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當初棘城之戰一樣,羯趙數十萬大軍被擊潰,從此一蹶不振。

這一戰同樣如此,燕國去了大半條命,被梁國踩在腳下。

雖然還佔據着薊城,卻處於梁國三面包圍之中,被攻陷是遲早的。

李躍在薊城周邊設下五支人馬,賈堅鎮守束州,徐成鎮范陽,鹿勃早鎮樂安,此地也是當年鄧桓屯兵抵擋燕軍之地。

秦彪鎮居庸、糜進鎮雍奴。

慕容恪無論是北退草原,還是東下渤海,都被堵死。

稍有動作,五路人馬齊至。

“臣以為可以薊城為餌,誘燕國人力、物力西出,不出兩年,可耗空遼東國力,屆時東進,事半功倍。”

沒有其他人在時,王猛才說出心中構想。

從中原攻打遼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幽燕北背沙漠,進臨易水,西至軍都,東至於遼,長蛇帶塞,險陸相乘也。

沒有大規模騎兵,過去了也很難立足。

如今的遼東已經不是秦漢時的蠻荒之地,漢末至晉末連年混戰,大量河北百姓避禍遼東,促進了當地的發展,燕國、高句麗、扶余都曾強橫一時。

西漢建昭二年(前37年),扶餘人朱蒙於玄菟郡建高句麗國。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麗趁中原大亂,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

兩年之後,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

又於建興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

如果不是慕容氏強勢崛起,高句麗基本吞併整個遼東。

“關東穩固,錢糧充足,甲馬齊備,周邊無擾,方可進圖!”李躍慎重許多。

歷史上隋煬帝的教訓不能不重視。

慕容氏進圖中原的野心被擊潰,只能將重心挪回遼東,與高句麗狗咬狗。

兩邊分出勝負,李躍差不多一統北國了。

事分輕重緩急。

慕容垂在太原苟延殘喘,年輕的岳父拓跋什翼健在漠南不停騷動,苻堅兩路攻打涼州。

李躍積極進取,其他人也沒閑着。

慕容氏被打殘後,威脅最大的是江東。

桓溫執掌江東大權後,強勢推行庚戌土斷,成果斐然。

今日之江東絕非王謝荀殷時的江東。

而且桓溫一向野心勃勃,肯定不滿足於一個郡公,他要走司馬懿的老路,唯有北伐,樹立功勛……

“先西後南再遼東!”李躍騎在馬上,遠眺河北山川河流,胸中豪情萬丈。

王猛卻拱手道:“臣以為不妥。”

“為何?”李躍大概猜出他的意思,幾次談論天下大勢的時候,王猛都不主張進攻江東。

“江東有長江天塹,人才濟濟,乃天下正統,一脈相承,大梁雖席捲北國,然麾下多為晉人,人心憐晉,未必會盡全力,倉促南下,只會令江東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此漢趙、羯趙皆不敢南侵之故。”王猛一臉認真。

“大梁有天命眷顧,莫非不及江東之正統?”李躍蹙起了眉頭。

司馬家幹了這麼多缺德冒煙的事,如今卻因為正統二字動不得了?

李躍自然不甘心。

王猛道:“正統即名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遂。永嘉以來,胡人席捲北國,忽興忽亡,一世而強,二世而衰,禍起蕭牆,滿門猝滅,皆因正統名分不足!”

“原來如此!”李躍眉頭舒展。

問題不在外面,而在內部。

十六國南北朝,有幾家能順利傳位的?

劉淵、石勒、石虎都曾強橫一時,三人一死,國中血流成河。

如今梁國實力還比不上當年的他們。

另外一大問題則是梁國也吸收了大量羌氐烏桓鮮卑匈奴等夷狄,內部問題被隱藏起來,並沒有消失。

整個南北朝其實都在解決這個問題。

不攻就不攻吧,先把自己的根基穩固下來。

梁國最大的問題依舊是家底薄弱。

“依景略之見,大梁豈非不能一統天下?”李躍望着蒼茫大地,春日之下,萬物勃發,江山如此妖嬈,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從立國之日起,一統天下便是隱藏的夙願。

王猛笑了起來,“江東是正統,只限於晉室,而非其他!”

“知矣。”李躍也跟着笑了起來。

江東其實已經陷入一個怪圈之中。

君弱臣強,權臣林立。

被取代是早晚的事,沒有桓溫會有劉溫、蕭溫,要麼腐爛下去,直到亡國,要麼被新崛起的勢力取代。

而新崛起的勢力,會沖淡江東的正統性。

梁國的機會不會少。

前提是梁國自己夯實根基,不陷入十六國南北朝的怪圈之中。

“報殿下,薊城全城舉喪,慕容儁病死,託孤於慕容恪、陽鶩、慕容評、慕輿根,世子慕容暐繼位,!”

就在大軍離鄴城只有百多里時,斥候追了上來。

“慕容儁既死,燕國內亂將起也!不用兩年,孤將得遼東!”李躍笑道。

慕容恪是燕國的頂樑柱,但慕容儁是燕國的根基。

根基沒了,頂樑柱無處着力。

一朝天子一朝臣,慕容儁能維持與慕容恪的和睦,但慕容暐卻未必。

燕國早已分成兩派,慕容恪、慕容垂、悅綰一派的革新勢力,可足渾氏、慕容評一系的守舊勢力,還有陽騖、封奕、皇甫真、慕輿根等豪強勢力。

而慕容儁的託孤非常有意思,陽鶩、慕容評、慕輿根與慕容恪並駕齊驅,也就說是大權並非慕容恪獨攬。

能看出慕容儁想玩平衡之道,卻學藝不精。

但以燕國如今形勢,內憂外患,急需大權獨攬霍光、諸葛武侯一類的人物,慕容恪這麼的苗子居然不用,由此也能看出慕容儁對慕容恪的忌憚。

這種安排只會令燕國更混亂,立即要了燕國的老命。

“燕國敗亡,將由此而始也!”王猛也贊同李躍的看法。

“給慕容恪送份國書,讓他節哀順變,保重身體。”李躍決定給燕國再添一把火,國書不給慕容暐,給慕容恪,試探試探燕國的氛圍。

“哈哈哈,殿下……英明。”王猛一眼就看穿李躍用心。

現在看來,不打薊城好處甚多。

攻破薊城,燕國就一心一意固守遼東,今後反而難打。

但留下薊城,燕國不得不分出精力防守。

爭天下,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