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黃宗羲道:“你只需說銀子去哪了?”

馬鳴騄道:“銀子都在工商實業銀號、航運造船銀號、水利糧食銀號、皇家市易所還有各家工坊賬上,他們欠着內務府五千多萬。”

黃宗羲皺眉問道:“他們為何欠着銀子不肯上交?”

“他們也沒銀子。”馬鳴騄苦笑道,“他們要有銀子早就給了。”

“那麼問題來了,銀子到底哪去了?”黃宗羲已經像在審犯人,“五千多萬銀子,總不能憑空消失吧?”

這下馬鳴騄也有些火了。

你個姚江黃孝子沒完了是吧?

“黃太沖!”馬鳴騄怒道,“你是在審犯人嗎?”

“馬主事見諒。”黃宗羲忙道,“下官只是單純的想問個明白。”

“黃宗羲,此事馬鳴騄只怕也是說不清楚。”崇禎打斷兩人道,“不過,朕卻可以告訴伱銀子去了哪裡。”

黃宗羲道:“請聖上不吝賜教。”

馬鳴騄和其他各科給事中也紛紛豎起耳朵。

崇禎笑着說道:“朕今日早上從清涼門外小碼頭上岸之時,發現碼頭附近之沿街商鋪比之年初時繁榮許多,街邊攤販也是多了許多倍,待進了清涼門,街邊商鋪更鱗次櫛比,道上行人也是磨肩接踵。”

“這還沒到年底呢,京中的百姓就已經開始在準備年貨了。”

“而且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以前清涼門附近的大街可是冷清得很,年初時並沒有這麼多的商鋪以及攤販,應該沒錯吧?”

馬鳴騄便笑着說道:“是這樣,這一年南京是繁華了許多。”

醫科都給事中傅山也笑着說道:“聖上,何止是清涼門內,就連金川門、神策門以及定淮門附近的大街小巷也熱鬧了許多。”

“那一片以前可都是大片的荒地。”

“可現在,卻已經建起成片的房子。”

馬鳴騄道:“那一片住的多是我們內務府的士子以及家眷。”

正說話間,工商實業銀號大掌柜鄭遵謙突然說道:“聖上,臣想明白了!”

“鄭遵謙,你想明白什麼了?”崇禎笑問道,其他給事中也是紛紛看過來。

“聖上,臣想明白銀子去了哪裡。”鄭遵謙眉飛色舞的道,“銀子已經流入了京中的千家萬戶,噢不,是流入了江南八府又一州的三千萬百姓的手中。”

“原來如此!”鄭遵謙這麼一說,航運造船銀號大掌柜錢熙瞬間也反應過來。

到底是跟銀子打交道的專業人士,崇禎只是稍微點了一下,他們就反應過來。

說白了,這就是市場上的流動性不足,導致的資金鏈斷裂,因而到處都缺錢。

可是馬鳴騄以及傅山等其他給事中卻還是一臉懵,還是想不明白其中的關鍵,經濟學原理對於門外漢來說還是有些難以理解。

“啥意思啊?”市舶科都給事中夏允彝皺眉問道,“沒懂。”

鄭遵謙便解釋道:“彝仲,我問你京中百姓是不是富裕了?”

“這個倒是。”夏允彝道,“自從工商實業銀號入股扶植起了各行各業的作坊,京中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進了作坊做工,都賺到了不菲的工錢,可是這跟我們正在討論的銀子有什麼關係?百姓手中能有幾兩銀子?”

“當然有關係。”鄭遵謙大聲道。

“三千萬百姓,每個人十兩銀子,那便是三億兩!”

“好像懂了。”夏允彝點點頭,隨即又道,“可是好像又沒有完全懂,不過有一點卻是明白了,那就是各家銀號還有內務府賬上確實沒有銀子了。”

馬鳴騄也道:“原來銀子流入了百姓囊中,這就難怪。”

崇禎又問道:“現在市面上的貨物是不是價格越來越低?”

