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苦境当前辈》 作家沙漠骆驼

軒轅聖城滅,天下失共主,頓起風雲變幻。

西北,四城共尊邱白雨,聚兵數十萬,揮舞戰旗,跨越冰河界,進軍中原。

東方,飛熊城主號蒼穹,霸氣立山巔,揮劍指天,飛熊令出,軍陣戰八荒。

一時間,天下百城,互相征戰殺伐,聯盟、分化,計策、謀劃,各逞手段。

又有儒、釋、道三教分佈各地之道觀、佛宇、書院,諸子百家等等,應各方城主、勢力首領之邀,一展實力能為,參與天下爭霸。

強者勝,弱者亡,不過短短時間,便有十數城淪陷敗亡。殃及百姓,流離失所,戰火連連,不知死傷多少。

民不聊生,真真興亡百姓苦。

霎時,泱泱神州大地,遍地烽火殺伐;赫赫人族群雄,內鬥爭首稱王。

此乃人禍。

並有天災降世。

暴日旱災、雪融洪澇;寒冰凍殘、地裂震陷等等,不一一論。

這一日,軒轅聖城舊址,忽有幾人先後來到,各自代表一方城池,間隔甚遠,警惕、慎防。

氣氛略有凝重。

有儒生搖扇走來,笑道:“公孫道兄,你先來此,可有收穫?”

公孫道人不言語,暗開道眼觀視,許久後遙遙頭,道:“原是思秋先生,你竟也來了。雲霧繚繞,入眼不過三尺,不明方向左右,不辨陣法變化,無解也。”

眾人望去,哪有軒轅聖城?眼前濃濃雲霧瀰漫,驅之不散,吹之不去,如天頂蓋下,遮了方圓一切。

另有一人,身形稍弱,震撼道:“怎會如此?世間何人有此大威能?”

公孫道人道:“吾曾聽門中先人提及,雲海之上有神人,乃白雲化生,以天為被,以云為床,遨遊三界外,不沾俗世果。傳言其與軒轅皇有舊,若吾料的無錯,應是此人出手。”

就在眾人訝異之際,驚見一人自雲霧中走出。公孫道人忙道:“夏兄,內中情況如何?”

夏東臨搖頭道:“朦朦朧朧,兜兜轉轉,無有發現。此陣玄幻深奧,遠非吾等能闖。”

有人嘆道:“哎,闖不過此陣,尋不到凰姑,天下戰亂無休止。百姓受苦,蒼生受苦啊。”

“依凰姑脾性,天下亂戰至斯,早就大動干戈。而今杳無音訊,看來果如傳言,凶多吉少了。”

眾人又是長嘆,一一離去。

公孫道人喚來夏東臨、思秋先生,道:“思秋先生,聽聞你數年前,前往儒門書山有路進修,何時下得山門來?”

思秋先生回道:“近日學業修滿,方得下山,後受林海山城之邀,學以致用,一展胸中所學。”

公孫道人又道:“現今天下局勢,風雲變幻,莫測難料。吾與你二人,相識已久,皆是真性情,知根知底,不如永結同盟,攻守互助,可否?”

夏東臨道:“好說。不遠處山上,有一座涼亭,吾等坐下細商如何?”

“可。”

三人聯袂而去,各有心思。

…………

各方城池大戰。

“降者不殺……”

“……膽敢投降者,殺……”

戰場無情,戰火無情,入眼血紅,唯剩:殺!

殺,殺,殺,殺的天下支離破碎。

戰,戰,戰,戰的百姓有死無活。

有生之殤·殊天帝一路行來,凡人不可見,箭羽不加身,烽火不擋道。

他停在村中一座燃燒的屋前,屋內夫妻已亡,受大火焚身,頃刻焦黑。

夫妻身下,新生嬰兒嘶聲嚎哭,脆弱的生命,轉瞬將亡。

真是:生死有命,烽火無情。

“歷三途,經六道,艱難轉生人間。未見天與地,未見日與月;未嘗酸與鹹,未明事與理,便要消散了嗎?哈,生命的意義何在呢?”

來自地獄的閻神,掌控六道,參悟生與死的法則,本該超脫物外,本該心堅如磐,本該……

親臨人間,目睹眼前一幕,即便心知肚明,即便見多識廣,不由心生質疑:

人間,這便是人間嗎?這個人間,還有六道轉生的必要嗎?

身披月華而行,月華漸漸黯淡,象徵心性轉變。殊天帝轉身欲去,復又停步,見一書生匆匆奔來,擦肩而過。

書生揮袖,滅了大火,衝入屋中,抱出嬰兒。

“還好,還好,安然無恙,再看看有沒有生還者,救往書山有路。”

行行復行行,至未經戰亂的村落。

幾名小童在玩耍,一一從殊天帝身旁跑過。

突然。

“哎呦,好痛。”

一名小童撞了殊天帝,反跌坐地上,他站起身,摸了摸修長的耳,抬頭道:“咦,你是誰?我怎麼從沒見過?”

