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小說網..org,最快更新隋風飛揚最新章節!

楊廣瞬間就意識到自己拉住陳未央的衣袖殊為不妥,連忙鬆開手,沖陳未央躬身致歉道:“都怪小王行事鹵莽,以至衝撞了夫人,夫人請回,小王自罰三碗酒,就當是向夫人賠罪了。”

饒是如此,方才他與陳未央二人撞在一處已被楊堅、獨孤伽羅看在了眼裡,楊堅的臉色立時就沉了下來。

正當陳未央手足無措,進退失據的時候,還是廣平王楊雄挺身而出,替她解了圍。

楊雄一見楊堅臉色沉了下來,遂端起酒碗,轉頭提醒蘇威道:“咱們也去敬晉王一碗酒吧。時辰不早了,咱們也該向皇上告退,叫娘娘歇着了。”

蘇威認真說起來還是楊廣上太學時的老師,自然對楊雄借敬酒之機欲替楊廣和陳未央二人解圍的意圖心領神會,忙笑呵呵地端起酒碗隨着楊雄走了過來,對楊廣說道:“下官預祝殿下馬到功成,大破突厥凱旋而歸,敬請滿飲此碗吧。”

趁兩位朝中宰臣來向楊廣敬酒的機會,已是羞怯的滿面通紅的陳未央狼狽不堪地轉身回到了楊堅的身旁。

楊雄與蘇威來向楊廣敬過酒後,便欲向皇帝提出告退,孰料楊堅未等兩人開口,就起身離座,對包括皇后獨孤伽羅在內的一眾女眷和諸位皇孫說道:“好了,朕還要和太子,晉王及兩位宰臣會議朝政,今日的宴席就到這裡吧。”

獨孤伽羅還沒來得及和楊廣娘倆好好說說話,就被陳未央攪了局,敗了興頭,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又叮囑了楊廣今晚不必回晉王府,就和蕭厄一道宿在正陽宮中,便率先起身離去了。

待殿內只留下楊勇、楊廣兩兄弟以及楊雄、蘇威等人,楊堅方向楊廣說道:“此次朕急詔你回朝任帥,率軍征討達頭,概因欲藉此一戰之勝,達到至少可保北境十年安寧之目的。為此,在你回朝前,朕已與太子及朝臣們議定,此次你率軍出征,務須採取剿撫並用之策略,不僅要徹底擊潰達頭所部三十萬大軍,更重要的是要扶助啟民可汗穩固其汗位,殄滅東突厥國內的反對勢力。”

說到這裡,楊堅有意作了一下停頓,目視太子楊勇,對楊廣說道:“本來太子已向朕請纓,請求率軍北上征討達頭的,朕因慮及北境此次戰事牽涉頗廣,太子身為一國儲君,尚需留在朝中輔佐朕參贊軍機,加之你受命撫綏江南多年,對北境的情形並不陌生,才改任你為三軍統帥,北上統軍的。望你切莫辜負朕對你的信任。”

楊廣隱隱覺得父皇當著大哥楊勇的面兒,對自己說出這番話來,似乎另有一層深意,遂不及細想,抱拳慨然答道:“請父皇、太子安心,我定當謹遵聖意行事,既要對達頭給以迎頭痛擊,又要扶助啟民穩固其汗位,以保北境長久安寧。”

“朕此次將委你為靈朔道行軍元帥,除拱衛長安的禁軍之外,舉凡關中、西疆所有兵馬,盡歸你來節制,調遣,並且在你回朝前,朕已冊任尚書右僕射楊素充任你的元帥長史,協助你征討達頭。對此,你可有異議?”楊堅點了點頭,隨即向楊廣介紹將交由他統領的軍力數量,以及主要助手的情況,並徵詢他的意見道。

楊廣聽得父皇楊堅居然任命位列朝中四大名將之首的楊素充任自己的元帥長史,協同自己一同率軍出征達頭,心裡不由得一喜,卻不動聲色地沖楊堅抱拳問道:“兒臣既為靈朔道行軍元帥,尚請父皇示下,如遇需與幽並協同行動時,不知該如何保持行動一致?”

“朕已傳旨阿諒,一切征撫事宜,概以你為主。彼雖不歸你節制,你但有所需,不必來向朕奏報,徑自向并州下達軍令即可。”

楊廣聞聽此言又是一怔,心中暗自琢磨道:“向來朝廷任帥出征,首先需注重的就是軍令統一,爾今父皇既要自己剿撫並用,不僅要在戰場上打敗西突厥達頭可汗率領的三十萬鐵騎,而且要扶助東突厥的啟民可汗穩固其在國內的統治地位,卻又明確告知漢王楊諒鎮守的河北等地官軍不歸自己節制,這究竟是什麼用意呢?”

楊廣心中雖對父皇楊堅的如此安排產生了疑惑,但他長年在外統軍征戰、治理地方,已養成了極其深沉的城府,遂一句話沒多問,只抱拳答道:“兒臣明白了。”

待聽父皇向自己交待罷此次統軍北上征討達頭的所有事項,楊廣遂向楊堅稟報了交州李佛子叛軍攻佔雷州一事,並提請楊堅在關注北境局勢變化的同時,也當留意一下嶺南的事態演變。

“朕還是以為,對於嶺南,應當堅持以俚治俚的策略,對俚人的叛亂,應以冼夫人為主,加以剿撫,平定。為此,朕已派裴矩前往石龍郡城借宣諭冊任冼夫人之幼孫馮盎為石龍郡太守之機,敦促冼夫人率軍前往交州平叛,江南既由河間王暫代你主政,你就不必再惦記着嶺南平叛的事了,集中精神迎戰達頭吧。”楊堅未對楊廣的這一提醒太過在意,隨口答道。

“父皇,單單是李佛子所率幾千兵馬在嶺南發起叛亂,確乎不值一提,可是,叛軍打出的‘殺盡胡人,恢復漢人江山’這一籠絡人心的口號,兒臣以為,還是應當引起父皇關注的。”楊廣堅持勸道,“為此,兒臣已與父皇派來廣陵宣諭的詔使及河間王會商,草擬了一份宣示胡漢分際的文告,想必現已頒示江南、嶺南各個州縣了。因思及此事有涉胡漢分際,應屬朝廷大政,特此稟明父皇,乞請父皇詔准。”

楊堅閃了一眼太子楊勇,面帶不悅地責備楊廣道:“你隨身可曾攜帶有這份文告?不妨留給朕瞧瞧。朕對你,還是那句話,既然已被冊任為了靈朔道行軍元帥,就須集中精神,專註於統軍出征的事,大可不必人已離開了江南,仍對那裡的事放心不下,在朕面前絮絮念叨個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