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第1百零1章祖孙探病

文慧领着文怡去了西暖阁,只淡淡地看了文娴文娟两人1眼,便请文怡往碧纱橱里坐了,又叫丫环们倒茶上点心,10分热情亲切。

文怡只觉得内心怪怪的,跟她客气了几句,她方才罢了,打发了丫头们,在文怡对面坐下,说些闲话:“我1回来就据说了,你家过继了1个嗣子?怎的偏偏找1个旁支的?嫡支的几房都有好些孩子合适呢!听别人说,6叔祖母从前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过继的。”

文怡笑了笑,含含糊糊地答道:“原是没这个想法的,但105婶临终求到祖母跟前,我们两房素来交好,祖母怎么忍心拒绝呢?康哥儿原是祖母与我看着出生长大的,祖母1向10分疼他,对此事倒是乐观其成。”

文慧撇撇嘴:“你这丫头真笨死了!怎的也不劝劝叔祖母,要过继也该过继个年纪大些、身体好些的,如果1定要从9房选,小101也不错呀?为何偏要过继个病秧子?!叔祖母年纪又大了,还能带几年孩子?!你也该有个顶事的兄弟撑腰才好!”

文怡闻言心下大怒,文慧这话1下便咒了祖母与弟弟,都是她现在最亲的亲人,叫她如何能忍?!只是她向来性情暖和,不欲与人辩论,又顾虑着这是在别人家中,便忍了忍气,才微微冷笑:“6姐姐费心了,康哥儿很好,小孩子身子弱些也是寻常事,等大几岁就会好起来了。”

文慧虽说原本是个粗心的,但这几个月的苦头吃下来,也学会了几分察颜观色的本事,立时便察觉到了文怡话中的不悦,不由得生出几分屈身来。

她原也是为了文怡着想,6叔祖母年纪是真的大了,1下要养两个小孩子,1定会很劳累,若是有个万1,难道要文怡年轻轻的就得负责起两个孩子的教养?!那岂不是耽误了她的终身?!况且文怡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明年及笈后,便要准备出嫁,可那时候文康还只是个小娃娃,又能顶什么用?能为文怡撑腰么?若是文怡出了嫁后,6叔祖母又去了,1个娃娃又怎能支撑家业?9房的嫡长子不能过继,那就过继嫡次子,以文全的年纪,过个45年也到了能娶亲生子的时候了,可6房过继的却偏偏是最小的1个!想要这孩子能撑起家业,至少要10余年呢,变数实在太多了!

然而这些话,涉及到未出阁的小姐们不好公然接头的话题,她原本不大在意,只是被祖母和母亲训得怕了,又不好意思在向来关系不大亲密的文怡面前提,方才没把话说明白,没想到文怡居然不领情,她忍了忍,还是没忍住气:“我是1番好意,才提示你的,不领情就算了!何必给人脸子瞧?!你当我是真看得起你么?不过是因为我被困庵中的几个月,只有你1个过来看望,虽说没跟我照面,但还是时时关心我的起居。我想着你为人还算厚道,是个可以结交的,没想到你给脸不要脸!”

文怡听得又好气又好笑,撇开了头:“6姐姐多心了,我去庵里是瞧庵主和如真师父去的,跟你不干系!你不必屈身自己与我亲近!”

文慧更恼了,猛地站起来:“此话当真?!你不是瞧我去的?!”

文怡淡淡地笑了笑:“6姐姐想太多了,你与我又不亲近,我去瞧你做什么?!”

文慧顿时涨红了脸,只觉得自己表错了情,10分没面子,两只眼睛直直地瞪向文怡,几乎要喷出火来。

文怡倒是很淡定,她现在用不着怕文慧什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也没有太多顾虑。6房如今有田有地有产有嗣子,在族中也很有声望,而长房如今已经失了族长之位,在族中权位大不如前。顾庄上的族人,如今对大伯父1家的态度还算恭谨,大半是看在他在朝为官,可以扶携提拔族中子侄的面上。如今全族的子弟,读书者不知凡几,也就只有2堂哥文良参加会试时,曾向他家求助,可文良也没考中呀?!文怡算算文康的年纪,觉得弟弟去考功名时,大伯父说不定已经致仕了,便也丢开了顾虑。再说,大伯父虽是京城高官,但文慧在庵里困了几个月,他也没吭过声,直到现在才让大伯母过来接人,可见对这个女儿也不是百依百顺的,她又有何所惧?!

坐在外间的文娴与文娟听到声响,都走了进来。文娟听得面露讽意,插嘴道:“6姐姐别朝自个儿脸上贴金了!你当你在庵里清修是什么好名声?9姐姐为何要去瞧你?!”文娴瞪了她1眼,有些踌躇地上前劝道:“6妹妹,我知道你在生气,可是......我们也是迫不得已,上头还有祖母、父亲和母亲管着,我们便是故意,也不好去看你的......”

文慧冷笑1声,看向文娴的目光中带了几分嘲讽:“哪个要你们来看我了?我在庵里受苦,从前跟我亲亲热热的姐妹,却连1句问候都没有!人不能来,话也不能带1句么?!我写给你们的信,也1点儿回音都没有!你们倒也好意思说自己是迫不得已?!”

文娴1窒,红了脸撇开头。做为姐姐,她当然知道自己应该多关心做错了事的妹妹,可是......文慧出了那种丑事,她又怎能不为自己的名声多想1想?

文娟见姐姐受气,便不忿地道:“这都怪你胡作非为,害得整个顾家的名声都被你连累!你还有脸说5姐姐的不是?!若不是你,她跟国公府的亲事也不会告吹了!”

文娴大惊失色,忙捂住她的嘴:“不可胡说8道!”又是气又是急,百忙中还偷偷看了文怡1眼,再往外头看,生怕有人闻声,脸红得都快冒烟了。

文怡却立时便回想起当初偶然中听到2伯母段氏与3姑母柳顾氏说话时,曾提过的盛国公府来,莫非文娴与这户人家的亲事真是因为文慧的名声才告吹的?但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聂家是她近亲,都还没据说过文慧的事,盛国公府又怎会据说?文慧的事虽然在族中有不少人知道,但当时并未外传,而东平王世子和柳家那头,看在柳顾氏的面子上,也应该不会宣扬出去,至于前来救援的官兵......并没人目睹过文慧的狼狈模样,事后走得也急,只怕还不知道呢。单从她平日所接触到的消息来看,表面对于文慧带发清修之事并不清楚,大概族人们也知道事情轻重,没敢说出去吧?那文娴的婚事,应该不是因为这个缘故起因没说成的。

仔细想来,东平王世子到顾庄来作客的事,反倒更惹人注意些,会不会是有人向盛国公府说了什么,对方知道顾家故意将文娴许给东平王世子为侧室,因此便没答应这门亲事呢?

文怡默默思索着,那边厢,文慧已经在冷笑着反驳文娟了:“少把罪名往我身上推!人家为何要答应娶5姐?1个女儿要许几家人呢?!你当我啥都不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