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divid=chapterContentWapper

小渭的這部小說,單以名字來看,似乎說的只是玄門修道,江湖紛爭之事。但整部小說的前半部分,都是以張士誠故去之後,他的舊部欲圖復國而展開的。真實的歷史上,張士誠死後,他的舊部散落兩淮多圖興復,而蘇南的百姓更是大多對他滿腔懷念,這是在中國歷史上,割據的諸侯滅亡之後極為少見的景象。因而這本小說雖說虛構,卻也並非無稽之談,歷史這東西,除了史書記載之外,又有多少能為後世所知呢?

江山陵替,歲月悠悠,歷史上的成王敗寇,有時看似有那麼多的如果,實則其間充滿了必然。這篇文章是小渭在網上偶然瞧到的,覺得寫的很好,和大家分享一下。

張士誠只是個傳說

在元末政治舞台上,朱元璋無疑是主角,因為他成功了。作為配角,陳友諒、張士誠也得以被一部分後世之人記得。

自古成王敗寇,陳友諒基本屬於反派人物。他的心胸狹窄、鼠目寸光,襯托出朱元璋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陳友諒死後,似乎沒有人懷念他,他死得輕如鴻毛。

相比之下,張士誠雖然也屬於扶不上牆的爛泥,可是民間影響力卻保持了很久,以至於讓朱元璋都有些羨慕嫉妒。

相傳洪武初年,朱元璋到蘇州微服私訪,親耳聽到當地老百姓稱死去的張士誠為“張王”,而管已經登基稱帝的朱元璋叫“老頭兒”。

原本就對當年蘇州百姓支持張士誠、拚死抵抗明軍耿耿於懷的朱元璋,更是與蘇州結了仇。在他當皇帝期間,蘇州被施以史上最重的稅賦,幾十萬蘇州市民被強行移居蘇北、安徽。

蘇南百姓懷念張士誠的傳說很多。張士誠被俘後自盡,葬於南京。不過有傳說,吳地百姓到南京偷取了張士誠的遺骸,然後埋葬於蘇州金姬湖畔,讓他葉落歸根。

蘇南“掛天燈”、焚“九四香”的習俗,相傳也源於紀念張士誠。當年張士誠從常州敗退,沿途百姓怕“子弟兵”迷路,便在路邊豎立起一根根木棒,掛上燈籠,形似現在的路燈,取名“天燈”。

“掛天燈”作為一種節慶習俗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中葉。而點“九四香”,源於張士誠的小名“九四”,諧音“久思”,一語雙關。

按說張士誠這麼受老百姓愛戴,生前應該是人民的“好公僕”,事實似乎又並非如此。雖然起義之初,草根出身的張士誠也曾勤政愛民,大力減輕稅賦,讓飽受戰亂、苛政之苦的百姓過了一陣好日子,可是隨着他漸漸坐穩了割據東南的“吳王”位子,便驕奢淫逸起來。

至今蘇州一些地名還留有他當年的淫跡。比如當年張士誠建造了“香桐”和“芳惠”兩座樓閣,專門安置四處搜羅來的美女,供他淫樂,如今此地就有了“桐芳巷”;再比如“錦帆路”,當年是一條河,張士誠用錦繡絲綢做船帆,泛舟河上遊玩,便有了現在這樣一個路名。

張士誠一心享樂之後,朝政交給了弟弟張士信。偏偏張士信和張士誠一個樣,“性荒淫,務酒色”,雖然當著丞相,卻無心公事。哥哥將朝政“承包”給他,他又“轉包”給黃敬夫、蔡彥文和葉德新三個文人,這三位每天醉心於舞文弄墨,也都不是干實事的料。於是自上而下,貪腐成風,最終張士誠敗於朱元璋,也是勢在必然。

為什麼典型昏君張士誠會被後世百姓追認為“明君”?原因可能有三:

一,朱元璋對於蘇南人近乎病態的壓制,讓人覺得張士誠好得多。就像有了盲人作比較,鬥雞眼就不算什麼毛病了。

二,張士誠重視結交文人,給予知識階層比較好的待遇,這些人掌握着話語權,自然會替他歌功頌德。相形之下,朱元璋對於文人很不待見,吟詩作賦都有危險,搞不好就會被砍頭。於是文人們難免會懷念張士誠,創作歌頌張的作品,進而引導民眾“久思”張九四。

三,張士誠佔據的是江浙地區,中國最為富庶之地。由於他沒有去佔據中西部、北方貧困地區,財政負擔便輕得多,無須挖肉補瘡。因而雖然統治階層非常奢糜,估計百姓稅賦還是會輕於大多數朝代。

張士誠只是一個傳說,並非真正值得懷念的明君。假如讓他成為君主,估計執政業績會和萬曆皇帝差不多。他只當了四年吳王,其實是件幸事,地利、人和讓他成了後世百姓心目中的正面人物。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