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夜,萬籟俱寂,皓麗月華遭濃霾阻隔,如墨的夜意將蒼空下的樓台亭閣抹上一層詭色,宛若此下正深夜長談者的心中之境。暗,彷佛遙無盡頭。話,似乎無法終止。

“所以,蘇家有今日,她必定也參與其中了?”

“對。”

“蘇変如今的情狀,也與她有干係?”

“對。”

“她在伊始即找到了你,要你助她?”

“不對。”

“不對?”

“起先她並沒有打算讓我曉得她還活着,去年母妃芳辰之夜,我與她在母妃墓前偶遇。之後,也少有聯絡。”再聯絡,是最近的事。

“她很恨蘇家?”

“當然。”

“除了蘇家,她……還恨誰?”

“父王是想問她恨不恨父王罷?”柳持謙扯唇。

柳遠州蹙眉不語。在兒子面前,他不想承認自己此刻心情有些許狼狽。

柳夕月,月兒……這個他以為已不在人世的女兒,今夜竟然出現在面前,當望見月下那張清麗絕塵的顏容,當與那雙酷似凡心的眼眸撞上,那一份衝擊可謂驚心動魄。若不然

,他也不會在連夜闖進兆郡王府問個分明。

“她的脾氣很像母妃,卻也不盡像。.棉花糖若有人開罪了母妃,輕者母妃會坦然釋之,重者則漠然視之。她,是加倍奉還。早在許多年前,我便親眼見過她在詩琴常走的石板路上灑

上香油,令當夜經過的詩琴滑到跌斷了腿骨,而不知者包括父王俱以為是膳房回送菜的下人手腳不夠利落所致。”似是唯恐父王的心情不夠紊亂,柳持謙語氣閑涼地述起一

段陳年往事。“父王認為,她與母妃,誰的方式更傷人?”

如果不是柳遠州心焦神散,定會叱責兒子這一刻語氣表情中現出的輕慢,喃道:“她生得像極了你的母妃,比當年還要像……”

皇上將畫著與凡心幾無二致的面貌的畫像出示之際,震驚之餘,許久以一些盤纏糾結在腦中的千絲萬縷,終似找到了一處活絡的抽結,將近順暢起。

他曾一度以為那個對他從無好臉好語的樊參贊出身樊家,以為對方因他對樊家的壓迫感及見死不救方執意使得詩琴遠嫁異國。然而,送詩琴遠嫁邊境,樊參贊俯他耳邊低語,

聲聲字字,在在引他想到一個人身上,但在彼時,他尚不能真正確信。直至今日看見了畫像,確信,“她”就是她,由地宮逃脫生天的女兒,凡心為她生的女兒。而這個女兒

,恨他到了極點。

“我曾經在你母妃的遺物中得知她在元興城有一處地業,後轉於樊慕月名下,中間用得雖是別名,但對於熟識東方與樊家的為父說不難參透。得悉月兒身在元興城時,為父

第一時便想到了飛霞閣,于飛霞閣上拽確實見到了她。她以那張本的面目與我相對,眼中的寒意,絕不是一個女兒對父親的眼神。為父曉得她恨,卻不曉得她是如此的恨…

…”

“父王和謙兒說這些,是想謙兒做些什麼呢?”向在父王面前扮演恭順孝子的柳持謙有些不耐。因為自己也是被她恨着的人之一,而且無力改變。

“把你和月兒的計劃告訴為父。”

柳持謙劍眉眉梢微微一動,“計劃?”

“告訴為父,除了扳倒蘇家,你們另外的計劃是什麼?”柳遠州眼中因亂趨減,屬於良親王的精明冷靜逐漸回歸。

“沒有另外的計劃。”此乃實言,她從沒有和他討論過下一部的動向,他也只是依據她的行跡予以猜測揣度。

“她將詩琴遠嫁異國,令蘇家分崩離析,會就此止手么?”

柳遠州淡哂,“我對她的了解不會比父王多,父王何不依據你與她的父女天性揣摩一番?”

“持謙!”這下,柳遠州將兒子面上的譏謔看得一清二楚,禁不住怒吼。“難道你想任她興風作浪下去,與自己的至親家人慘殺?真有那一日,誰會真正喜見?她會么?她…

…”

“父王。”案上的三支燭火投進柳持謙黑眸之內,光華聚斂,深不見底。他沉沉開口。“你進門,一味的惱怒火暴,一味的盤詰質問,一味的為她定讞罪名,謙兒想問您一

句,您高興過么?”

柳遠州一怔,“什麼?”

“確定一個以為已經死去的女兒尚在人世的瞬間,您高興過么?”

————————————————————————————————

樊隱岳在元興城。

楚遠漠擺弄着手中密函,已凝思多時。這份素白密函,由南院大王府的正門被一個收了銀子的乞丐遞了進,函中僅有屈屈七字,道得卻是他當下埋抑在心底深處的挂念。

樊隱岳在元興城。真耶?假耶?

這封函,處不難推測。奭國與“黑虎王”二選其一,目的不外擾他方寸大亂。倘使他無動於衷,尚且可以付之一笑。可是,非也。

身為一軍之帥,一國之王,他無法讓自己隨心沉甸於兒女私情,但那道清雅如仙的形影從未有一刻遠離。即使率萬軍衝鋒之時,即使氣壯山河之際,她依然穩居於他心域某角

。奭國未收入囊中的疆土令他耿耿於懷,新興的“黑虎王”的壯大令他不能小覷,樊隱岳的下落始終在他的懸念中,愈是別離,愈是念深。到如今,深夜輾轉難寐,他已分不

清中間有多少為國,多少為她。

“文遠,這封信你怎麼看?”他問垂立一畔者。

後者答:“亂心之物。”

“怎麼講?”

“遞信之人很了解樊參贊於王爺的意義,意在亂心,試圖以此能分去王爺的些許精力。而它也的確亂了王爺的心。”

“是么?”

“王爺若想定心,惟有一探真偽。”

“倘如此,不是恰中了對方之計?”

“王爺乃堂堂南院大王,未必親力親為。”

“以文遠看,本王派誰去最適宜?”

“文遠願代王爺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