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對於電磁推進來說,制約它推力提升的關鍵因素很多。

不過最主要的是兩個。

一個是大功率高密度的電源供應,另一個則是強磁加速場了。

電磁推進,從名字就知道,無論是哪一種,都離不開帶電源的供應。

太陽能帆板即使不考慮遠離太陽而導致的功率衰減問題,國際空間站那種體積,也才能提供120kw左右的電能供應。

而120Kw的電能,對於當前的電推進系統來說,能提供的推力不過是5N左右而已。

推力越大,對於電能的需求越高,這是電磁推進系統註定的指數關係。

而強磁加速場決定了將電離後的離子的速度,離子噴出的速度越快,能形成的推力也就越大。

至於工質,其實反而並不是技術難題,它只不過是值不值得的考量罷了。

畢竟氙氣再昂貴,如今的工業界也有辦法批量生產。

當然,對於徐川來說,拋開技術難題外,考慮實用性也是他需要做的事情。

而對於楊弘院士的好奇,他笑了笑回道:“如果說是其他方面的難題,或許我還想不到什麼解決的辦法。”

“但磁場和工質,我說不定還真有機會解決。”

微微頓了頓,他看向楊弘接着道:“楊院士應該知道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吧?”

聞言,楊弘點了點頭,道:“這個我知道,但如果你是想將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應用到電磁推進系統上的話,難度恐怕不小。”

“無論是體積還是額外的冷凝系統,都會極大的增加電磁推進系統的重量,這對於航天來說,無疑是增加了負擔的。”

徐川笑着說道:“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我最近有個研究方向就是常溫超導材料以及如何提升超導材料臨界磁場,目前已經有了一點方向。”

“雖然還不知道結果,但是如果能成功的話,用於電磁推進系統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聽到這話,楊弘愣了一下,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他想問問是什麼材料什麼方向,但到了他這個高度,自然很清楚相關研究的保密性。

思索了一下,他看向徐川問道:“那工質呢?”

“就算是磁場你能夠解決,工質也是關鍵,氙氣的價格比黃金都還要貴。如果完成一場航天任務需要的工質過多,那還不如使用傳統的化學燃料做推進。”

聞言,徐川淡淡的笑了笑,道:“那就不使用氙氣好了。”

“不用氙氣,那用什麼?氬氣?”楊弘又愣了一下,好奇道:“氬氣雖然的確比氙氣要便宜,但目前還處於研究方向,而且支撐完成一次航天任務,需要的氬氣也不會少到哪裡去,不一定會比化學燃料便宜。”

徐川笑着搖搖頭,道:“不,使用氮氣就好了,氮氣的價格相當低廉,分離也簡便,足夠支撐航天任務了。”

“目前的電推進使用氙氣的原因在於氙氣電離最容易,其他工質的電離難度大。”

“而電離氮氣的難題,如果是採用傳統的手段,那自然是相當難的。但放到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上,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氮氣一千多度的電離溫度,對於可控核聚變技術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等等,或許有更便宜的.”

說著,徐川突然愣住了,自言自語的陷入了思索。

對面,聽到一半的楊弘心頭有些痒痒的,但也沒去打斷徐川的思考。

他知道,如果今天對方的思索有收穫的話,說不定能給航天工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改變。

從剛剛簡潔的話語中,他明白了眼前這位青年大致意思。

利用可控核聚變技術來為電磁推進系統提供磅礴的電能,以及通過高溫電離廉價的氮氣等工質,再配合他正在研究的強臨界磁場超導材料,來為電磁推進系統提供推力。

這應該就是眼前這位對於新一代電磁推進系統的完整構思了。

不得不說,從理論上來說,這一套技術,只要相關的核心都沒問題,那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或許是在一個領域中鑽研太久,那些耳聞能輸的困難在他心中已經根深蒂固,在面對這種前沿領域的科技構造時,他的思維有些僵硬了,沒有了往日的大膽舉例,謹慎求證的想法。

這大概是每一名科研人員在經歷了漫長的研究工作後,幾乎都會誕生的東西。

也是在學術界為什麼大部分的突破性工作,幾乎都是青中年的時候做出來的原因。

陷入構思中的徐川,絲毫沒有在意外界的環境。

腦海中,一張電磁推進系統的構想圖,在一點點的完善。

驀的,他突然抬起了頭,眼神明亮的看向坐在他對面的楊弘院士,帶着些興奮的語氣詢問道:“楊院士,你這裡有黑板嗎?”

