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上海,鎮南王府,長樂書屋。

易正行放下手中的報紙,一臉忿忿的道:“元奇忙於在北方各省四處賑災,北方報紙卻鋪天蓋地的指責,朝廷裝聾作啞,咱們總不能也不聞不問罷?”

“每臨大事有靜氣,何況這還算不的大事。”易知足放下手中的報紙緩聲道:“咱們打着賑災的名義在北方各州縣大量招收工人,確與歐洲圈地運動有殊途同歸之效,變相圈地運動,倒也不算冤枉咱們。”

趙烈文插話道:“可咱們大量招收工人的目的是為了賑災,為了最大限度的減輕賑災的壓力。”

“這話即便說出去也未必有人會信。”易知足哂笑道:“怕是連恭王等人現在也有些懷疑北方各省是否會發生持續四年之久的大旱,畢竟這事太過匪夷所思。”

“恭王沒理由懷疑才是。”趙烈文道:“元奇向美利堅、俄國大量進口糧食,又給朝廷巨額的低息借貸......。”

易正行接着道:“說句狂妄的話,元奇若是要大量招收工人,何須藉助賑災的機會,最低工薪每月五元,只要放出招工的風聲,農民就會趨之若鶩。”

易知足看了兩人一眼,“若是尋常年景,如此大量招收工人,朝野上下會是何反應?此舉嚴重侵害了士紳的利益,如今大清的統治階層是什麼?士紳!”

聽的這話,易正行、趙烈文兩人頓時都都不吭聲了,在急需元奇大力賑濟的情況下反應都如此激烈,放在平時,那情形可想而知。

一直沒吭聲的李鴻章開口道:“北方各省輿情洶洶,是否還繼續賑濟,繼續大量招工?”

“當然要繼續。”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反對的是士紳,百姓們對於招工卻無比歡迎,為什麼要停止?況且,明知大災正在臨近,卻停止賑濟,停止招工,於心何安?”

李鴻章道:“地方士紳有着極強的號召力,對百姓的約束力也不小,在下是擔心在目前這個情況下,我行我素,會招致地方士紳的強烈阻擾和干涉。”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朝廷敢以斷絕賑災錢糧威脅,元奇難道就威脅不得?但凡是強烈阻擾和干涉招工的州縣,永不賑濟!並列入元奇封殺名單!”

永不賑濟!並列入元奇封殺名單!李鴻章遲疑了下才道:“封殺,意味着什麼?”

易知足沉聲道:“取締元奇在該州縣的所有的業務,包括銀行、商號、學校、交通、通訊等等,通鐵路的州縣,取消當地的停靠站點。”

這個後果可不是一般的嚴重,李鴻章三人不由的面面相覷,很顯然對方是動了真怒,否則不會做出如此狠辣的懲罰舉措,猶豫了下,趙烈文才謹慎的道:“真要如此,只怕會激起民變。”

“放心。”易知足不以為意的道:“這一條就足夠分化地方州縣的士紳,真要發生民變,元奇也不只是會賑災.......。”

“大掌柜。”機要室秘書唐洪年在門口輕聲稟報道:“恭王電話。”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接進來。”頓了頓,他吩咐道:“惠甫去接,就說我不在。”

連電話都不接,足以表明易知足的態度,很顯然對於朝廷的裝聾作啞,他心裡很不滿,趙烈文卻是暗鬆了口氣,恭王既然在這個時候來電話,就說明不想繼續裝聾作啞下去了。

待的電話鈴聲響了兩聲,趙烈文才拿起電話,道:“您好,在下趙烈文,大掌柜不在府里。”

易知足不在府中?奕自然是不信,真要易知足不在府中,電話不可能會轉進書房,很顯然,對方心有不滿不願意接他電話,他當即解釋道:“這幾日事務繁雜,指責攻訐元奇之輿論既突然又迅猛,有些措手不及,鎮南王不會是怪罪咱們裝聾作啞罷?”

“恭王多慮了。”趙烈文笑道:“對於北方各省的輿論指責和攻訐,我們王爺並不在意,不過倒是說了,若是有州縣阻擾干涉招工,除了永不賑濟之外還要列入元奇封殺名單......。”

聽的元奇的封殺後果如此嚴重,奕心裡也有些發憷,很顯然,易知足這次是真的惱了,他暗自慶幸電話打的及時,若是再拖延一天半日,待的元奇先在報紙上公開聲明,朝廷就有些被動了。

“這法子好!”他當即朗聲表態,“對於那些抱殘守缺,冥頑不化,阻礙發展工業,阻礙賑濟的州縣士紳沒必要客氣,本王馬上行文各省,對於阻擾干涉招工的州縣一律停發賑災錢糧。”

趙烈文心裡暗笑,試探着道:“朝廷可是對於發展工業有所顧忌?”

奕確實是有些擔憂,畢竟這次元奇折騰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遼寧五省幾乎是一夜之間冒出了數十家大型廠礦企業,除此之外還有大大小小的上百個工程隊,招收的工人數量高達三十萬之眾,他不敢想象,一旦災情持續下去,會有多少農民被轉化成工人,即便是災情過去之後,北方的農業怕是也要遭受沉重的打擊,並且短時間內無法恢復。

正是出於這種擔憂,朝廷這幾日才裝聾作啞,對於指責和攻訐元奇借賑災之機大量招收工人之事不聞不問,不過最後,一眾國務大臣在連續的商議之後,還是下決心支持元奇,因為工業化已是大勢所趨,相比起歐洲各國的圈地運動,元奇採取的這種法子要溫和的多。

而且大多數的國務大臣都相信,易知足不會為了大量招收工人而虛言恐嚇北方的旱災會持續四五年之久,尤其是奕、肅順、伍長青三人都與易知足相交數十年,他們既相信易知足超乎尋常的預見能力,也相信易知足的品性。

儘管持續四五年的大旱是聞所未聞匪夷所思之事,卻也沒人敢拿北方數省一億多人的生死去豪賭,誰都清楚,若是北方數省大旱持續四五年,沒有元奇的鼎力賑濟,絕對是一場無法想象的災難!

聽的對方試探,他直言不諱的道:“若說沒有顧忌,惠甫兄也不會相信,不過,經過商議,內閣一眾國務大臣一致認為,推行工業化勢在必行,元奇借北方大災之時厚積薄發,乃是最為溫和的法子。”

說著,他朗聲笑道:“朝廷表明態度全力支持元奇,但輿論的引導還須的靠元奇,諸如介紹歐洲的圈地運動,推行工業化之必要等文章,咱們內閣可寫不出來。”

略微沉吟,趙烈文才道:“輿論引導之事還是朝廷出面為好,相關文章可以電傳給內閣。”

“如此也好。”奕爽快的道,由朝廷來進行輿論引導是要擔些風險,但可以給朝野上下一個開明的,奮力進取的內閣班子印象,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實則朝廷根本沒的選擇,只能是站在元奇這邊。

放下電話,趙烈文滿面微笑的看了幾人一眼,道:“恭王來電,內閣一眾國務大臣經過商議一致決定全力支持元奇推行工業化........。”說著,他將與奕的通話複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