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這是武穴鎮,這是城子鎮,這是小池口。現在這三處都有李來順的軍隊布防。臣自德化出發逆江而上來武昌的時候,就親眼看見李來順忠王府的軍隊在岸邊構築炮壘.皇上,如果讓李輔臣、李來順完成了這三處的布防,那再想從武昌出兵去解九江之圍就不容易了。”

武昌府的大周皇城中的武英殿中,已經換上了一身大周朝官袍的郎廷相,正拿着根小木棍,在一幅掛起來的地圖上指指點點。他剛才點到的那三個鎮,都位於長江岸邊,九江府城德化的上游。其中武穴和小池口在江北,城子鎮在江南。這三個小鎮如果被忠王李來順的軍隊牢牢佔據,並且構築好炮台,架起幾十門可以發射十二斤彈丸的紅衣大炮,再用浮橋、鐵索之類的東西封鎖長江水面。那麼吳三桂的大軍想要順流而下去九江可就難了!

郎廷相接着又一指九江府城德化,憂心忡忡地說:“皇上,現在德化外圍的德安、瑞昌、建昌三縣都被李輔臣的軍隊控制,李輔臣的先頭部隊,在上個月已經抵達可德化外圍。康國公幾次派精銳出戰,想要打退李輔臣,奈何李家軍的火器十分犀利,騎兵的實力又強,康國公的軍隊難以抵擋臣離開九江之前,康國公已經連着敗了好幾陣了!

臣估計,李輔臣要不了太久,就能把九江府城給包圍了。雖然九江府城的城防十分堅固,但城中的兵糧儲備卻不大多,一旦被圍,最多只能堅持幾個月!”

吳三桂抱着胳膊,眯着眼睛,大模大樣對着地圖坐在一張太師椅上。身邊還站着吳應熊、吳世璠、吳世珏、夏國相、胡國柱、王屏藩、鄭蛟麟、方光琛、劉玄初、汪士榮等文臣武將。

聽郎廷相介紹完九江的情況,吳三桂就扭頭看着自己的兩個水軍大都督,笑着問:“國相、國柱,水師情況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皇上,”胡國柱笑道,“水師本就有大小戰船八百餘艘,官兵不下三萬,全都是練了兩三年,已然精熟水戰。”

夏國相又補充道:“皇上,咱們抵達武昌後,又從湖南和湖北的荊州、襄陽等處徵集了民船三千條,水手四萬餘,全都編入水師,用來運兵運糧。所以現在咱們總共有戰船八百,民船三千,府兵三萬,還有臨時招募的募勇四萬,全都隨時待命,只等皇上您一聲令下!”

吳三桂滿意地點點頭說了一聲“好”,然後又問吳應熊、吳世璠道:“應熊、世璠,陸師準備得怎麼樣了?”

“父皇,現在武昌這邊可以抽調出來東征的陸師府兵總共有十二萬之眾!另外還有從湖南和荊襄等處徵召的民壯八萬,總共有二十萬之眾!”

“皇爺爺,這二十萬陸師也都整裝待發,隨時可以出兵!另外,湖南方面還有三叔楚王的三萬府兵和兩萬民壯,也隨時能向江西或廣東開進。長安那邊還有.”

“夠了,這些兵就夠了!”吳三桂打斷了吳世璠的話,他這次帶着吳應熊出兵,而把吳應麒丟在長安守家,表面上的理由是吳應麒所部多少闖、獻舊部,讓他們去攻殺舊主,就有點陷之不義的意思了。但實際上的原因,則是吳三桂有意扶持吳應熊。

他這是吸取了李淵和朱棣的教訓!

李淵把個老大太子拴在身邊,整天讓老二秦王到處征伐,結果那個不忠不孝的李世民越打越壯,最後殺兄逼父把唐朝的規矩都搞壞了。

朱棣的情況也差不多,長子太肥,不方便行軍打仗,他就領着次子朱高煦去謀朝篡位。雖然沒搞出靖難二期,但是也害了朱高煦父子.實際上也間接害了大明朝!

