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隨着茶道表演的開始,包廂里漸漸瀰漫了一種茶的芬芳,說起來楚歌對茶還有點研究的,不過那也這限於對茶的品嘗和識別好壞等,這些都是兩位教導自己的老人留下的習慣之一。日本的茶道注重形式,通過品茶來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目的。說起來在茶道這個問題上,可以看出中日兩國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茶道在日本傳承千年,並且影響深遠,再看看中國,端午節都成了韓國人的文化遺產了,雖然說韓國人這一舉動多少顯得有些貽笑大方,但是百年之後,後人深究起來,我們現在的人又為保護傳統文化做了些什麼呢?現在韓國人已經叫囂着漢字都應該算到他們的頭上了,一個民族由自卑到無恥,整天想着霸佔別人的東西來光耀門楣,我們在鄙夷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做點什麼呢?我們的zhèng fǔ職能部門,是不是也應該做點什麼呢?如果哪天春節、中秋,漢字、旗袍都不屬於中國文化的範疇時,我們的後人指着脊梁骨罵祖宗敗家的時候,就算是埋於九地之下,又如何能瞑目?

楚歌的感慨現在也只能在心裡,

茶終於燒好了,兩個MM端着茶上來,三和良友很是客氣的請楚歌先嘗,楚歌也不客氣,先抿了一口,說實話味道確實不錯。

“好茶!”楚歌的讚美也就僅限於這兩個字。

三和似乎覺得楚歌的讚美還不夠,喝了一口後接過話道:“茶道,既然被稱為道,想必楚君也知道道字在漢文化里的含義吧,老子的道德經里,道乃萬物之始。在日本,茶道並我僅僅是為了品嘗茶的味道,而且有通過對茶的研究,對道的追究達到一種境界的意思。作為一個日本人,我為日本的茶道感到光榮,雖然茶是從中國引進的,不過日本在傳承茶文化和保護方面,確實遠遠超過了中國。”

是人都有自負的一面,三和良友亦然,先前被楚歌一通搶白,現在多少有點找回場子的意思。楚歌本不是個計較的人,但是對三和良友拿茶來做文章,心裡多少有點不爽,於是便呵呵一笑道:“我雖然對茶道不是很了解,但茶在中國存在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所以對茶多少有點了解,分辨出茶的好壞的能力還是有的。中國人對於茶,更多是放在如何製作出更好的茶和品嘗茶的味道上。不過既然說到茶道,我倒是有點小小的看法,日本茶道經過前千年的完善,在形式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其程序之煩瑣,行外人想明白,估計需要進行相當長時間的學習吧?”

三和良友聽了立刻露出自豪的笑容道:“不錯。”

楚歌又是一笑,下面的話卻是話鋒一轉道:“老子所言的道,通俗的來講,是宇宙萬物的起源,中國人通過對道的追求,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似乎和茶道的道又有所不同吧?日本幾乎有點影響的技能都冠之以道,柔道,空手道,劍道,我是不是能這樣理解,這些道似乎和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道扯不上關係呢?或者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日本人從隋唐開始學習引進漢文化,卻始終沒能理解領悟到漢文化的精髓呢?於是乎各種道的出現,是不是也能理解成流於形式了呢?”

楚歌這話實在是不客氣到了極點,三和良友聽了頓時啞口無言,居然沒有話進行反駁。三和良友對中國文化也算是有相當的了解了,可是在楚歌這個從小背着《論語》《中庸》長大的人面前,那實在是兩個重量級的。

楚歌佔了便宜,卻一點沒有停止的意思,而是喝一口茶,潤一潤嗓子又說:“日本茶道,形式之煩瑣,幾乎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下雖然欣賞,但卻不敢完全苟同,生命太短,追求卻很多,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對茶道形式上的研究上,是不是有點奢侈呢?呵呵,我這話也就是說說而已,並沒有否定的意思。”扇完耳光,楚歌又賣起了乖,這讓三和良友聽了多少有點無法反擊的意思。藤澤這個色鬼的眼睛開始一直都是盯着小MM們亂看的,現在也轉過來瞪着楚歌一直遞眼神了,那意思是要楚歌別說的太過了。

相比於藤澤的着急,三和良友的反應卻激動的意思,而是在反駁無門的時候,開始仔細揣摩起楚歌臨時起意的話來,沉思了一會之後,三和良友居然感慨道:“楚君,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居然有這般見地,仔細想起來,日本在諸多的文化方面,確實有流於形式的地方,就茶道而言,煩瑣的形式,確實不利於推廣,這一點我們必須反省。”

沒想到三和良友居然說出這番話來,楚歌聽了心裡不禁咯噔一下,日本人實在是一個可怕的民族,他們的民族危機感之強烈,實在是令人出乎意料,自己臨機的一番話居然引起三和的反思,不能不說日本人在某些方面,確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然以日本彈丸之地,又如何能從戰後的一片廢墟中崛起,一舉成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強國呢?單靠美國的援助?這說法未免牽強了吧。

楚歌聽了三和一番話,多少有點無言了,倒是三和良友很鄭重的跪坐起來,對着楚歌很客氣的鞠躬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今天聽楚君一席話,實在是勝過良友數十年讀到的中國書。良友真心的表示敬佩,並誠心的邀請楚君擔任本基金首席操盤手,今後三和基金下屬所有金融資金,都完全聽從楚君的調配,懇請楚君答應,拜託了!”

三和良友來上這一下,邊上的藤澤也很識相的跟着跪坐鞠躬道:“一切拜託了。”

楚歌說起來畢竟年輕,對方突然來上這一下,不免多少有點感動,說起來以三和的身份,擺出這種姿態,換成一般的日本年輕人,早就惶恐不已了,哪裡還有拒絕的想法。楚歌當時心裡確實也有一種衝動,幾乎立刻就答應下來了,可是仔細一想,留下來是不錯,可是一旦簽了和約,就等於簽了賣身契,這個口子是絕對不能亂開的。

說起來為了楚歌的事,三和今天在電話里倒是狠狠的表揚了藤澤,不過也對藤澤沒有和楚歌簽長期和約表示了遺憾,眼看楚歌楚歌的和約只有兩三天就到期了,這樣的人才走了,那不等於是把鈔票往外推么,所以三和良友才千方百計的製造機會,想挽留楚歌。

誘惑是巨大的,楚歌清楚的知道,一旦自己點頭答應下來,今後手頭上就是幾百億的日圓操控權,人生能有多少這樣的機會。必須說楚歌是動心了,而且是 強烈的動心了,三和不比查理,查理的態度比起三和來,誠懇度雖然不低多少,可是姿態上完全是天差地別了。

楚歌猶豫了。

“這個……,懂事長您先請起來,說實話我的原計劃是來日本留學,並沒有長期操盤的意思,來到日本後感覺到諸多的不適應,便生了回國的念頭,現在您的盛情邀請,楚歌很感動,但確實也很為難,所以請您給點時間我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