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板栗脫了外面的大衣裳,套上新夾衣,繫上帶子,整整衣襟笑道:“咱這樣的帥鍋,哪怕穿麻袋改成的衣裳哩,也是風采不俗的。大舅母針線活這樣好,這衣裳穿在身上,板栗帥鍋更加玉樹臨風了。”

說完還在小蔥面前打了個轉,問道:“妹妹覺得咋樣?”

小蔥抿嘴一笑:“帥呆了!”

饒是“帥鍋”發明人菊花聽了,也笑得噴茶。因她常摟着山芋說“我兒子是小帥鍋”,這類話說多了,這些娃兒整天就把“帥鍋”掛在嘴上,外人聽了則莫名其妙。

葫蘆剛出來,聽見這話,嬉笑道:“板栗帥鍋又在顧影自憐哩!”

黃豆、紅椒和紫茄等娃兒也擠過來,喊“板栗帥鍋”,紅椒自稱“帥妹”,瘋鬧成一團。

這時,泥鰍帶着幾個人趕了兩輛牛車過來,歇在院門口。

小娃兒笑嘻嘻地跑進來,先對着菊花和劉雲嵐叫“菊花姑姑”“鄭嬸嬸”,然後才對板栗道:“我爹讓我先送一批貨過來,說這些是你們家馬上就要用的,有些過年後就要用。你派個人來點數。是把貨卸在這哩,還是擱在旁處哩?”

劉三順見葫蘆和板栗都在家管事了,連青山和黃瓜也沒閑着,深受刺激,便也讓泥鰍幫自己幹些算賬跑腿的活計。

泥鰍正羨慕葫蘆和板栗哩,聞聽這話,巴不得如此,因此很有新鮮勁頭。

板栗聽了,忙問道:“都有些啥?先讓我瞧瞧。東西不卸在這,卸到竹園那邊去,先擱山洞裡藏着。我找了人帶你們去,叫黃麥叔收貨就好了。”

泥鰍忙掏出一張清單遞給板栗。

板栗和葫蘆湊一處細瞧,見上面工工整整地寫着:大小竹椅各十隻,簸箕二十隻,竹匾和篩子各二十張。大籃子十個,一般大籃子十個,小籃子十個,圓籃子十個。大小筲箕各十個,竹簍二十個。一看字跡就是泥鰍寫的。

板栗便叫了個人送他們過去,一邊問泥鰍其他的東西做的咋樣了。

泥鰍就說那些竹床、竹屏風、書架、竹席等家用擺設,要細細地製作,馬上還不能好。

板栗點頭道,要他們做細緻些,反正到明年蓋房子還有些日子哩。我們在李木匠家定做的床、柜子也沒做好,都還早着哩。

泥鰍滿口答應了。

兩娃兒說完,轉頭就見劉雲嵐和菊花抿嘴笑,便有些莫名其妙。

菊花是見兩娃兒跟大人一般說事,有些好笑,又不好說出來,便對泥鰍誇道:“泥鰍幹事蠻有條理的,真不錯哩。”

泥鰍摸摸腦袋笑了。謙虛地說他哪比得上板栗和葫蘆能幹哩。

接着轉身出去,讓人從外邊搬了個竹簍子進來,招呼板栗等人過去瞧:“這些是我送你們的。這是筆筒。給板栗、葫蘆、青山、黃瓜,一人一個;這是竹碗竹勺,給黃豆、山芋、紅椒和紫茄,一人兩副。”

又指着幾個形狀各異的精巧提籃跟盒子對小蔥笑道:“小蔥妹妹,這幾個小籃子跟盒子給你的。你拿來裝些小東西也方便。”

這些東西雖然平常,然做得十分精緻奇巧,娃兒們見了歡喜,立時鬨笑上前,各自拿着泥鰍送自己的東西比較評論。

紅椒抱着小碗,仰頭問泥鰍道:“泥鰍哥哥。為啥你就送我跟紫茄兩個碗,送我大姐那麼多東西哩?那些小籃子跟盒子我也好喜歡哩!”

泥鰍正跟小蔥說,他讓人幫她編個好看的小竹簍,能背在背上,給她裝藥用的,聽了紅椒的話頓時傻眼。不知如何回答。

虧得他機靈,眼珠一轉急忙就道:“那我家去再拿兩個籃子和盒子來送給紅椒妹妹和紫茄妹妹。我先想着你們太小了,用不上這個的,就沒拿來。”

小蔥忙制止道:“不用了。這些我們三個人分就夠了。紅椒,往後不許這樣,哪有找人家要東西的?”

紅椒辯解道:“我也沒想多要東西。我就是想,他幹啥光送姐姐那麼多哩?”

泥鰍雖然年小不懂事,聽了這話也不由自主地臉紅了,因為他自個也奇怪:是哩,他咋老喜歡送小蔥東西哩?