如果朱高煦不是野心膨脹,最後被明宣宗做掉,以他打仗的能耐,完全可以替代大同的代王或是封去遼東為國守邊。那就不會有宣德縮邊,也不會有後來的土木堡之變了。

所以依着吳三桂的意思,吳應麒、吳國貴、吳世琮、吳世珏都是要留給吳應熊、吳世璠保家用的現在壓一壓,讓他們少立點功,別爬到太子頭上,就是為了將來可以大用他們。

想到這裡,吳三桂笑道:“算上民壯,就是水陸二十七萬!康國公那邊還有五萬大軍那就是三十二萬大軍!老夫再給他兌點水,詐稱六十萬不過分吧?”

“不過分,不過分,”吳三桂的首輔方光琛笑道,“就算詐稱百萬也不算多。”

吳三桂拈着鬍鬚道:“還有耿精忠和康熙呢,他倆怎麼都得各自吹出二十萬大軍.加一塊兒就是百萬了!”

“皇上,”劉玄初看上去並沒有那麼樂觀,謹慎地說,“大周、大清和江南靖國這次可以湊出來攻打大明的兵力實數最多就五十萬.大明那頭的兵力恐怕也不會太少,二三十萬總是可以湊出來的。”

吳三桂點點頭,笑道:“老夫當然知道江南人多不過老夫也不是只會靠着人多欺負人少打仗的。老夫已經發現了李中山、李輔臣排兵布陣中的一個破綻了!”

說著話,他就站起身走到地圖前,然後從郎廷相手中取過那根木棍,然後就沿着圖上的長江——鄱陽湖——贛江直接畫了條線,笑着道:“李輔臣這是顧頭不顧腚啊!他矇著頭打九江,打下來也就罷了,可要打不下來,朕的大軍再走水路繞到他背後去抄南昌,你們說他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吳世璠笑道,“當然是退守南昌了!”

吳三桂笑道:“他退守南昌,老夫就包圍南昌!”

“啊,這不是和鄱陽湖大戰一樣了?”吳世珏訝異道,“皇爺爺,咱們好像.”

他本想說“咱們好像是陳友諒”的,但是話一出口,覺得太晦氣,趕緊剎住。

吳三桂卻點點頭道:“你想得沒錯,咱們的布陣就和陳友諒一樣!可是你想過沒有,陳友諒為什麼會輸掉鄱陽湖大戰?難道是因為布陣不好嗎?”

“這個.其實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前已經走下坡路了。”吳世璠說,“他弒殺徐壽輝篡位,把徐宋變成陳漢後,就已經不大行了。”

吳三桂看了看自己寶貝嫡孫,滿意地點點頭:“沒錯,陳友諒之敗在於篡位後內部分崩離析這個問題咱們是不存在的!而且陳友諒攻打朱元璋的時候,無論北元還是張吳,全都作壁上觀。而現在,北清、東靖都幫着朕對付殘明!

所以朕只要包圍了李中山的爹,把李中山的主力吸引到鄱陽湖,北清、東靖就會全力以赴攻擊江南、江北。廣西的孫吉慶也會乘機舉兵攻打廣東.國貴說不定能乘機拿下廣州府。到了那時,哪怕鄱陽湖之戰暫時分不出高下,殘明也會陷入困境!”

“那李中山如果不救他爹呢?”吳世珏提醒說,“爺爺,這個李中山可不是什麼孝子。”

吳三桂笑道:“他不救李輔臣,那朕就捉了李輔臣拿下江西,然後分兵去支援一下你爹和孫吉慶,把廣東也給他拿下。而福建的鄭家就是個守家之賊,朕給他一個世鎮福建的好處,他也會歸順的。到了那時.殘明還剩下什麼?李中山即便能利用朕圍攻南昌的這段時間滅了耿精忠。他的地盤也只剩下江蘇、安徽、浙江,區區三省還敢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