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就在四京會試緊鑼密鼓進行之際發生了兩件大事:

在江西,楊賀衝破官軍圍堵進入湖南,卻遇到極其兇狠的苗漢團練圍剿,結果沒被精銳官軍如何的楊賀居然在一場小規模偷襲中中箭身亡,成了苗族巡檢使李壽的戰利品。

聽到這個消息,走投無路的婁世用終於同意接受招安。

他把殘餘隊伍遣散大半,以一千七百人規模接受了改編,被任命為會寧守備游擊,負責駐守贛東南會寧、安遠兩縣,防備山中苗瑤各寨的動亂。

草原上傳來消息,厄古的輝拉、色延部頻頻出現在長城邊,魯顏部也有進入遼東的跡象。

皇帝急召乞蔑兒汗入宮,詳細詢問下這才知道已經兩年草原上雨水較少,牧民擔心沒有遭遇白災(暴風雪)的話意味着更嚴重的乾旱,所以向南躲避。

「那卿的烏拉部呢,還有克爾各、布里亞他們通常會怎麼做?」趙拓立即意識到他有些話沒說,這裡面可能隱藏着巨大危險。

「皇帝陛下能想到這些,說明您的仁慈已經開始廣布草原了!」乞蔑兒汗居然說了句拍馬屁的話,趙拓高興之餘微微有些臉紅。

只聽他接著說:「布里亞沒事,他們習慣了在更北的地方馴養適應駝鹿,那東西耐冷耐旱皮實得很,他們牛馬不多所以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實在不行還可以往烏拉爾走,那邊的草原廣闊得很!

我的烏拉也還好,大不了也往西走,去天山那邊和葉兒羌打兩仗,熬到開始下雪誰都動彈不得的時候,他們無奈也就忍下了,反正知道我不會賴着不走。

最麻煩是克爾各,他若是南下就會擠壓輝拉、魯顏甚至到色延的地盤上來,這三個都不是他對手,所以要麼聯手抗敵,要麼就只有往長城躲避……。」

聽他這樣講,趙拓忽然想到,烏拉這時候來朝貢,而且擺出很低的姿態原來是有原因的。這個老狐狸,他早預見到克爾各遭災之後會南下,所以來商京是他策劃好的把戲。

不對,也可能是太師托必古給他出的主意。「那麼,以卿看來現在該怎麼做呢?」趙拓微笑問。

果不其然,乞蔑兒汗拍着胸脯說只要自己回去聯合三部共同抗擊克爾各,打退這草原上的惡狼,一切便會回歸平靜。

當然了,他自己勢單力孤,需要大皇帝這邊資助些,那麼勝算才能更大。

趙拓沒有立即答應,他請乞蔑兒汗先回去,容自己思考下。本想派劉喜去請教李丹,但想起他還在考場里,只好作罷。

他走到書案前,找出自己當初興奮地告訴李丹烏拉部要來朝貢時,他寫給自己的回複信。趙拓坐下把信又看了兩遍,嘴角浮出笑意。

招手把劉太監叫過來:「找個待詔來,朕要擬旨。」劉太監略帶訝異地看他一眼,轉身出去,不一會兒從宮門口的值班房帶回個人來。

「臣李著,見過聖駕,祝陛下安康!」

「咦,怎麼是你?」皇帝見到李著,大喜,賜座後問他:「你剛才為何祝朕安康?」

李著驚訝:「陛下忘了?今日乃是春分。」

「哦!」皇帝拍下額頭:「朕心裡都是這些摺子,把節氣都過糊塗了!」他說著自嘲地笑笑,然後開了個玩笑問:「弟在考場,卿在朕側,你猜是他緊張,還是你緊張?」

李著嘿嘿了聲拱手回答:「陛下別太寵這小子,他就是個猴兒,一高興尾巴就上天了,得隨時拿個棒槌敲打着!」

趙拓一愣,哈哈大笑:「真是親兄弟,你兩個說話口吻都是一家子!來,我這裡有個問題,既找不到他,且問問卿的意見。」

李著嚇了一跳,趕緊起身揖道:「陛下,臣的職責怕是不該干預政事。

「誒,朕只是廣聽博採,沒有要你干政的意思。」說罷,趙拓將草原形勢和可能今夏發生嚴重旱災的事講了,問:

