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皇后冷靜下來考慮利弊,倒是覺得三皇子迎娶韋紇公主未必是壞事。

畢竟這個兒子由於吃了生母被皇帝忌諱的虧,原本就不合適迎娶那些備受矚目的高門貴女。

若是娶了出身低一點、或者是高門裡不那麼得寵的女孩子呢,原本也拉不到多少岳家的重視與扶持。

顧箴早先對三皇子的安排,就是娶個真正賢良淑德、出身略差的女孩子,好叫三皇子婚後同正妃和和樂樂過日子。

至於說國本之爭,也就指望三皇子就藩之後私下裡搭把手。

並不似雲風篁那樣,尋思着利用孩子的婚事,籠絡一門臂助。

而韋紇公主的身份不便摻合儲君之爭,可不跟出身略差的國朝貴女差不多?

這年頭嫁出門外的女孩子潑出門外的水,錯非夫婿被看好,不然的話,娘家又不是沒兄弟,又不是沒其他女婿,幹什麼要管這一個?

三皇子出身上的瑕疵人盡皆知,皇帝的態度也很明確,傻了放着貴妃一系皇子、放着十皇子等人去看好他。

如此相比之下,韋紇公主其實比國朝出身略差的貴女還強點。

至少人家不是國朝之人,哪怕國朝強於韋紇,但畢竟韋紇到底是個獨立的國家,甚至早先還一度打得中土喘不過氣來……

即使如今他們的可汗大閼氏都是國朝定的,在對方沒有表示出反抗之前,國朝還是要以禮相待的。

那這韋紇公主嫁過來之後,只怕地位待遇比之前的柔昆還強些。

畢竟她的境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對那位可汗的態度。

但凡皇帝不打算換可汗,總要給這兒媳婦一份體面。

若是……若是皇后這一派,爭儲失敗,那麼……指不定這個兒媳婦,反而能夠利用其身份,給他們留下一線生機了……

皇后考慮到這兒,倒是對三皇子迎娶韋紇公主不甚反對了。

並且仔細分析的話,這事兒對他們母子未必是壞事。

可問題就在這裡,這提議是貴妃提出來的!

誰能相信敏貴妃會幫中宮娘兒倆?顧箴總覺得哪兒不對勁?

可她思來想去也想不出來這件婚事有什麼不好的地方?頂多就是名頭不好聽罷,畢竟如今的國朝,鄙夷外邦,堂堂皇子,未來的藩王,正妃是異國之女,到底沒有迎娶本朝高門貴女來的體面。但這相對於好處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若說實在有不對勁的地方的話,難道是那韋紇公主有問題?”左右沉吟着,“不過,韋紇公主到底一介女流,縱然嬌蠻無禮,殿下堂堂男兒,難道還怕了她不成?”

他們都沒提公主長的不好看啊、不能生

這些。

因為這些都無關緊要,政治聯姻還管什麼姿容氣度?至於說不能生這一點,就更加無所謂了。

是韋紇公主嫁過來給淳嘉當兒媳婦,又不是三皇子去韋紇當上門女婿。

正妃不能生,那就納妾啊。

要說藩王無嫡不能傳承王位這一點,別說當年淳嘉在袁太后的運作下就破例過了,就衝著為了給韋紇面子,國朝還能讓韋紇公主絕了後?少不得過繼嗣子充當世子。

“還有種可能,就是那公主來了之後可能會因為某些緣故,對陛下不利?”有個宮人猜測道,“可就算如此,也怪不得咱們娘娘跟殿下頭上。畢竟這親事是陛下的意思,又不是娘娘跟殿下的打算。”

的確,就算這位公主是個刺客來的,這是皇帝想塞給三皇子的正妃,可不是皇后娘兒倆求的,出什麼事,也不能怪他們。

所以貴妃的算計,到底在哪裡?

……差不多時候,蘭舟夜雨閣中,雲風篁正聽着陳兢的稟告:“……皇后的人已經打聽到伊氏那邊的動靜,是有些懷疑咱們私下裡給十皇子通風報信了。”

這個通風報信,當然是告訴十皇子,三皇子跟顧珏已經聯手,正謀划著對付他了。

雲風篁挑了挑眉說道:“皇后這次竟然這樣敏銳么?”

陳兢笑着說道:“哪裡可能呢?說是皇后娘娘聽着陛下有意以韋紇公主妻三皇子,大發雷霆……於是三皇子也聽到了動靜,便趕過去安撫。約莫是安撫的時候不當心罷,卻將咱們前不久提醒十皇子的事兒告訴了皇后娘娘。只是這位殿下大概是考慮不周,倒也沒細說來龍去脈。這會兒,皇后娘娘彷彿認定了,娘娘前番之所以會推薦三皇子給陛下,去給那韋紇當女婿,說不得就是受了十皇子的託付,存心要針對三皇子呢!”

“三皇子那身份,國朝的高門長輩們,但凡有點兒清醒,誰肯把受寵的女孩子給他?”雲風篁端起茶水呷了口,淡笑着說道,“與其落在兄弟後面隨便娶一個,還不如迎娶韋紇公主,怎麼說,也是為朝廷儘力了。如此好歹也能叫他在陛下跟前,被看重幾分……本宮一番好意,偏皇后喜歡多想!”

