列為民戶;編入行伍,以征戰為生者,皆列為軍戶,除此兩種基本門戶之外,還有以經商販運為生者,列為商戶;以機巧修造為生者,列為伎戶;以倡優百戲為生者,列為倡戶等等,你現已是民戶出身,無論回鄉耕種,還是讀書參加科舉考取功名,都無須改變出身門戶,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