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352章陰行功市馬第11頁

陰行功在跟隨楊廣返回長安後,就被楊廣打發去了歧州辦理向楊素屬下交割那一百根黃楠大木的差使,待辦完差使,趕到雲州來見楊廣時,從楊廣的近衛宇文士及口中無意中得知了楊廣正在為軍中折損了兩萬匹戰馬一事犯愁,遂自告奮勇地要求見楊廣,自稱他能在較短時間內為軍中補充上所需戰馬。

宇文士及雖然年輕,但為人處事一向穩重,聽陰行功說罷求見楊廣的事由,忍不住好心地提醒他道:“陰先生,為軍中補充戰馬可屬於要緊軍務,一絲也兒戲不得的。若是你將來難以做到,怕是要性命不保呀。所以,我勸你還是三思而行為宜,及早遵王命返回平陵去吧。”

陰行功在隨楊廣返回長安的一路之上有意接近楊廣身邊這位年輕的近衛,已與宇文士及廝混得十分熟絡,遂頗為自信地沖他擺了擺手,陪笑說道:“將軍請放心,陰某在關外當差十幾年,一直在操持着這一行當,心中自有分寸,只要將軍肯引陰某去見上晉王一面,陰某定會為晉王分憂解難的。”

宇文士及聽他說得如此篤定,又想起陰行功剛剛才從江南尋採到一百根十分珍稀的黃楠大木供朝廷重建仁壽殿之用,心下不由得信了他幾分,遂找了個傍晚楊廣巡視軍營的機會,要陰行功等候在半路上,待楊廣路過之時,由他自己主動求見楊廣,也可免得給自己招惹麻煩。

楊廣在巡視軍營的路上,乍一見到陰行功攔路求見,先是一怔,隨即沉下臉來向他問道:“不是已吩咐士及傳命給你,要你暫回江南去了嗎?為何還留在營中未走?”

陰行功躬身答道:“回稟殿下,在下本打算明日就返回江南去了,可今日無意中聽說越國公率軍在與突厥一戰中,折損了近兩萬戰馬,殿下正為軍中緊缺戰馬一事犯愁,所以特來求見。”

“哦?你什麼意思?”楊廣盯着陰行功,問道。

“殿下或許不記得了,早在殿下鎮守并州之時,在下就奉張衡長史之命,在暗中操持向突厥購買戰馬一事了,十幾年下來,累計也為朝廷購得了上千匹戰馬”陰行功滿臉堆笑地說道。

“十幾年,一千多匹戰馬?只怕無濟於事。”楊廣微微搖了搖頭,沖陰行功揮揮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殿下如欲在數月內補充上萬匹戰馬,在下或可勉力為之。不過”陰行功欲言又止道。

“你說什麼?你能在短短數月內為軍中補充上萬匹戰馬?”楊廣停下了腳步,難以置信地問道。

“如果不出意外,應當可以。不過,可能需要花費不菲的代價”陰行功吞吞吐吐地答道。

“走,隨本王回去詳細說說。”

待隨楊廣返回了雲州刺史府暫時充做了楊廣的中軍大營議事廳,陰行功才說出了他的購馬計劃:“殿下可知,天下良馬都出自何方?除突厥盛產良馬之外,在下早就有所耳聞,西疆吐谷渾境內出產良馬,尤其出產一種叫做驄的戰馬,其體形要高過突厥所產胡馬近兩尺,奔跑速度也遠勝之,論耐力與突厥胡馬不相上下,最宜於用作軍中戰馬。如果殿下信得過在下,在下願前往吐谷渾,為殿下求購一萬匹驄馬,以補軍中不足。”

“依你此說,購買一萬匹驄馬,需花費幾何?還有,本王日前接到西疆軍報,吐谷渾已發兵侵擾河西,眼下正與我大隋處於交戰的狀態,你又如何保證能從其境內購得一萬匹驄馬,順利帶回雲州?”楊廣不待陰行功把話說完,就接連向他提出了兩個問題。

陰行功倒是沒有想到吐谷渾與隋朝正處於交戰狀態,略一猶豫,隨即想到倘若自己幫楊廣解決了這一難題,從今往後就能擺脫張衡對自己的壓制,直接攀附上楊廣了,便鼓起勇氣答道:“在下原與吐谷渾商人打過交道,向知其重利輕義,相信只要捨得花費錢財,就不難從他們手中購得驄馬,並順利帶回雲州交與殿下。只是,按在下兩年前了解到的行情,一萬匹驄馬至少也得花費兩萬段絹帛”

“兩萬段絹帛倒也不算多,我現在就可以拔出兩萬段絹帛供你購買戰馬所用不過,這筆開支最終不能從軍費里列支行功,你看能不能從白草山的收益中湊出這兩萬段絹帛來,用做向吐谷渾求購驄馬?”楊廣沉吟着,改用商量的口氣問陰行功道。

陰行功愛寵若驚地急忙答道:“行功只是替殿下打理平陵白草山而已,殿下只須吩咐一聲,再多的絹帛,行功也拿得出的。”

“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你打算何時動身趕往西疆?”

“事不宜遲,明日一早即可動身。”

“好。倘若你真的能從西疆帶回一萬匹戰馬補充軍用的話,行功,今後你就不必回江南去了,暫留在長安王府辦差吧。明日我再調二百名軍士歸你節制,從軍資中先拔給你兩萬段絹帛供你攜往吐谷渾購馬之用,如何?”

陰行功帶領二百名喬裝成平民百姓的隋軍軍士,攜帶兩萬段絹帛於次日一早離開雲州,跋涉千里,於半個月後進入了吐谷渾境內,每遇難事,便不吝使錢來解決,居然頗為順利地從吐谷渾商人手中求購到了六千匹驄馬,並與對方簽訂了三月後再買六千匹的契約,在駐守西疆邊關隋軍的幫助下,於一個多月後順利將首批購到的六千匹驄馬帶回了雲州,交給了晉王楊廣。

楊廣大喜,當即履行自己的承諾,派人前往廣陵知會張衡,正式將陰行功調到了長安晉王府當差。

陰行功為向楊廣表示自己做事有始有終,報經楊廣允准後,親自趕回平陵,設法湊齊了購買戰馬所需的兩萬段絹帛帶回雲州,補上了軍資虧空,更加博得了楊廣的歡心,一喜之下,遂答應了陰行功的請求,同意將他名下的“茂昌行”遷往帝都長安。

由此,陰行功開始走上了發跡的道路。

書客居閱讀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