她擺了擺手,“且讓他們母子兄弟的互相猜忌去罷,畢竟陛下精明,能不親自動手,咱們還是別親自動手的好。”

主要是國本之爭還沒正式開始呢,還不到倉促行動的時候。

“娘娘。”陳兢猶豫了下,但還是說道,“其實奴婢也覺得,三皇子迎娶韋紇公主,利大於弊?”

言外之意,所以娘娘做什麼要將三皇子推薦給皇帝?

雲風篁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說道:

“這韋紇可汗雖然年少體弱,登基也有好幾年了。要說他至今畏懼國朝,若是不能將這公主嫁過來鞏固雙方的關係,便是娶了國朝冊封的公主做大閼氏,心裡還是不能安定……倒也不是說不通。但你說,他這都承位好幾年了,再怎麼不安,能有當年韋紇動蕩之時不安?當年都沒提出來嫁公主,這會兒怎麼想起來了呢?”

見陳兢若有所思,她緩聲說道,“二皇子三皇子雖然不是長子,其實比秦王也就小了那麼點兒……他們是同歲啊!今年開始議親,明年成婚,後年就要就藩。秦王得陛下喜愛,又有本宮在,還有可能冊封就近之地,便於往後團聚。二皇子三皇子怎麼可能有這個待遇呢?”

“他們必然是要被封去偏遠之地的。”

“而且就崔氏跟皇后的手段,他們就藩之後,還有機會回來團聚么?崔氏看得清楚,乾脆打算陪着孩子去藩國了!”

“這種情況下,任憑三皇子有無數手段,但凡離開了帝京,他還能做什麼?”

“只是藩王滯留帝京也不是沒有前例,可誰不是得先帝寵愛,如世宗時候的得寵皇子,又或者情況特殊,手握重權,譬如攝政王?”

“三皇子哪個都不沾,前兩年本宮就揣測過,他會用什麼法子留下來?”

“早些日子,聽說他在追查玉山之死時,本宮就覺得不太對勁……畢竟那案子固然要緊,可陛下也不是肯受群臣轄制的人。”

“只要陛下不喜歡他一日,他到了年紀就不可能繼續留下……”

“前兒個才聽陛下提到韋紇想嫁公主與皇子,好安可汗之心時,本宮心裡頓時有數了。”

“當年韋紇跟紀氏可沒少勾勾搭搭!”

“雖然說寧國公畢其役於一功後,紀氏餘孽傳聞早已遠遁大漠,終身不再履中土……而且因為走之前,他們狠狠坑了韋紇一把,按照常理,韋紇之中,也絕無他們的容身之處……”

雲風篁淡淡說道,“但紀氏把持朝政足足三朝,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誰知道他們到底是真的銷聲匿跡,還是在等……等到流着紀氏血脈的皇子長大?”

反正她設想自己是紀氏那邊的話,既然有兩個流着自家血脈的皇子還在宮闈里好好的長着。

甚至有一個的養母還是皇后。

當前局勢又很是不好,她是不可能不考慮暫時蟄伏,等皇子長大了再見機行事的。

尤其是三皇子幼年時候就顯露出了不差的資質。

陳兢瞠目結舌,下意識的咽了咽口水,低聲說道:“所以,娘娘聽陛下提了一嘴,韋紇想嫁公主與皇家後,就懷疑,這才是三皇子殿下留京的後手?可是……

可是陛下沒說准許娶了韋紇公主的皇子留在帝京?”

“韋紇可汗許嫁這妹妹,是為了同公襄氏更融洽、更彼此信任些。”雲風篁緩聲說道,“若是那位公主嫁過來之後,其夫待遇一如既往,叫可汗如何安心?所以肯定是要加恩的。留在帝京這事兒,現在沒人提,但一旦三皇子跟那公主成親,少不得有臣子主動講起來。”

“何況,韋紇一度強盛,其公主做了我國朝藩王妃之後,若是放去地方上,也是讓朝廷不放心,不是么?”

畢竟人家堂堂公主嫁過來,不可能獨自上路罷,少不得陪嫁眾多。

誰知道這些陪嫁里都是些什麼人?

會不會趁機刺探國中情形?

而且,一個娶了異國公主的藩王,會不會趁勢藉助韋紇之力壯大自己,日後威脅到中央朝廷?

總之三皇子沒娶成韋紇公主也還罷了,一旦娶成了,皇帝想讓人去藩國,群臣都會攔着。

這種皇子是肯定要留在帝京,讓君臣一起盯着的。

“但是國朝也默認,三皇子一旦娶了韋紇公主,便與大位無緣?”陳兢小聲提醒,“三皇子哪怕靠着這門親事留在了帝京,往後卻如何收場?”

雲風篁緩聲說道:“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問題是,他若是不留下來,很多事情,從此都跟他沒什麼關係了。”

陳兢遲疑道:“可如今陛下似乎也准了,這……三皇子豈非就要如願以償?”

“怎麼可能?”雲風篁冷笑了一聲,“你當那天本宮給陛下出謀劃策時的話,都是隨口胡謅的?還是陛下當真會聽進去之後就不管不顧,直接賜婚了?你看着吧,涉及兩國邦交,陛下再怎麼信任本宮,也少不得自己查探一番……到時候,哼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