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卑職四川保寧府文林郎景川請裕王爺大安!”

“卑職湖南長沙府文林郎張景科請裕王爺大安!”

“卑職浙江紹興府舉人王勝明請裕王爺大安!”

“卑職河南開封府舉人朱詡請裕王爺大安!”

“卑職山西太原府舉人姜子翔請裕王爺大安!”

瑞信堂二人,一場遇貴人後給貴人磕頭請安的儀式正在進行,這五個幸運官是王忠孝親自從瑞信堂門外排隊的幾十個來辦“選官貸”的大清候選狗官中選出來的。

這幾位看着都挺健康的,年紀也不大,最主要的是家裡面的爹媽也都不老,身體都硬朗——放“選官貸”最要緊的就是看這個候選官的身體和家庭狀況。年輕力壯的優先,家裡頭父母雙亡或是父母都還年輕的上佳。

要不然官員死在任上,或是官員遇上守孝的倒霉事兒,這個“選官貸”就很可能要變成不良貸款了。

所以那些年老的,病病歪歪的進士、舉人,通常會遇到告貸無門的窘境,只能在同鄉同年的接濟下在北京城苦等,其中的進士等上幾年,總還是能授個官的,除非自己死了或是家裡的老人掐着點過世.

至於舉人,那可就不一定,他們是揀選,揀着了就有,揀不着就扔吧。

不過無論是進士官還是舉人官,大部分清朝的漢員(六七成的樣子)的仕途都會止步於初仕官——也就是一輩子沒得升,而沒得陞官也不等於可以端着大清朝的鐵飯碗混吃等死。

因為大清朝的漢人官是沒有鐵飯碗的,清朝官員的俸祿是跟着職官定的,沒有職官就沒有俸祿。和品級、散官銜都沒關係。

別人以為他們做官了,端上了金飯碗,其實他們是臨時編!

許多人俸滿之後,就只能帶着一肚子的辛酸苦楚回家養老了——八年候選加上五年俸滿就是十三年了,如果三十多歲高中差不多也奔五了,身體差一些的也就算完了。

當然了,旗人官是有鐵杆莊稼的,而且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還有世職,要混個差事也容易,什麼拜唐阿、筆帖士的一大堆,在旗丁數量稀少的康熙朝,再不濟當個八旗步甲。

一個步甲一個月起碼也有二兩俸銀,一年有四石八斗祿米——這還是“坐糧”,在家坐着就有了!如果要出去走走,還有行糧可以吃,每人每月再加二兩銀子。此外每個季度還有一次“季米”,皇上一高興還有個“遍賞八旗”,遇上紅白喜事,還有銀兩補貼,逢年過節還有節賞。

八旗子弟包括八旗姐妹,都是一生下來就有一份或半份兵丁口糧,每家每戶不管養不養馬都能領到一份馬乾(養馬錢)!

另外,每個旗丁還能有三十畝旗田,都是免除一切稅賦的土地!

雖然這幫八旗子弟都自稱“奴才”(要麼是皇上的奴才,要麼是大小旗主的奴才),而漢人官都稱臣,看着好像高檔一點。

但是誰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想必人人心裡都清楚的。

不過有個臨時官,總比什麼都沒有強吧?

哪怕是一個縣令,只要地皮颳得好,還是有可能還上高利貸後還有點剩,萬一在當官的過程中遇上貴人,沒準就能平步青雲了。

所以被王忠孝領上來給福全請安的那幾個候選官和候選舉人都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不是裝的,是發自內心感激啊!

這心態和明朝、宋朝那些有功名的讀書人拜見王爺時完全不一樣。

什麼文人風骨,什麼書生意氣,什麼才子清高,統統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屁股高利貸!

他們幾個都在北京候選多年了,其中最長的太原府舉人姜子翔已經候了整整九年了!

他是十七年前中的舉人,當時才十六歲,還是小鮮肉一枚,當年就興沖衝來了北京,在北京過完年就考了會試,然後落第。不過他並不灰心,接下去六年又考了兩回,還是接連不中。

於是他就去吏部投供,想以舉人參加揀選。其實在順治朝的初期和中期,舉人揀選的機會還是挺多的。

可是這位姜大舉人去參加揀選的時候已經順治朝的後期了,當時各地的官缺都已經填補上了,而候選的舉人也越來越多。入關後的第一代八旗子弟也到了要謀差事的時候,再加上這個姜大舉人長得也不像個大臣,又瘦又矮的,不討“男女貴人們”喜歡。所以他就揀來揀去沒人要了。

而在北京等人“揀”的過程,他還得維持候選官員的體面,還得四處活動尋找門路。可他家裡雖然是做買賣的,但並不是什麼大晉商,壓根就供不起他這樣“揮霍”,於是他就只能靠借債維持了。可是他這個山西人又有那麼點經營頭腦,知道要將本就利。所以不敢惡狠狠借上一筆閻王債去買官,結果送得少了,壓根走不通路子,只能在沒完沒了的等待之苦熬日子。等到最後,官沒有選上,債倒是越積越多,現在都欠了超過兩千兩了這可都是利滾利的高利貸!

被要賬得逼得實在沒辦法,他這才橫下一條心,準備到新開張的瑞信堂借一筆大的,無論如何要買到一個缺沒想到這就遇上貴人了!

真是老天有眼啊!

想到這裡,這位姜大舉人都哭了!

他這一哭,引得另外兩名進士和兩名舉人也都鼻子一酸,眼淚嘩嘩的就下來了。

原來這四位的處境也和山西太原舉子姜子翔差不多,都是寒門士子,好不容易中了進士或是以舉人參加揀選(中舉也是學霸了),來的時候都是興沖沖的,以為這輩子可以位極人臣。可是幾年耗下來才知道,他們這哪裡是來當官的?簡直就是來給大清皇上當狗的,而且還是沒編製的臨時狗.更慘的是,則是他們連臨時狗都沒還當上,就已經欠下一屁股債了。

“呦,這怎麼就哭了呢?”裕王福全看見這一幕就有點暈乎了,“王大頭,你是怎麼挑人的?你們幾個過去遇見我的時候都挺樂呵的。”

他知道自己是貴人,也經常被人“遇”,但以前遇到他的都是八旗子弟,全是嘻嘻哈哈的,沒有哭鼻子的。

“王爺,他們命苦啊,他們是漢人,我們幾個是旗員。”王忠孝笑着解釋道,“為了這一個縣官,打小苦讀,又沒完沒了的科舉,那文章多難寫啊!好不容易中了進士、舉人,又得在京候選.三五七年也候不着一個差事,家裡也不是大富大貴的,為了過日子走門子,個個都拉了一屁股虧空!現在見着您肯提拔他們一個,那就是遇上活菩薩了,能不哭嗎?”

說著話,王忠孝又給那五個馬上要當上狗官的傢伙遞眼色,那幾位還挺機靈,馬上大聲喊道:“王爺,您就是我們的活菩薩,菩薩保佑”

都菩薩保佑了王忠孝心說:要擱前朝,他們哪怕認魏忠賢當爺爺,也沒現在這麼落魄啊!至少不會拉一屁股高利貸。

“那,那我就保佑他們一下吧”裕王福全問,“要不要我跟對喀納打個招呼?”

大學士對喀納現在兼了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