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楊凌隨着英薦繞道趕上大隊人馬,向同行的一班解差告知了朱頭中了暗算,不幸墜崖身亡的消息,並指派他手下的兩名解差返回石羊洞尋找到朱頭的屍身,草草安葬了他之後,於當天傍晚時分即押解着一干犯人抵達了流放地雷州。

英薦帶人將解送至雷州的犯人交由雷州刺史府安置,發落,悄悄帶上楊凌來到雷州刺史府的後庭來見已等候在那裡的李靖。

在雷州刺史府的後花廳內,除一身便裝的李靖外,還有一位相貌堂堂的中年官員陪坐在一旁,見英薦帶着楊凌兩人來到,李靖並不急於向二人引見身旁坐着的中年官員,只笑呵呵地問英薦道:“看樣子,那隻頭雁已經忍耐不住,自己回群了,是不是?”

英薦閃了那中年官員一眼,略一遲疑,還是抱拳稟報道:“稟將軍,四天前,屬下等在解送犯人路過石羊洞附近時,突遇風雨侵襲,遂入石羊洞躲避,在洞內遇到蠻俚襲擾,當場射殺了兩名解差,後經屬下向彼亮明身份,曉以大義,方消彌了誤解,然同時,也發現有一疑作是‘雁巢’殘部的僧尼,法名喚做圓滿的,混跡於俚人之中,屢次挑唆俚人誅殺‘胡人’,婁氏便是隨她隱遁逃走的……”

那位中年官員聽到這裡,不禁插言問道:“這位圓滿師太可是頗有幾分姿色,通曉各地方言、口音的那位?”

“正是。”英薦因見中年官員尚坐在李靖上首的位置,想來品秩應當高於李靖,遂恭敬地沖他抱拳答道。

“嗯,這就不會錯了。李將軍,據查,這位圓滿師太原是‘雁巢’在嶺南的頭領王仲宣的侍妾,王仲宣於開皇十一年間率部在嶺南發起叛亂,被韋晃總管率官軍剿滅後,王仲宣本人在逃往扶南國的途中病發而亡,只留下這位侍妾出家做了僧尼,法名叫做圓滿。數月前,在商氏兄弟唆使李佛子在交州發起叛亂後,本官曾多次得到稟報,這位圓滿師太來往穿梭於雷州附近各個俚人墟落,以向俚人宣揚佛法為名,暗中挑唆俚人誅殺所謂的‘胡人’,專一和官府做對。本官雖也派人前往捉拿圓滿,可卻屢屢為俚人所阻,竟沒能將其捉拿到案,想不到此次英將軍又遇到了她。”中年官員向李靖介紹道。

“據唐刺史所料,這位圓滿師太會不會已與商氏兄弟接洽上,成為其屬下了呢?”李靖客氣地向中年官員問道。

“圓滿在其夫王仲宣死後,曾消聲匿跡了多年,她重新現身,大約也就是在商氏兄弟從欽州南竄至交州前後,據此推斷,圓滿很可能已於商氏兄弟接上了頭,並在商氏兄弟授意下,才蓄意挑撥俚人與官府的關係的。”

“多謝唐刺史告知末將這一消息。”李靖向唐刺史抱拳致謝,轉向楊凌問道,“楊凌,想必英薦已告訴你實情了吧?既然婁氏已提前暴露了身份,急於去找她的雁群去了,你也就沒必要再去勸說李佛子歸降朝廷了,不過,你和顧沁兒還需留在雷州一段時間,待唐刺史率領官軍平定了李佛子叛亂,再行返回建康,對此,你沒什麼異議吧?”

楊凌早就憋着一肚皮的疑問要來找李靖幫自己釋惑答疑,當下也顧不得有旁人在場,就急切地問李靖道:“李將軍,請恕在下無禮,你是從什麼時候,又憑什麼斷定,在下的養母婁氏就是‘雁巢’要迎接的那位‘佛子’的呢?既然斷定婁氏就是‘佛子’,為何又要設計逼誘她隨在下一同來雷州,任憑她半道跟隨圓滿師太逃走了呢?還有……”

“行了,先到這裡吧。”李靖笑着開口打斷了楊凌,與唐刺史交換了個眼神,伸手從懷中摸出個物件,遞給楊凌,說道,“瞧瞧,你還記得此物嗎?”

楊凌從李靖手中接過這個物件,放在掌中仔細觀瞧,恍然認出此物原來就是自己離開關外南下前,潛入落鷹潭底撈摸上來的那尊佛菩薩造像,隨即回想起,這尊鐵制佛菩薩造像早在自己與陰全兩人在關外飛狐徑遇劫時就被兩名劫匪中為首的莫五爺給劫了去,不禁向李靖問道:“將軍,這尊造像你是從哪兒得來的?”

“你先別問我是從哪裡得到的這尊造像,我且問你,你要識得這是誰的造像?”李靖面帶微笑地反問楊凌道。

“不認得。”

“這是一座迦葉尊者的造像。據佛經上說,迦葉尊者實為佛祖的長子。”李靖話中藏話地點拔楊凌道。

“即便如此,那又和婁氏有什麼干係?”楊凌依然困惑不解地問道。

“你也知道,在關外飛狐驛中潛藏有一名‘雁巢’的內線蔣無病,起初我拿到這尊迦葉尊者的造像時,誤以為是蔣無病將它拋入落鷹潭底,後被你無意撈出的,然而,後經高人指點,仔細察看了這尊造像上生出的水銹,才發現,這尊造像被人拋入落鷹潭底的時間最長應不超過兩年,恰於婁氏帶着你出關投奔蔣無病的時間前後相符,也是據此,才使我開始懷疑,婁氏並不是蔣無病的下線,而有可能是他的上線。”

“可是,將軍,即便這尊造像被人拋入水底的時間與婁氏來到飛狐驛的時間相符,也不能僅憑這一點就認定它是被婁氏拋棄到水底的吧?”楊凌忍不住質疑李靖道。

“那是當然。這尊造像只是我懷疑婁氏的一項證據而已。楊凌,無須瞞你,早在蔣無病托你捎帶桃木符給無垢,幫他們暗中傳遞訊息的時候,我就盯上你們母子,並派人暗中調查過你和婁氏二人的出身、來歷。結果發現,無論在婁氏的原籍,還是她出嫁的那個村子,已經沒有人認得婁氏這個人了,也就是說,她是不是自我聲稱的那個婁氏,時至今日已無從查起了,這是我懷疑她的第二項憑據。”李靖有條不紊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