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段氏似乎对蒋瑶与罗明敏定亲感到格外高兴:“昨儿才收到蒋舅老爷的信,说是已经跟归海罗家2老爷订下了,两家换了庚帖信物,只是不巧,罗家在东平府的产业出了点题目,罗家2少爷要赶过去处置,因此婚事就暂时拖了下来,两家商定,最迟明年年底,就要把婚事办了,如今蒋舅老爷正给女儿置办嫁妆呢。这事儿真真叫人意外,原本据说蒋舅老爷给瑶姑娘看中了1门亲事,我们还在猜是谁家,没成想原来是熟人”

文怡心底着实欢喜,既然蒋家舅老爷写了信来,可见是真的定下了,莫非是罗明敏陪同蒋瑶前往锦南时,叫他看上了?本来,她只知道蒋瑶对罗明敏故意,却不知道罗明敏的心意如何,但既然眼下两家已经将婚事摆上台面,可见他也是乐意的,否则蒋家舅老爷怎会联系上罗家人呢?只盼着郑王府的谋逆早日被平定,两人可以安安心心地终成眷属。

想到这里,文怡已记起了1件事:于老夫人原是看中了罗明敏当孙女婿的,从前是想说给文娟,后来又想说给文慧,如今叫蒋瑶得了去,她那副唉声太息的模样,就是因此而来吧?文怡警惕地打量了于老夫人1眼,果然看到她1脸闷闷的,不知是不是因为段氏提起这件事的缘故,还眯着眼看向段氏,神色不善。

文怡又看了蒋氏1眼,蒋氏倒是对这门婚事没什么不满,面上还带着笑:“说实话,我兄弟虽说是个官,但品级并不高,罗家是皇商,他家嫡子配瑶丫头,也不算辱没他们父女了。不过我兄弟也是欠考虑,在外头订下了婚事,内宅又没个靠谱的女眷出面操持,不定怎么叫罗家笑话呢,他既有这个意思,就该早些写了信来,我是瑶丫头的姑妈,恰好帮着参详参详。还有瑶丫头,婚事定了,自然要备嫁妆,可这嫁妆怎么备,他做父亲的内心总要有个数,谁都知道他疼女儿,可也没有将祖产拿出来给女儿做陪嫁的道理......”

段氏笑眯眯地打断了她的话:“大嫂子,如今但凡是家里有些体面的人家,谁家嫁女儿不陪送些田地宅院呢?金银首饰料子什么的,倒在其次。瑶姑娘自幼丧母,据说她母亲留下的陪嫁也不多,都拿来做陪嫁,只怕还不够。舅老爷乐意把家里的田地分些给女儿做陪嫁,也可以撑撑场面,好歹他也是个6品官,瑶姑娘嫁的又是天下1等1的富贵人家,嫁妆太寒酸了,还不是丢蒋家的脸面么?”

蒋氏有些气恼地瞥了她1眼:“2弟妹,我娘家的事,你只是1知半解,还是不要插嘴的好吧?你当初给你侄女儿说亲时,打着侍郎府千金的招牌,我可没说什么”

段氏的脸色僵了1僵,勉强笑了1笑,轻咳1声,便面无表情地端起茶来喝。

“够了吵吵嚷嚷的象什么样子”于老夫人有气无力地谴责,“你们6婶娘还在这里呢,也不怕叫长辈们看见了笑话”

卢老夫人淡淡笑道:“妯娌间有些口角也是难免的,这也没什么。”瞥了段氏1眼:“只要记得自己是顾家媳妇,时时记得顾家的名声体面就行了。”说完这句话,她没理会段氏忽然变得苍白的脸色,便转向了蒋氏:“大侄媳妇,论理,这是你们娘家的家务事,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罗家4太太是我们9丫头的干娘,素来与我们家相厚,罗家2少爷也跟我孙女婿极熟,瑶丫头嘛,我也1直很喜好,因此忍不住多句嘴,你若觉得能听进去,就听1听,若是觉得不顺耳,只当婶娘没说就是。”

蒋氏1向对卢老夫人颇为尊敬,闻言不由得肃正了神色,起身低头恭听:“婶娘请讲,侄儿媳妇听着呢。”

卢老夫人微微1笑:“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看着他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做父母的,也仍旧放不下心的,恨不得竭尽自己所能,将世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他。你兄弟是这般,你也是这般的吧?他想要给女儿多备点嫁妆,也是人之常情,再怎么说,他如今也是蒋家家主了,不论私底下如何,在外人面前,总要顾着他的体面才是。他的体面,就是蒋家的体面,也是你蒋家姑奶奶的体面呀”

蒋氏面露愧色,干巴巴地道:“侄儿媳妇知道了,其实......其实我不是那个意思......”

卢老夫人笑笑:“婶娘明白,你是见兄弟家里没有象样的女眷打理这些细务,生怕有什么纰漏,失了蒋家的体面,才会生了怨言。其实瑶丫头原本1直是在京里住着的,若她不是去了她父亲任上,这些嫁妆什么的,自然是你这个做姑帮忙打点。我看这事儿也是没办法,谁也没料到他会在任上给女儿定亲,他原也不知道我们与罗家相熟不是?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眼下离办婚事还有好长日子呢,你跟你兄弟商量商量,给他出点主意吧,该花的银子就花,该置办的东西就置办,这是端庄结亲家呢,归海罗氏可不是什么寻常门第。”

蒋氏眼中1亮。可不是么?罗明敏确实是白身,蒋瑶也称不上名门千金,但归海罗氏可不是1般人家,虽比不得平阳顾氏、恒安柳氏如许的书香世宦名门,可人家罗氏富贵啊人脉也广,将来说不定有用得上的时候呢,别的不说,将来家里要置办什么奇珍异宝,也不用愁了。而且罗家在归海的名望是不用说的,若是能在归海城给几个娘家侄儿寻点差事或是置些产业,对蒋家也有好处。

想到这里,她又觉得庶弟的要求没那么过分了,既然要结亲,自然要备1份象样的嫁妆,不然就丢了蒋家的脸了,将来罗家也未必会把蒋家这门亲戚放在眼里。横竖庶弟官位不高,罗明敏又没有功名在身,嫁妆用不着太丰厚,有点子田产撑撑场面就行了。于是她重新露出笑容,对于老夫人道:“侄儿媳妇谨遵婶娘教诲,回头我就给兄弟写信,恰好,我手里有个庄子,虽然不大,也有23百亩地,原是打算转卖出去的,不如就给了瑶丫头吧,另外再添些首饰,再加上我兄弟媳妇留下来的,也就差不多了。至于蒋家的产业,原是打算日后归还到我侄儿手里的,也就不必动用了吧?”

卢老夫人微微1笑:“这是你母亲家的事,你自己拿主意吧,只别失了咱们如许人家的气度就行。对了,这门亲事既定下了,我们与罗家就是亲戚了,罗4太太那边,总要多来往才是。”

蒋氏笑道:“早就已经送过信去了,罗4太太也欢喜着呢,还约我明儿过府吃茶,说是过几日便是万寿节了,大家私下商量商量,看该进什么寿礼。他们家原本是够不着这个份儿的,不过罗4老爷今年驻守北疆,安定边防有功,也得了上头的赏,身上有品阶的军眷们都商议了也要进1份寿礼呢。”她转向文怡:“9丫头也备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