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姜常喜就知道,自己又想當然了,這不是自己生活過一輩子的地方,這裡沒有幼兒園,這裡十幾歲的孩子就要扛起來家計的。

儘管是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可偶然總是有突髮狀況,總是想當然。

不過回府的時候情緒依然有點低落,姜常喜:「其實這些孩子,學習點東西才好。」

周大人:「那也要他們能去學堂才好,對於許多人家來說,這麼大的孩子,可以幫着做事情了。」

餘下的不用多說,總有人力所不及之處。

姜常喜吸口氣,緩和一下氣氛:「孩子們淘氣的時候,我怎麼會覺得煩惱呢?現在想要看他們淘氣都難了。」

周大人:「還是真的煩惱的。」

而且姜常喜不知道的地方,周大人真的有為孩子們煩惱,沒有夫人以為的那麼少了麻煩。

不過是人家當爹的一力承當了。

噗嗤姜常喜就笑了:「孩子們長大的路,都是周大人賠禮道歉的路。」

周瀾:「為夫現在就後悔,太忙了沒能全程參與。」人家周大人真的挺遺憾的。

姜常喜抽抽嘴角,您可真是親爹,嫌棄丟人不夠。

回府的時候,看到姜姜帶着小謹去了針線房,姜常喜愣是忍住了腳步沒有跟上去。

或許姜姜同圓圓去外面的時候多,看到這些比自己早,她們自己才早早的成長了起來。

所以你說讓孩子滿大街跑,到底是好還是壞呢,這算是過早的接觸了年齡層以外的東西,被迫長大了?

話說,大環境如此,這也算是追上了社會發展的腳步。

然後姜常喜就調整心態,在姜姜能夠處理的範圍內,一點點放權了。

甚至莊子上的事情,若是圓圓能夠處理,姜常喜都放權了。

先生倒是沒有嫌棄姜常喜打亂他老人家教導徒孫的步伐,覺得孩子們學習的時間少了。

人家還嫌棄姜常喜:「你對常樂若是也如此放一放,也不至於,我們師傅如今遠隔千里不得相聚。」

說的好像勞燕分飛一樣。姜常喜還是棒打鴛鴦的那個。

姜常喜:「常樂過來不容易,您回京城還不容易嗎。」

先生:「那不就是小時候沒有鍛鍊出來,現在才撒手讓他撲騰的嗎。」

姜常喜:「先生這話說的好接地氣。」

先生立刻閉嘴了,這個女弟子當真是不討人喜歡。

好吧,最後姜常喜就發現,自己似乎被架空了。這才多大年歲,要當老封君了。

除了小言,小慎還在她身邊,小謹,小行,如今都跟着人家姜姜身後跑呢。這可真是很了不得女郎呢。

姜常喜:「我這就當老夫人,榮養起來是不是太早了。」

小言:「您只當是自己是掌舵的,心裡會舒服一些。」

合著你也看出來我心裡不舒服了。

姜常喜:「我到是不是爭權。」

噗嗤小慎就笑出來了,然後:「女郎能幹,夫人自然是高興的,夫人莫不如去找老夫人,出去騎馬吧。聽聞邊郡的風光很是不錯的。」

小言:「其實您在邊郡,也沒有好好的欣賞過這邊的風光呢。」

姜常喜:「說實話,是不是姜姜給你們好處了。」

小言扭頭就走:「我去讓人準備出行的事情。」

小慎:「夫人,您想多了,女郎就是心疼您成日操勞不容易。」

姜常喜:「那就是被人策反過了,跟你們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們還是長點心眼吧。」

換來小慎再次的笑聲。

夫人身邊呆的久了,總是要挑戰一下他們的業務水準,說不得晚上小言就讓她自我檢討呢。

話說最近夫人有些閑,小言都看出來了,有時候會特意同夫人說說話。

人家姜常喜還真不是被這點事束縛住的人,這片事業交出去了,人家可以開闢新事業。我還年輕,再創業就是了。

就比如,這些邊郡官眷,姜常喜向來把她們的排擠當做是自己太優秀,被這些人嫉妒了。

然後就是想要賺她們的銀子,只有這樣的打臉,姜常喜覺得才是真正的勝利。

原來的時候忙,沒時間,現在姜常喜覺得挺閑的,她應該可以着手這件事情了。

至於具體計劃,姜常喜還沒有,左不過吃穿,消費。弄化妝品就算了,人家姜常喜寧願自己獨美。

美麗別人,尤其是這群孤立她的女人的事情,她才不做呢。

所以人家姜常喜給常樂去信,讓他在京城置辦了最流行的布料,還有最流行的衣服款式,頭面首飾。

說真的,常喜這封信,挺為難人家常樂的,這不在人家姜小郎君知識範圍之內。

常喜這邊東西還沒到呢,就開始給自己造勢,人家要開邊郡最流行的成衣鋪子。

說真的消息出來,這些女眷都不以為然,誰家沒有個布料行?都號稱京城最流行,哼。要不是給郡守夫人面子,人家都不抬眼皮看你。

人家姜常喜弄成衣鋪子,思路當真是非常不一般,先自己弄了幾個話本子,然後找先生幫着潤色。

先生看着女弟子的眼神都是涼的:「你覺得先生我就這樣的水準,幫你潤色這種,上不得檯面的東西。」

姜常喜:「先生這話就偏頗了,怎麼就上不得檯面了呢。自古流傳至今的,不是您的那些孤本,都是這些蕩氣迴腸,感人肺腑的民間故事。」

先生嗤之以鼻,民間故事,女子也說得出口,那是艷俗話本:「哼。」

姜常喜:「先生,您這麼想,弟子這也是為了帶動咱們邊郡的經濟。」

先生:「話是不是說的大了。」忽悠誰呢,這能帶動經濟?

姜常喜:「先生至少弟子在做。」

先生拿着女弟子大白話文,拿起來三次,都沒看進去,甩在桌上:「實在丟人。」

姜常喜:「先生弟子也不敢要求您全本潤色,只是在這些故事的女主穿着,首飾的地方,您稍加潤色,言語要華麗一些,形容要震撼一些,最好讓人聽了就忍不住想要擁有。配上詩詞那就更好了。」

姜常喜:「您看,您用語言,帶動當地流行,是不是促進經濟發展。」

先生就那麼冷颼颼的看着女弟子,就這,還只是的要求,還不如通篇改了呢:「你也是讓為師長了見識,如此文雅,高潔的學識,竟然讓你用來牟利。」

促進發展,你是個人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