“黑板?”楊弘愣了一下,道:“有倒是有,不過不在我辦公室中。需要的話,我去取過來?”

徐川點頭道:“那麻煩楊院士幫忙取一面黑板和粉筆過來,我有點新想法。”

“行。”

楊弘點了點頭,起身走出了辦公室,不一會便拖着一張移動黑板過來了。

徐川迅速上前,拾起粉筆在黑板上開始繪寫。

腦海中的構想圖,在他的手中逐漸呈現在黑板上。

一旁,楊弘好奇的看着逐漸呈現在黑板上的怪異圖像,有些不解。

不過伴隨着徐川開始給每一個模塊標註解釋,他整個人逐漸愣住了,瞳孔中帶着震驚和訝異。

半響,落下最後一筆的徐川將手中的粉筆拋進粉筆盒,轉身笑着看向楊弘,開口道:“這是我剛剛臨時構思出來的一點想法,楊院士你看看。不過我沒學過繪製工程圖,所以畫出來的東西有點丑還請見諒。”

看着呈現在黑板上的結構圖,楊弘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道:“你是怎麼想到用壓縮空氣來當做工質的?!”

聞言,徐川笑了笑,道:“廉價!”

“一開始的時候,我想的是利用氮氣這類相對廉價且容易製造的工質來代替氙氣或者氬氣作為發動機的工質。”

“但不管再怎麼廉價,它們都是有成本的。”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不直接從大氣層內進行獲取呢?”

“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這兩者的含量佔比超過了總成分的百分之九十九,可以說只要在大氣層內,這兩者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儘管氮氣和氧氣相對於氙氣氬氣這類氣體來說更難電離,對於電離的要求更高,但如果是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來做供能,要對空氣進行電離,可以說毫無壓力。”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直接通過增加一個吸氣壓縮裝置,直接從大氣中汲取氮氧等工質,直接為電磁推進系統供應。”

“這樣一來,這種推進裝置在大氣層內直接就解決了工質與續航的難題,只要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的能源足夠,理論上來說,它能一直翱翔於藍天之上。”

“至於深入外太空,這就需要啟用航天器本身攜帶的工質了。”

“但相比較直接從地面上就發射使用比較,在高空中切換形態,再爬升至外太空,毫無疑問需要的工質數量要少很多。”

“楊院士覺得這個想法如何?能否做到?”

對面,楊弘深吸口氣,壓下心頭的震撼,緩緩道:“這簡直是我見過的最驚奇的電磁發動機設計了結構了。”

“驚為天人!”

“但不得不說,如果你能夠解決可控核聚變小型化以及強磁電流加速場的問題,還真有可能做到。”

徐川笑着道:“我準備將這一套電磁推進系統命名為‘空天發動機’!”

“空天發動機,空天發動機”

楊弘念叨了兩聲,眼神明亮的說道:“即適用於航空,也適應於航天的發動機!”

“如果你真的將這套發動機設計製造出來了,這將是航空與航天領域最大的轉折改變!”

“甚至,它將成為未來星際遠航時代的主流發動機之一。”

“畢竟從理論上來說,它不僅僅適用於地球,凡是擁有大氣層的星球,它幾乎都能適應。”

徐川笑了笑,道:“考慮外星球什麼的,目前來說還太遙遠了。”

“不過從理論上來說,它的確適應航天領域,又能適應航空領域。所以我才叫它空天發動機。”

頓了頓,他開口拋出橄欖枝:“怎麼樣,楊院士,有興趣嗎?來星海研究院和我一起研發這一套新型發動機。”

楊弘臉色很明顯的意動了一下,張了張嘴,不過答應的話還是沒說出口。

他苦笑着搖搖頭,道:“很感謝徐院士的看重,不過我沒法答應這個,畢竟我現在還掛着天宮空間站的總設計師的職位。”

聞言,徐川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倒是差點忘了這個事情。

這挖人直接挖到另一名總設計師的頭上,嗐!

對面楊弘笑着道:“不過我倒是可以向你推薦個人員。”

“誰?”

PS:晚上還有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