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隨你們,以後可別後悔。”陳銘警告道。

這些傢伙有什麼心思,陳銘還是知道的,以為學會了煉丹之法,就能夠掌握他的致病的手段。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陳銘能夠煉製出這些丹藥的關鍵,別人想偷也偷不走。甚至陳銘想教也不一定教得會。畢竟修鍊天賦是個非常稀缺的東西。

陳銘運氣好,有修鍊天賦,但如果不是碰到了祖師爺,這輩子也就能夠憑藉著陳老爹傳授的那幾手混混日子。

說起來,陳銘還是要感激那個來路不名的祖師爺的。陳銘一直很奇怪祖師爺的來歷。至少到目前位置,陳銘還沒發現祖師爺對他有什麼壞心思。可是祖師爺又說不清他自己的身份。

陳銘是有正統傳承的梅山水師,每一代祖師爺在拜師貼上都可以找得到傳承的,可這位神秘的祖師爺卻並不在這拜師貼上的歷代祖師爺名諱之中。對了,陳銘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這位神秘祖師爺的真正名諱。

不管怎麼說,陳銘對這個祖師爺還是心存感激的。

正如丁光書所說的那樣,附一醫院選拔的那一批醫學生學習能力果然要比茶樹村選拔出來的那一批要強得多,他們本身就有醫學基礎,學習起來,輕車熟路,陳銘教的東西,他們很快就能夠掌握好。對煉丹爐的操控上手也快得多多。

茶樹村的那一批文化程度比較低,腦瓜子的先天後天情況都遠不如那些醫學生,學起來非常吃力。

“這大學生就是不一樣,學起東西來,就是快。”

“可不是,比我們幾個學得快多了,陳醫師手把手教我們,結果我們學了一個多月,才勉強可以煉丹。我看他們要不了多久就能夠煉丹了。”

“是啊。人家能考上重點大學,能是一般人嗎?”

馬玉兵幾個在背後小聲議論着。

“你們三個在這裡嘀咕什麼呢?”陳銘走到這哥仨背後,這三個傢伙討論得太投入,竟然完全沒有察覺。

聽到陳銘的聲音,哥仨這才連忙回過頭。

“陳醫師,我們在看他么學煉丹呢。”馬玉兵說道。

“怎麼樣?是不是比你們強多了?”陳銘問道。

這哥仨有些不好意思。

馬玉兵抓了抓後腦勺:“強了不是一點點。人家過幾眼就會了。”

汪貴則替村子裡的小夥子擔心起來:“咱們村的這些傢伙不行啊。最好的都比補過人家最差的。要是放在一起比,咱們村的得全淘汰了。”

“那可不一定。他們學得是快一點,但是煉丹講究的是耐心,到後面看誰能夠穩得住。”陳銘說道。

其實陳銘也不太看好村裡的那些人,腦瓜子真沒人家好用。畢竟能夠上重點大學的,哪一個不是萬里挑一選拔出來的?就茶樹村這一兩千人,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總共就那麼兩三百人。報名參加的總共就那麼三十多個人。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而附一送過來的這三十個人,是從幾百應聘大學生里挑選出來的佼佼者。各方面素質自然比茶樹村的年輕人高出一大截。

但是煉丹不需要文憑,醫學生在學校里的學到的那點專業,來當葯童,用處並不大。煉丹講究的是對火候的把握,需要耐心,一爐丹藥煉製時間好幾個小時。年輕人很少有能夠老老實實待在那裡盯着煉丹爐不走神的。

別看這些醫學生在開始階段,進度似乎快了不少,但是到了最後,他們未必就一定能夠贏。

“陳醫師,我感覺葯田可能還不太夠。”馬玉兵擔心地說道。

“還不夠?都已經擴大了差不多十幾倍了。”陳銘說道。

“等到他們動手煉丹時,可是六十個人啊。足足是我們三個人的二十倍。當時幾畝葯田不夠我們三個燒,我看着一百多畝,真不夠他們六十個人燒的。”馬玉兵說道。

“那趁着他們還沒開始上手,你們趕緊再把葯田擴大一些。”陳銘想了想說道。

“要不再擴建一百多畝,直接把咱們村的荒山荒地全給擴建成藥田得了。”汪貴提了一個建議。

“也行,正好把大龍山這一帶的荒山全部圈進來。你們帶着他們去,以後這葯田也要他們負責。”陳銘說道。

“他們要是淘汰了,也可以留下來負責葯田的管理。”馬玉兵說道。

葯田裡種植的一些藥材是一年生的,收穫了之後,需要繼續播種栽培。有些還需要自己留種。比較繁瑣,工也比較多。如果再擴建一百多畝葯田的話,以後葯田的數量就以後三百多畝。如果葯田光靠這哥仨管理的話,光是葯田裡的活就能夠把這哥仨給累死。這兩撥人之中,淘汰下來的,如果願意留在這裡管理葯田的話,確實可以替這哥仨解決不少問題。

“這樣也行。把葯田擴建好之後。藥材種苗的繁育移栽,你讓他們跟着你們去做。”陳銘說道。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大批量收治漸凍症患者之後,運動康復中心收治的漸凍症患者人數累計已經超過三萬人了。對於全國總數高達二十萬的漸凍症患者人數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成果了。

來東化縣的漸凍症患者數量慢慢地在減少,畢竟,不是每個漸凍症患者家庭都有條件將患者送到茶樹村來接受治療。

這一天,運動康復中心漸凍症科室收治的患者數量便第一次在四位數一下。

得知這個消息,丁光書感到很欣慰:“看來漸凍症科室很快就要回歸到正常接診範圍。看來康克源和曲軍浩兩個人的想法是比較有遠見的。國內漸凍症患者會越來越少,將來甚至出現病源緊缺的情況。漸凍症科室的醫生可能會轉流到帕金森病科室去。”

“何止是漸凍症科室,按照陳專家那邊的情況,過一陣子,等那批葯童能夠煉製丹藥,治療藥劑便可以大量供應。帕金森病人雖然數量比漸凍症龐大,但一旦進行大規模治療,做到應收盡收,恐怕國內的病人會以極快的速度清零。”吳玉明說道。

“這個短時間內不用擔心,國內的治完了,還有國外的。漸凍症國外有將近百萬,帕金森病有上千萬。再說,我們運動康復中心的老本行是高運動康復啊。現在運動康復完全被帕金森病與漸凍症病的光芒給遮蓋了起來。這可不行。你要與體育圈多聯繫,另外也要加強宣傳,我們在運動康復者一塊是認真的,也是世界上最專業的。”丁光書有底氣這麼說。運動康復搞的時間最長,各種統計數據,可以亮瞎運動康復同行的眼睛。

“嗯,我們這三大塊,都應該發展起來。其實運動康復醫學雖然沒有帕金森病和漸凍症受關注,但運動康復的市場幾乎是無窮的。只要我們把名氣打出來,將來幾乎不用擔心病源的問題。”吳玉明說道。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外的病人進不來,我們只能將藥劑出口。但藥劑出口有很多問題。我們這治療藥劑在國內都沒有拿到批號。是我們醫院內部使用的方劑。要拿生產批號之類的,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另外,還得徵求陳專家的意見。”丁光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