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夜晚宿營在黃河岸邊,聆聽着滾滾浪濤的轟鳴聲,曹恆和黃舞蝶睡的都很沉。

臨近後半夜,營地里傳來一陣馬蹄聲。

進了軍營以後,馬蹄聲很快消散,顯然是有人把戰馬給牽走了。

沒過多會,曹恆和黃舞蝶的帳篷外面傳來張苞的聲音:“太子,諸葛孔明來了。”

睡夢中的曹恆隱約聽見帳外有人說話,猛然睜開眼睛。

黃舞蝶在他身旁睡的正熟。

數次領兵征討異族,曹恆已經練就了只要聽到丁點異常的動靜,就能從睡夢中醒來。

可黃舞蝶畢竟不行。

孫策說話的聲音不大,曹恆醒了,黃舞蝶仍然在睡夢中。

起身披上衣服,曹恆走出帳篷。

張苞等在外面。

看到張苞,他問了一句:“孔明來了?”

“來了,正在等着太子召見。”張苞回道。

“太子妃已經睡下。”曹恆說道:“我們走到稍遠些的地方說話。”

領着張苞來到距他那頂帳篷十幾步的地方,曹恆吩咐:“把諸葛孔明請來,我有話要問他。”

張苞答應了,隨後離去。

沒過多久,他就領着諸葛亮來到曹恆面前。

諸葛亮向曹恆躬身一個大禮:“見過太子。”

曹恆抬了下手,向他問道:“你應該知道我來這裡是為了什麼。”

諸葛亮回道:“大概能猜出一些。”

“前些日子,你治理水患,為什麼把當地的神婆扔進河裡?”曹恆問道:“你知不知道,事情傳到洛陽,連父皇都被震驚了。要說你的膽子可真不是一般的大,才到黃河,就捅出這麼大的漏子。”

“太子明鑒,那些神婆非扔進河裡不可。”諸葛亮回道:“即便是陛下在這裡,我還是會那麼做。”

諸葛亮開口說即便曹鑠在這裡,他也還會那麼做,張苞眉頭微微一皺就要開口呵斥。

曹恆制止了他,隨後向諸葛亮問道:“你為什麼要這樣做?總得給我一個理由,要是父皇問起來,至少也知道該怎樣回應?”

“敢問太子,是什麼人把消息傳給陛下的?”諸葛亮沒有回答,而是向曹恆提出了問題。

“父皇從哪裡得到消息,我又怎麼可能知道?”曹恆說道:“你也別管是誰告知的父皇,只要告訴,究竟為什麼要把神婆丟進黃河?”

“神婆被丟進黃河,還有人向陛下稟報,他們把無辜百姓丟進河裡,不知誰為那些百姓做主?”諸葛亮說道:“當初我丟神婆,只因那裡正在祭祀。有神婆要把正值風華的少女獻祭給河神,我就告訴他,少女無知,沒有人先去知會河神,怕是反倒給地方帶來災禍。神婆既有通神的能耐,讓他去河裡與河神說一說,應該不算過分。”

諸葛亮做了解釋,曹恆算是明白過來。

當初他來到黃河岸邊,恰好遇見地方祭祀,有神婆要用少女獻祭河神。

神婆的做法,必定是引起了諸葛亮的不滿,所以才救下少女,把那個神婆丟進黃河。

已經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曹恆臉色變的不太好看,也沒有立刻開口說話。

諸葛亮卻接著說道:“我也不是要處死神婆,只不過要他去與河神說句話。她要是個真有本事的,應該下的去上的來,可我和當地官員以及參與祭典的百姓等了好久,也沒見他從河裡露出頭來。後來我覺着她在河底的時辰太久,又把幫襯她的幾個人也都丟了下去。到了最後,我都沒見有一個露出頭來。”

曹恆當然明白諸葛亮那時為什麼這樣做。

看着諸葛亮,曹恆說道:“你也不要既殺了人,又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你那點心思,別說當地官員,就連我也能看的明白。”

“太子聰慧絕頂,我的這點心思當然瞞不過。”諸葛亮回道:“我已經傳令各地官府,但凡有神婆要用活人獻祭,都得先讓他們到水底走一圈。不僅要讓他們下水,還得在他們身上綁起大石頭。要是真有本事,綁上大石頭,他們也一定可以逃的上來。要是沒有本事,死了也是罪有應得。”

“各地獻祭,最尊崇的就是神婆神漢。”曹恆說道:“你把他們壓製成這樣,對各地官府可是個不小的考驗。”

“雖然官府會面臨考驗,神婆神漢說話,再沒有幾個人相信。”諸葛亮回道:“可太子應該明白,但凡祭祀,這些人總會提出以活人獻祭。被獻祭的那些,也都是大魏子民。他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平白無故的被人殺死?”

盯着諸葛亮的臉看了好一會,曹恆嘴角浮起一抹笑容。

他對諸葛亮說道:“你做的這些事情,我也多半都能理解。等我返回長安,必定會向父皇稟明緣由。我認為父皇知道來龍去脈,應該也不會責怪你。”

“當初太子把我舉薦給陛下,我卻給太子惹來了不少麻煩。”諸葛亮說道:“要不是我擅自做主處死了那些神婆神漢,陛下也不會震怒,把太子派到這裡查問。”

“我來這裡,也不全是為了那件事。”曹恆說道:“父皇其實還想要我查看各地治理的情況。今天剛到黃河岸邊,我正打算明天去找你的路上,沿途看一看。”

“太子不用看了。”諸葛亮說道:“我來到這裡有些時日,卻沒有讓地方整飭河道。”

“你到黃河邊上已經好些日子,怎麼動也沒動?”諸葛亮說他並沒有整飭河道,曹恆臉色不是太好的問道:“前些日子,就連火舞也查問不到你的蹤影,我倒是想知道,你究竟做什麼去了?”

“火舞並不是追蹤不到我。”諸葛亮回道:“只是他們找到了我的行蹤,用不多久,我又會離開那裡,到下一個地方。”

“我正打算問你。”曹恆說道:“每到一個地方,你總是逗留不了兩天就會離開,能弄的明白那裡的河道該如何整飭?”

“就是為了弄明白,所以才只能這樣。”諸葛亮回道:“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把那裡的地形地貌給記下來。我打算查看了多半條黃河,然後再決定如何疏通與墊高堤壩。”

“與見一處解決一處相比,有什麼不同?”曹恆向他問道。

“當然有所不同。”諸葛亮回道:“我把各地容易發生水患的緣由集中起來,然後就可以分析從哪裡下手能夠把一些不用整飭的河道避開。這樣一來,耗費的人力物力也不會那麼多。大魏這麼多年一直征戰不休,府庫也早就空虛。能為大魏朝廷節省一些開支,當然是好的。”

“沒想到你居然還能有這些計較。”曹恆微微一笑,對他說道:“父皇要是知道你盤算着這些,必定會大為讚賞。”

“身為大魏臣子,而且還是太子一力向陛下舉薦,我又怎麼敢不竭盡全力?”諸葛亮回道:“至少陛下問起,我得有些東西拿得出來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