“還真是這樣。”說起物價,輜重科都給事朱舜水瞬間就來了精神,“聖上,這一年來江南市面上的物價足足便宜了一半,米價已經跌到五錢一石了!許多糧商就急了,都囤着糧食不賣,人為的哄抬糧價製造糧荒,松江的糧荒就是這麼來的。”

崇禎笑着說道:“市場上的貨幣供應不足,錢更值錢了,就必然導致糧食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下跌,這個道理還是很好理解的。”

然而,只有鄭遵謙和錢熙等幾個人勉強能夠聽得懂。

其中就包括太子朱慈烺,因為與太子妃接觸得久了,於商業方面大有長進。

朱慈烺皺眉道:“父皇,如果任由這個局面持續下去,只怕是於我工商實業的發展極為不利,是不是應該想個法子?”

崇禎笑着問道:“太子,你有什麼法子嗎?”

“可以增加銀礦的開採。”朱慈烺想了想,又接著說,“還可以增加與西夷間的海貿,以絲綢、茶葉以及瓷器等物品換回來更多的白銀。”

“太子,這些怕是不夠。”夏允彝搖搖頭說,“我們市舶科做過核算,大明與西夷一年的海貿總額也不過三百多萬兩,這點銀子只怕是杯水車薪哪。”

“聖上,可以發行寶鈔。”鄭遵謙忽然說道,“唯有寶鈔能破解此困。”

“寶鈔?只怕是不妥吧。”朱慈烺擔心的道,“我大明寶鈔現在幾乎已經淪為了廢紙,官紳百姓只怕是很難接受另外一種寶鈔。”

崇禎道:“寶鈔當然不行,但是銀票卻可以。”

“銀票?”朱慈烺茫然道,“父皇的意思是?”

崇禎道:“銀票的意思就是,可以直接兌換銀子的票據,銀票由皇家銀號獨家發行,皇家銀號每發行價值一元的銀票,就必須在銀庫儲備一兩銀子,任何商家任何人拿了銀票,可以在任何時候到皇家銀號兌支相應數額的足色銀。”

“妙極!”鄭遵謙聞言贊道,“如此一來商家和官紳百姓就再無後顧之憂,就能放心大膽的使用銀票,而銀票的信用一旦建立起來,只要儲備五成甚至四成的足色銀,就足以應付官紳百姓的兌支需求,如此一來對銀子的需求就會極大的減少,市面上也就不會再缺銀子,也就不會再出現各家銀號乃至內務府都缺銀子的困局。”

崇禎心說你還是過於保守了,準備金哪裡用得了四五成?

一旦銀票的信用建立起來了,兩成的準備金就足以應付,擠兌是不可能發生擠兌的,就算真的擠兌,也沒什麼好擔心的,直接跟足色銀脫鉤就是了,到時候已經用慣了銀票的官紳百姓不可能倒退回去重新用銀子。

因為銀票相比銀子方便太多了。

只不過這些話就沒有必要說出來。

笑了笑,崇禎又道:“除了發行銀票之外,現在市面上流通的銀子成色屬實太雜亂,而且使用銀子還需要稱重,屬實不方便,朕以為,有必要發行統一規格並統一成色的銀幣,銀幣的額度可以分為三種,一元、五角以及一角。”

“其中的一元銀幣,價值相當於一兩足色銀。”

“五角相當於五錢足色銀,一角則相當於一錢。”

“此外還需重新鑄造銅幣,幣值分為五分及一分。”

“之前的銅錢仍可以使用,十文銅錢相當於一分銅幣。”

頓了頓,崇禎又道:“今後,未經鑄造的銀子將不被允許作為錢幣在大明境內使用,洋商若想要與大明做貿易,也只能拿黃金或者白銀到皇家銀號換取等額的銀票又或者銀元,然後才可參與貨物之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