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divid=chapterContentWapper

在西域的北庭,駐守的唐朝軍隊是漢人和沙陀人的聯軍,此外還有一個盟友,就是回鶻族。

回鶻族和大唐的關係比較親密,安史之亂時,回鶻族出人出馬,幫唐王朝平定內難,並且結為姻親。

回鶻人雖然強盛不如吐蕃,但也差不了許多,再加上有唐王朝這個盟友,所以在西域也是飛揚跋扈。

北庭都督府每年都要派使者到長安去覲見龍顏,河西走廊不通,只好從回鶻控制的河西走廊以北經過。

回鶻人對漢人還客氣一些,對於沙陀人,常常綁了這些人當人質,讓沙陀人取贖,稍微討價還價,就撕票。所以沙陀人很討厭回鶻人。

吐蕃人控制了河西走廊後,率三十萬大軍進攻北庭,漢人、沙陀人、回鶻人結成聯盟,共抗吐蕃。

苦戰經年,最後寡不敵眾,北庭都護府陷沒,沙陀人既然不喜歡回鶻人,就投靠了吐蕃。

沙陀族一共有七千帳部眾。按每帳五人來算的話,也就是三萬五千人。

三萬多人的民族肯定是無法自立的,不依附於唐朝,就得依附於吐蕃。

在夾縫裡求生的處境,將沙陀人磨練的非常驍勇善戰,不管是從西域到塞北,胡人之中,沙陀兵的戰力最強。

因為沙陀人的驍勇,投靠吐蕃之後,沙陀人的軍隊就被用作吐蕃大軍的前鋒。

從沙陀人的祖先任沙陀府都督算起,到沙陀人依附吐蕃,朱耶家族已經傳承了五世,這時的沙陀酋長名叫朱耶盡忠。

朱耶盡忠這個名字叫得好,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然依附吐蕃,卻無時無刻不想着大唐王朝。

河西走廊的入口處有個軍事重鎮:涼州,也就是今天武威。

從武威往西四百里左右,便是甘州,也就是今天的張掖。

按軍事價值來說,甘州重要性僅次於涼州。

吐蕃和沙陀族的關係,談不上什麼偉大的友誼,兩者互相利用而已。

吐蕃人既想利用沙陀人的勇猛,又覺得沙陀人靠不住,所以就讓沙陀人的部族居住在甘州。

這個意圖也是很明顯,既能利用沙陀軍隊拱衛涼州,又便於挾制,防他們玩什麼花活兒。

涼州既然是兵家必爭之地,回鶻人肯定也是必取之而後快。沙陀人入住甘州後沒幾年,涼州被回鶻人攻破,吐蕃人大敗。

創業難,守成更難,攻城不易,能守住更不容易,原因無他,攻守易勢。

回鶻人攻佔了涼州後,甘州就成了前沿,吐蕃人裹挾沙陀人的意圖就破滅了,沙陀人成了吐蕃的一塊心病。

處此瓜田李下的境地,沙陀人竟渾然不自知。還忘我地替吐蕃捍禦邊境。

直到涼州失守四年以後,就有人給吐蕃的贊普進讒言道:“沙陀人跟回鶻人本來就是盟友關係,現在回鶻人強盛,當心沙陀人做內應。”

處此嫌疑之地,當媒櫱之言,自古忠臣都是這麼死的。何況剛依附不久的沙陀人,發小也不行。

果不其然,吐蕃的贊普開始籌劃將沙陀部族遷到河外,換成本族人來駐守甘州。

河外就是黃河以西,估計就是現在騰格里沙漠的位置。那裡無室可居,無城可守,也沒有充足的水草,就算別人不侵略你,自己都要自生自滅了。

這消息引起了沙陀全族人的驚恐,朱耶盡忠的兒子叫朱耶執宜,剛二十來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妙齡,如何能受得了這個委屈。

朱耶執宜當下就跟他父親商議道:“我們本來就是大唐的臣子,無奈之下依附了吐蕃,替他們衝鋒陷陣,效命沙場,沒想到換來這個結果。倒不如乘機歸唐。”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放手一搏,或許能殺出一條生路。

公元808年七月,沙陀部落三萬人沿着烏德犍山東歸。目的是西南方位千里之外的蕭關,進入蕭關就是大唐了。

為什麼要循山而行,估計沙陀人沒有足夠的馬匹,再加上整個部族遷移,隊伍中難免有婦女兒童。

如果走平原,一旦被吐蕃人發現,利用騎兵迂迴包抄,沙陀人不免要滅族了。沿着山走,吐蕃騎兵迂迴起來難度比較大,實在不行了就上山,吐蕃的騎兵上不去。

沙陀人遷移的路徑很曲折,開始一段路走的是烏德犍山,這道山是河西走廊的北欄杆。河西走廊的北欄杆之外是回鶻人的地盤。

雖然沙陀人和回鶻、吐蕃都不對付,但這兩家肯定不會聯合起來,夾擊沙陀。

烏德犍山走到龍首山就完了,沙陀人又折向河西走廊的南欄杆,冷龍嶺。

冷龍嶺雖然更靠近吐蕃的勢力範圍,但離涼州也很近。

總之,沙陀人遷移的路線就是吐蕃和回鶻人的中間地帶,也就是爭議區。

在走到洮河時,吐蕃追兵大至。

沙陀人轉戰而前,從洮河到蕭關,不足四百里的距離內,大小戰鬥數百次。

到達蕭關時,沙陀部族只剩下一萬人。老酋長朱耶盡忠戰死。

好容易到了蕭關,唐軍守將卻閉關不納。

朱耶執宜走投無路,沒辦法,只好帶領部族再次啟程,向北而去。

沙陀人在蕭關雖然吃了閉門羹,但也沒白吃,吐蕃人不敢再追了。

如果吐蕃敢深入,估計將受到蕭關的唐軍和涼州回鶻人的合擊。所以從蕭關到靈州這四百多里的行程中,沙陀人再沒有受到攻擊。

當時唐朝名將范希朝任靈鹽節度使,聽說沙陀人前來款塞,就率軍出塞接應,沙陀人的長征終於結束了。行程三千里。

沙陀人東歸事件可以看出,吐蕃人確實冤枉了沙陀人,沙陀人要是投靠回鶻,走四百里就到涼州了。

回鶻人始終弄不明白沙陀人的意圖,既沒有攻擊沙陀,也沒有攻擊吐蕃,扎了一個坐山觀虎鬥的架勢。

還有一個問題,沙陀人東歸之前,為什麼沒有和唐朝取得聯繫,竟然在蕭關吃了閉門羹?

估計應該聯繫了,但是唐朝弄不清沙陀人是真心歸附,還是詐降。

蕭關離吐蕃人很近,如果沙陀人詐降,蕭關就不戰而下了。

為了驗證沙陀人是否誠心的,唐朝就讓沙陀人去了靈州,那裡離吐蕃比較遠,沙陀人一支孤軍,就算是詐降,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沙陀人的東歸雖然損失了一大半部眾,但意義還是很大的,象這種小民族,如果沒有唐朝的庇護,很可能就象沙漠里的河流,流着流着就消失了。

正是這一次非凡的壯舉,沙陀人才得以休養生息七十年,為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礎。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