「乞蔑兒汗如今要求天朝撥給錢糧,他答應去聯合諸部對抗克爾各。卿以為,朕是否該同意他的請求呢?」

「陛下,丹哥兒在城外曾看到有厄古朝貢使團的人在打獵,他和臣說起這事時曾說過:

有朝一日能夠在草原上設郡縣,那將是人生一大快事。臣當時說他想當然,他說其實此事並不難做。」

「哦?」趙拓來了興趣,立即往前坐坐:「他可詳細說過有什麼辦法?」

「有。」李著點頭:「丹哥兒說,在草原上設郡縣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時三刻能做好的,要循序漸進,不惜花幾十年功夫。

不過慢工出細活,只要把厄古人之一部、或半數納入中華大家族來,那麼克爾各也好、布里亞也罷就翻不起大浪來。」

趙拓一邊點頭,一邊迅速找到鉛筆和紙,在上面記錄起來:「我自記着,卿繼續說下去!」

「他的意思不是一下子把草原全劃成郡縣,而是從距離長城最近的地方開始,然後逐步向北拓展,所謂郡縣也與內地的州府制不同。

臣當時問他這個郡縣與秦漢的郡縣難道不同么?他回答說是不一樣的。

長城外厄古人人數居多,漢人偏少甚至沒有,故而丹哥兒的意思竟是個許厄古人自治的郡縣制。

譬如像青城、凈洲、沙井這種地方,城周若干里之內可以漢人耕種,此範圍外則為牧區禁止燒荒、砍伐、耕種,這樣也有利於保持水土風貌。

區域內的政務由朝廷委派的政務官處理,牧區的政務由厄古人推舉的政務官處理,二人均向縣令負責。

而縣令則由吏部選拔在國子監學習已畢,且參加過科舉的厄古人子弟擔任,縣丞或主簿中至少有一人應為漢人。

這樣,既將漢學推廣於草原,潛移默化影響之,又可以滿足厄古人自我治理的需要。

財稅上他建議前十年長城外新增設郡縣財稅一律減半收取,且允許以牲畜相抵。

甚至不必太過精確,只要規定一定敖包每年繳納一頭羊即可,如果有實力的,也可以躉交,比如一次繳納去年生小牛或小馬一匹抵四年賦稅這樣。

還有商稅,要鼓勵兩邊商人往來,朝廷可以提出十年之內商稅和關稅一律減半,這樣出入關的商隊數量會大大增加,稅收反而會比現在更多!

總之,草原地廣人稀,牧民急躁豪爽,所以任何律法規矩要簡、明、快!

他很贊成陛下冊封親王、郡王、公爵、侯爵的做法,並且提出可以仿效漢時推恩令,不同的是最低就分到侯爵,這樣他們不擔心子孫失去爵位,接受起來也更容易。」

「嗯,這條很重要!」趙拓覺得這是自己畫龍點睛的得意之作,李丹贊成讓他頗有成就感,記下之後問:「還有么?」

「還有就是對於宗教的傳播問題。丹哥兒說,前朝允許很多宗教在草原傳播,所以布里亞信耶教、克爾各信黃教、葉兒羌信穆教,輝拉和魯顏信道教和薩滿,烏拉和色延則信佛教。

這裡面道教和佛教是陛下能夠掌握的,要警惕一心傳教的葉兒羌和布里亞。

同時對同為黃教親近吐蕃和諸羌的克爾各嚴厲打擊,若讓黃教南、北做大,烏拉和色延失去草場,那麼中原也就沒有安寧的那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