殊天帝道:“你們在玩什麼?”

“捉迷藏,你要玩嗎?”

“好啊,你藏,我來捉。”

“數到十,才能捉哦。”

小童歡快的跑開了,繞過一個彎,躲到了屋後。

“哈。”

輕輕一笑,殊天帝身形消散,出了村落,行走荒野上:累世功德,當有天命神授,小娃兒藏好了,可別被神發現了!

……

“聽說了嗎?十二月三十一,天地貫一,佛門五僧邀戰殊天帝,開啟神佛之戰。”

“殊天帝是哪個?”

“不知。”

“佛門五僧又是哪五個?”

“不知。”

“阿打,我看你是欠揍,啥也不知就亂傳,給我扁他。”

“哎呀,別扁,不是我傳的,是三教傳的啊。”

……

神佛之戰,神佛之戰,神佛之戰傳遍江湖,天下震盪。百城忙於爭鬥,無暇顧及。倒是三教、諸子百家並又各方門派勢力,大感興趣,嘆其千古盛事,紛紛前往觀戰。

時日將至,天地貫一,人聲鼎沸。

天下群雄,來了大半,儒門子華、道門品清閒、諸子百家等等,皆有人來,一觀神佛之戰。

代儒子華道:“道兄,可發現近日時序變化?”

品清閒點頭道:“天地之間,陰盛陽衰,夜長晝短,時日一久,人間秩序將崩潰,天地自毀。”

“哎,不愧為地獄之神,區區一道神念降世,便引發諸般變化,此戰可謂關乎神州未來、天下蒼生,不容失敗啊。

聽說殊天帝降世,月關山出了大力,此人居三教高位,無人制約,吾等不得不防啊。”

品清閒看了子華一眼,不回不語。早就聽說儒門心眼多,這位剛上臺,便是連番動作,以為無人知曉嗎?

……

“捉迷藏?小意思,我能躲到天荒地老,你也找不到。”

半大的假小子,一溜煙的跑開了,跑進了小林中,不見了人影。

“哈……”

有生之殤·殊天帝轉身離去,行走荒野,行走村落,行走城池,見眾生百態,見人性善惡,見天地山水,見人間一切……

從地獄看人間,如鏡花水月。親臨人間,別有一番體悟。

“神佛之戰,呵,應你等之邀,看這人間,誰能撼神威……

善惡有報,天理昭昭?天理?天居六天不顯,理無錢權不昭,該當如何?毀滅再造也。”

一路行來,至天地貫一,見天地相接之景,殊天帝讚道:“天垂,地升,合一,超脫人間界線,已達神之境界。哈哈哈……吾此番降臨人間的對手,便是你們嗎?”

話音一落,天地陡然變換,日落、月升,灑下黯淡月華,有生之殤·殊天帝顯露神影,乘月華而去,凌立天空之上,道:

“來,盡全力、擊敗吾!”

聲傳八方,寰宇震盪。

觀戰者功力不足,盡皆內傷吐血。修為高深者,亦是心神震懾,直嘆:好個神之威,好個殊天帝。

就在殊天帝話落之際,大地五方佛光大作,沖天而起,照亮黑夜。

阿迦尊者拔山而起,至半空,綻金光,念道:“佛見蒼生難,捨生渡世。”

隱世願如拔山而起,至半空,綻赤光,念道:“佛見蒼生災,三願救世。”

淨天世無非拔山而起,至半空,綻青光,念道:“佛見蒼生暗,天光耀世。”

諸惡向善拔山而起,至半空,綻黑光,念道:“佛見蒼生惡,進善明世。”

諸因結果拔山而起,至半空,綻黃光,念道:“佛見蒼生劫,護生匡世。”

五佛,五佛,五佛。

佛門五佛拔山起,圍戰有生之殤·殊天帝。

就在此時,又見天際祥雲湧來,變化一朵曠世白蓮,根植虛空。

有詩曰:

白蓮開出十二葉,葉葉清香漫人間。

蓮根化劍三問天,誓願天下太平年。

五佛同揮金、赤、青、黑、黃五氣,化變五色蓮臺。

白蓮開葉,化生清香白蓮,清香白蓮承五色蓮臺而降,仙姿熠熠,俊採奪目,念道:

“世事洞明,乾坤洞玄,洞徹蒼穹啊!”

聲念定,立五山之外,半空之中,喝戰道:

“殊天帝,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