幸虧張大栓、槐子和青木回來了,娃兒們才轉移了視線,圍上去問候,泥鰍也不自覺地鬆了口氣。

一時又有李長雨的媳婦高氏宛兒帶人送了許多吃穿用的物事來。

小蔥和板栗一邊道謝,一邊忙着讓人接收。

菊花也謝過宛兒,招呼她坐下說話。

李敬賢也跟着來了,和板栗葫蘆泥鰍幾個嘰嘰喳喳說不停,他也單獨送了小蔥兩樣小玩意,這不禁讓菊花警惕起來。

高宛兒先去問候了鄭長河跟楊氏,方才過來和菊花坐在一處說話。

她從丫頭手中接過一個包袱,放在菊花面前打開,裡面是些小衣裳和鞋襪,說是自己親手幫板栗小蔥幾個娃兒做的。

劉雲嵐提起一件精緻的蔥綠緞子小襖兒,贊道:“這是小蔥的?宛兒你手藝可真是沒話說。”

高氏笑道:“我也不多說了。往常你們也不缺這些的,這回遭了難,東西都失了,菊花又病着,一時也顧不過來添置,我就幫着做了幾件。”

菊花也不矯情,含笑收下,並誠心謝了她。

這些日子,不少親朋好友和鄰居都送了東西過來,不管咋說,都是一份心意。菊花讓小蔥都登記了,人情往來可是馬虎不得的。

高氏見菊花老是去瞄李敬賢,得意地問道:“如何?我兒子是不是越長越出息了?”

劉雲嵐聽了撲哧一聲笑起來。

菊花笑道:“你兒子自然是好的。不過要是梅子在這,她該說她家李敬文好了,我跟雲嵐姐姐也覺得葫蘆和板栗好。誰不覺得自個兒子好哩?”

高氏想說你就好好比較一下,挑個女婿嘛,又覺得小蔥大了,再開這玩笑不合適,就算想結親,也得慢慢來,遂把話咽回去了。

說笑一會,高氏見鄭家要吃飯了,急忙告辭。

菊花也沒留她,將一行人送出院子後,轉頭回來吃飯不提。

飯後,兩家人都聚在院子里曬太陽,一邊閑話。馬嬸則帶着妞妞、小喜等人在曬雪裡蕻,楊氏和何氏也跟着幫忙。

看着她們把一棵棵肥嫩青綠的雪裡蕻或排在門前石階上,或攤在場院中央,或掰開菜梗架在晾衣裳的竹竿上,弄得滿院子都是青綠,充滿生活的氣息,菊花卻覺得心裡空空的。

往常冬天,晒乾菜、腌菜、做糖食糕點、腌腊味,忙碌着把家裡罈罈罐罐都裝滿,房樑上都掛滿腊味,衣服鞋襪準備齊全,那心裡就無比踏實,覺得這樣的日子才實在。

可是,如今家沒了,就買了東西來也沒處放。住在娘家,明明不缺吃不少穿的,手裡還不缺錢,可那心卻好比懸在半空中,沒一點着落。

她心裡難受,便問槐子往桃花谷修路的事。

槐子仔細地對她說道:“年前就能把路修好。年後天氣好的話,就能蓋屋子了。磚瓦我都定下了,也買了好些青石方片,用來砌牆基。過幾天請夫子過去瞧瞧,幫着選一處合適的屋基場。選好了先砍樹,把地方騰空清理出來。”

鄭長河身子還沒好,歪嘴說話還不利索,他靠在躺椅上,咕嚕了兩句啥也沒人聽懂。

張大栓就對他道:“你呀,甭操心。我跟槐子忙得過來,再說不是還有青木幫忙么。葫蘆跟板栗也能幹的很,又會寫又會算,記性還好。你甭瞅着他們小,比咱倆都出息哩。”

鄭長河“啊哦”了兩聲,裂開歪嘴巴笑着不住點頭,含糊不清地又說了兩句話,旁人還沒反應過來,菊花就道:“爹,這條路修好了,沿路邊都要蓋房子,讓下人住,也是幫着照管的意思。”

她對槐子道,爹是怕咱們住進桃花谷那邊,太偏僻了。

槐子忙笑道:“爹,往後那邊人可多了。秦大夫準備把醫學院建在竹園那邊哩,離桃花谷也不算遠。夫子想把書院建在這後山。等這兩處地方都建成了,清南村這塊人可就多了。”

楊氏走過來對菊花抱怨道:“我說你們,把房子蓋那麼遠幹啥?娘往後想看你,還要走那老遠的路。”

菊花拉着她手笑道:“娘,咱們兩家人越來越多了,住遠些省得娃們吵架。親戚么,遠的香,近的臭。住的遠些,哪天你想我了,跟嫂子一塊坐車進山去我那吃頓飯,也算走親戚哩。要是住的近,天天見面,就沒走親戚的味道了。”

劉雲嵐聽了笑着點頭,說往後菊花再回娘家,就是客了。

眾人又議論起蓋書院的事,青木說只待夫子確定了地方,工部魏大人就要安排人砍樹,清理道路,規劃房屋格局等。

正說得熱鬧,秦大夫和雲影帶着一雙兒女過來了,是來商討醫學院的事。

小娃兒們急忙搬凳子,青木招呼他們坐下,紅椒和紫茄則拉着秦淼去一邊說話,山芋也拽着秦淼的弟弟秦瀚去看外婆家的小狗......感謝親們投出寶貴的粉紅票,祝元旦快樂******未完待續rq!~!'