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帶着轉椅滑到窗前,馬競站起來伸了個懶腰。

目光看向外面風景,他的注意力卻還停留在腦海里的那個問題上,臉上也是不由自主浮現糾結苦笑。

實際上,“蜂巢一號”並不是蜜蜂第一台ARM超算,更不是第一台自研超算。

若是在40年前,國內獲取學術信息只能依靠看期刊,買不到先進元器件只能自造,想要建成“銀河”這樣的億級超算需要動員巨量的人力物力。

換到現在,情況卻要好很多。技術進步、國際環境相對寬鬆,即便普通人也能藉助網絡低成本獲得前沿研究論文和開源計算框架,要是能夠理解並買來硬件搭建實驗平台,就有可能完成愛好者向專業玩家的跨越,嘗試用樹莓派、餅乾卡這樣的開發板搭建自己的私家超算。

要是能像馬競和蜂研院這樣,各種頂尖元器件不限量隨便用、最新商用超算一買就是三套,一套自用、一套破解研究、一套留着當備件,更是能夠從紙上談兵的略懂人士進階成為真正的超算專家。即便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夠尖端也不夠值錢,卻也有着追上主流水平的希望。

靠着小步快跑策略,蜜蜂的超算研製能力得到迅速提高。X86架構超算有資料優勢優勢進展飛快,已將Linpack測試成績推到2PFlop/s,架構超算則要差一些,性能只達到300TFlop/s左右,距離主流水平還有一段距離。

雖然性能不佔優勢,蜜蜂ARM超算的應用卻走在了前面,先前捐贈給斐濟的氣象超算、蜂游正在試運營的AA遊戲服務器集群都是基於這一架構。

正是基於對自身科研實力和應用能力的認識,蜂研院才將下一代ARM超算的性能指標定位P級。只要解決了芯片和計算節點,存儲節點、管理節點、互聯繫統都可以從X86項目移植過來,項目周期可以控制在一到兩年,符合小步快跑的研發策略。

令馬競感到糾結的,則是新芯片的指令集和製程選擇。研究員可以只管考慮性能最優,他這個老闆卻還要考慮成本、產能、上市時間等等諸多問題。

目前來看,製程有兩個選擇。

第一自然是追趕潮流,選用目前最先進的7納米製程。這樣可以獲得最好的性能、最小的功耗,卻也要付出至少十億元的研發成本,要是沒有他幫忙開掛,這個成本還得上浮一半,翻倍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二則是用成熟技術。台積電和三星半導體的10納米製程屬於過渡技術,用它們還不如使用更加成熟的16納米製程,產能更高成本更低,還能移植已有CPU內核,研發成本可以降到3億元左右。

國內正在興建的先進晶圓廠都是16納米,選擇這個製程也有助於將來遷移訂單。

至於指令集的問題,則是出在ARM那邊,為了改善體驗提升性能,後者每年都會發布新的指令集版本,順便向企業用戶推銷新的IP核。目前ARM最新的指令集版本是v8.4-A,用來接班的v8.5-A計劃於明年Q1正式上線。

基於市場需求,ARM指令集的改進多在手機應用、AI、IoT等領域,偶爾才會推出面向服務器和超算的新特性。再加上芯片研發需要時間,富士通的A64FX才選擇了兩年前的8.2A版本。“蜂巢一號”原計劃使用8.3A版本,現在又有人提議索性一步到位升級成8.5A。

追逐性能還是貪圖省錢?追求研發效率還是關注長遠發展?還有國際局勢和經濟形勢……這些問題在腦海裡面縈繞盤旋,即便有強力外掛輔助計算,馬競一時半會兒也沒法找到答案。

正糾結着,身後卻響起敲門聲以及語音提示:“叮咚,朱玲玲請求進入,已自動通過。”

轉身正好看到朱玲玲推門而入,後者對他打了個手勢,“老闆,再有一刻鐘‘種瓜大賽’就要開始了。瓜委會特意聯繫辦公區,想要確認您的行程。呃,要不要聯繫他們更改計劃?”

“不用,”馬競抖了抖肩膀,像是抖掉渾身負擔似的表情瞬間輕鬆起來,“正好搞點兒輕鬆的事情換換腦子。”

走進辦公室衣帽間換了套略顯騷包的紅底灑金休閑西裝,馬競便和助理一起走進了位於同一樓層的VR直播室。

在配套的化妝台前坐下,馬競坦然接受化妝師在他臉上搗鼓,同時閉眼問道:“之前沒怎麼留意,那個比賽準備得怎麼樣了?場地還有瓜苗都沒問題吧?”

即將開始的其實是名為《種菜任務:黃瓜是怎樣長成的》的網絡綜藝,節目團隊也就是“瓜委會”特意賦予它大眾比賽的形式,然後就成了朱玲玲口中的“種瓜大賽”。

當年偷菜遊戲盛極而衰,有人便想着將遊戲搬到線下,在城郊開辦現實版開心農場。然而因為城裡人不懂農技、時間也很有限,這些“農場”最終紛紛倒閉轉型。

然而國人作為農耕民族,骨子裡始終有着嚮往田園、親近植物的情懷,沒過幾年市場上又出現遠程版開心農場。比之前面的郊區農場,遠程版將種植活動搬回到網絡上,用戶通過手機終端遠程買地、下種、照料、採收、照料,所有操作皆有工作人員代為付諸實際。

除了遠程可視種植,這款產品還提供偷菜、借換菜、菜市場等功能,同時更是高舉有機蔬菜旗幟,試圖通過“健康自種”概念打開市場。

只是可惜,遠程農場雖然大有可為,但這個項目的定位卻存在問題。有機蔬菜固然健康高品質,卻也有着門檻較高的缺陷,再加上土地和設施方面的限制,遠程農場的規模始終無法鋪開,等到第一批用戶失去興趣轉頭離開,項目隨即陷入僵死狀態。

有了這些前車之鑒,蜜蜂選擇兩步走策略,先是聯合佳境農牧建設基於雲計算和農業物聯網技術的AI溫室大棚,用一段時間收集數據打磨AI模型,然後才將之推向市場。考慮到初期“地皮”有限,第二步也不是直接開放,而是舉辦種菜網綜。

考慮到作物採收期、種植難度以及話題性,團隊最終選擇黃瓜作為種植目標,並為節目正式定下《種菜任務:黃瓜是怎樣長成的》的名字。

低頭看了眼平板電腦,朱助理馬上說道:“我剛才確認過,6個場地一切正常,嫁接瓜苗和工人也已經全部就位。”

黃瓜種植分為播種、定植、採收等三個環節。定植通常選擇“四葉一心”的35日齡瓜苗,約一個月後開始採收,整個收穫期持續一至兩個月。溫室黃瓜為了提升抗土傳病害以及耐高低溫的能力,通常在育苗期選擇嫁接操作,常用的嫁接砧木則是南瓜,夏季用白籽南瓜、冬季用黑籽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