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257章帝皇一去無至尊,四方諸侯自稱王

“陛下終歸遭到了曹賊的算計,駕崩於許昌。吾傾兵數十萬,皆止步於此,悔之、恨之!難以謝天下也!大夫種邵與吾共請聖旨於百官面前。呈陛下遺照,吾以叔續侄之位,忝為至尊。奈何曹賊倒打一耙,使天下諸侯無人響應,竟自舉兵自立,各自稱王!吾心難奈……

——章武大帝記實錄”

上文書說道程昱逼死天子,徹底觸怒了徐州侯、車騎將軍劉備。

大軍掩殺之下,虎牢關的防衛形同虛設。更況且劉備軍中還有堪比戰國時候秦軍巨弩一般的床弩。

劉備府中有天子遺照的事情,在很早以前便有人開始猜測。只是誰都沒有想到,這是真的!

應諸大臣所請,劉備請出了天子遺照,遵遺照之意,而登九五之尊。

曹操卻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竟然趕在了劉備之前,他使陳琳撰寫檄文,公告天下,倍說劉備派人暗殺天子,謀權篡位。

身在長安的暗哨得知這個消息,火速趕往許昌,向正準備登基的劉備稟報了這件事。

聞聽此事,劉備大驚失色,立刻召集眾謀士商議。

“眾位,今得信報。曹阿瞞污衊我等害死天子,竟然派陳琳撰寫檄文,要通告天下!”見眾人到齊,劉備急切的向眾人說道。

“陛下,莫急。臣等已經草擬了詔書,請陛下過目。”徐庶出班說完,便呈上了一份奏摺。

小太監將奏摺接過來,小跑着來到劉備面前,呈給劉備。

劉備打開仔細觀瞧,詔書上細數了曹操等人的惡行,諸如霍亂宮闈、脅迫百官、逼死天子等等罪行無一遺漏。

“好!汝等速速將此詔書通傳天下!待百日之後,朕當起兵伐之!”

“臣等領旨!”徐庶眾人領旨。

章武大帝又對諸葛亮、龐統說道:“孔明、士元,三個月後起兵討伐曹操可否妥當?”

劉備登基,設左右光祿卿,分別由諸葛亮和龐統擔任,組閣為劉備出謀劃策,爵位僅次於御史;便是丞相徐庶、御史大夫陳宮兩人雖然爵位要高於諸葛亮,但是一旦戰事興起,他們也是只能夠列席內閣,算是一個謀士而已,還要聽從於諸葛亮和龐統。

所以,劉備提出出兵決議還是要徵求兩人的意見。

諸葛亮看向龐統,眼神交匯,相互示意,然後跨步出班,朗聲說道:“陛下,曹賊所作所為,豈能不討?然我國邊疆四面受敵,若起大軍,定會腹背臨難!閣中眾人商議之後,為陛下制定了上中下三策。”

“何為上策”劉備問道。

諸葛亮答曰:“陛下,曹賊雖敗,卻難以一舉而滅。故可使一方統帥引兵十萬出虎牢,攻打洛陽;再使人前往并州,加封袁譚為平西將軍、高幹為安西將軍,使兩人出上黨而犯箕關。兩軍同出,曹軍難守洛陽!”

“不錯,此計甚善!那中計如何?”劉備十分滿意的點點頭。

“所謂中計,使一方統帥引兵十五萬出虎牢,攻打洛陽。若是袁譚、高幹二人背反陛下,只好如此!此乃是上計不可行,方可行之。”諸葛亮言下一頓,接著說道,“臣等觀那袁譚非肯居下者,故恐其藉此時機背反陛下!”

劉備點點頭,不知可否的說道:“那麼下計,自然是揮兵三十萬直逼洛陽了?還是要分軍一部,謀取并州?”

“陛下英明,臣等唯恐陛下怒火中燒,揮軍而下。”龐統在一旁笑着說道。

見龐統在一旁笑的模樣,諸葛亮

可是一臉的嚴肅,身形微躬,嚴謹甚微的問道:“陛下以為此三策,當從何為?”

“先把布詔天下,在看看那袁氏的態度!若是袁氏尚存良知,便以上計;若是袁氏良知喪盡,便且留他一時。先佯攻洛陽,與曹賊盤旋一時再說!”說實在的,劉備也知道連年征戰早已惹得百姓們怨聲哀戚。

“臣等領旨!”

劉備又問向眾人:“今天下諸侯勢必會趁機而起,擁兵自立!卿等可有對策?”

“陛下,首要之事,當使人前往并州、荊州、益州,想辦法說服袁譚、劉表和劉璋。”陳宮出班稟奏。

劉備點點頭,說道:“汝所言極是。只是何人願往?!”

徐庶出班奏道:“張繼將軍早年隨陛下征戰幽州,與益州牧麾下張松、張肅兄弟本是同宗,可使前往益州;高平、高槐兄弟與高幹相熟,可使入并州一試;倒是出使荊州的人選不好確定,那蔡瑁、蒯越之輩定然會劫難使者!”

“丞相,不如讓我一試?”御史台議曹劉元出班說道。

劉元,原來孔融為北海太守時的幕僚,以善辯著稱,與左成祖齊名。

……

章武元年十月,也就是劉備登基稱帝過後的一個月里。

漢朝古都長安城。

舊宮已經煥然一新,曹操統領一眾文武大臣參拜完剛剛登基的小皇帝——伏皇后懷着抱着的那個不滿一周歲的娃娃。

伏皇后用一種十分複雜的目光盯着曹操。她本應該恨他才是,可是他又給了自己前所未有過的快樂,那是那個唯唯諾諾的皇帝從來沒有給過的滿足感……

相府之中,曹操坐在了曾經董卓端坐的位置上,對屬下群臣說道:“中平年間,董卓依仗兵強馬壯,奪了天下大權。唯有吾與袁本初敢與之相悖!十數年一瞬間而過,今董卓、袁紹之流早已故去,卻不想那個白衣出身的劉備竟然崛起!此人不除,吾如鯁在喉,難以下咽耶!”

程昱身旁走出一個文士,身高八尺有餘,相貌一般卻是長了一雙懾人心弦的眼睛。他對曹操說道:“主公莫急!我軍檄文一出,天下諸侯定然會紛紛響應,到時候,劉備腹背受敵,我主豈不可以再展宏圖?”

曹操抬頭看了看這個人,遂問道:“仲達,檄文一事辦得如何?”說實在的,曹操對這個司馬仲達很不放心,因為從他的眼神中無法看透他的想法。

此人複姓司馬,單名一個懿,字仲達。因為他們父親一共生了八個兒子,長子司馬朗,字伯達,現居光祿勛光祿丞一職;司馬懿排行第二;他們下面還有六個弟弟,每個人的表字之中都有一個達字,所以人們稱呼他們為司馬八達。

這個司馬懿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此人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排兵布陣、攻城拔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已經派人出去,相信不過幾日天下諸侯便會紛紛自立!”司馬仲達答道。

……

荊州,襄陽城。

城門外,兩名武士各持腰刀戰在一起。四下里圍觀者,那是里三層、外三層,將一個襄陽城的門口堵了一個水泄不通。

城門樓上,那城門守衛的副將冷冷的看着下面打得難解難分的兩人,吩咐身邊的人說道:“汝速去稟報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